小鹏汽车要打的特斯拉找不着东,他们的恩怨来自哪里?

2024-05-15

1. 小鹏汽车要打的特斯拉找不着东,他们的恩怨来自哪里?

小鹏汽车是我国自主品牌的电动汽车制造企业,致力于汽车智能自动化的研发,与特斯拉的口水仗一直不断,而小鹏汽车CEO何小鹏更是直言:在中国做好思想准备被我们打得找不着东。那么这两家公司的恩怨究竟来自哪里呢?
一.两家公司是竞争对手。很明显,两家公司生产出来的汽车产品趋于同质化,都是电动汽车,巧合的是两家公司的产品在未来发展的目标也大同小异,这使得两家公司在市场上的销售呈现白热化趋势,这无疑加剧了两家公司之间的竞争,双方在产品营销上你来我往,互不相让。

二.特斯拉在此前起诉现小鹏汽车员工的窃密案。原特斯拉员工曹某在离职后加入了现在的小鹏汽车,于是在2年前,被特斯拉公司起诉,特期拉声称曹某在公司工作期间,利用工作便利,非法窃取公司的核心机密,并将此机密交给了现在的小鹏汽车。对于此事,小鹏汽车一直给予否认,而且称公司一直与警方积极配合调查事情真相,但至今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小鹏汽车有滥用商业机密或其他不当行为。这场官司虽然目前暂未有定论,但无疑也加剧了两家公司的紧张关系。

三.两家公司完全可以合作共赢。中国的汽车销售市场广阔,两家公司完成可以抛弃成见,通诚合作来达到合作共赢的目标,但市场的竞争却使得两家公司势成水火,互相拆台,这对两家公司来说都是相当不利的局面。

虽然两家存在着较大的竞争关系,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只有竞争企业才会有发展的动力,使得企业在市场中清晰地找准定位,升级产品,这对于企业与消费者来说都是利好消息。

小鹏汽车要打的特斯拉找不着东,他们的恩怨来自哪里?

2. 小鹏自动驾驶要把特斯拉打得找不到东?何小鹏的自信谁给的?

文/吴鹏飞
近日,小鹏汽车宣布将在 2021 年起生产的车型上加装激光雷达,此举引发了激光雷达资深「黑粉」马斯克的不满:“它们有特斯拉相关软件的旧版本,并没有我们最新的神经网络计算机。”马斯克还格外强调,这个观点该言论只针对小鹏汽车。

显然,马斯克怼小鹏不仅仅是激光雷达这一技术路线之争,里头还掺杂小鹏「抄袭」特斯拉自动驾驶代码这笔旧账的个人情绪。不过,小鹏是否盗了特斯拉代码一事,还需要法院来判定。
在双方都不肯公布自家代码来作比对这一僵局之下,小鹏特斯拉的「专利之争」还会持续很久,最后也很有可能不了了之。
旧恩怨暂时撂在一边,我们先说眼前事。
在马斯克推特狂怼小鹏之后,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在社交媒体上也没闲着,何小鹏直接开炮:“看来昨天我们发布的包含激光雷达的小鹏下一代自动驾驶架构,让西边的某人很不爽,连续用pigu发声。我想说的是,造谣早就证明是无法打败任何竞争对手的,明年开始,在中国的自动驾驶你要有思想准备被我们打的找不着东,至于国际,我们会相遇的。”

这段话里有两个重点,首先是再度声明「偷代码」这事儿是造谣,其次是扬言自家的自动驾驶会打败特斯拉的 FSD。
何小鹏的底气何在?一是小鹏最新的领航系统 NGP 在媒体和用户的小范围测试中表现出色,二是明年开始应用激光雷达是一件「如虎添翼」的事情,两方面给了何小鹏相当足的信心。
自动驾驶传感器的路线之争是行业里老生常谈的问题了,特斯拉是忠实的视觉党,马斯克曾一度表示“用激光雷达的都是傻子”,但业界内的声音并没有马斯克那么极端,更多的的声音认为“激光雷达结合摄像头这种传感器融合的方案是最稳妥的”。毕竟激光雷达在应对恶劣天气和对于 3D 空间中物体的精确定位方面,都要比摄像头好太多。

虽然大家都觉得激光雷达,但除了一些研究自动驾驶创业公司的测试车还有那台「只闻其声未见其车」的奥迪 A8 外,激光雷达基本没有量产上车过。归根结底的原因还是太贵。
不过小鹏汽车自动驾驶产品总监黄鑫表示:“车规级要求目前已经解决了,而成本方面也还好,没有想象的那么离谱,还处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至于究竟用谁家的激光雷达,小鹏目前还没有定论,只知道有几家供应商正在竞品。考虑到成本,这几家公司必然是以国产品牌为主了。

激光雷达上车的效果还需要明年才能检验,但 NGP 的实际表现我们已经亲身体验过了。何小鹏究竟有没有吹牛?结合我之前试驾 Model 3 的经验,我把两家的领航系统作了一个主观对比。
先看传感器配置这块,小鹏 P7 是 14个感知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12 个超声波雷达,具体为
1个前置三目摄像头
1个前置单目摄像头 
5个增强感知摄像头
4个环视摄像头
1个驾驶员监测摄像头
5个博世第五代毫米波雷达
12个超声波传感器

特斯拉 Model 3 则为:
1个前置三目摄像头
5个环视摄像头
1个前置毫米波雷达
12个超声波传感器
1个车内内置摄像头(未启用)

从传感器账面数据来看,小鹏 P7 是要明显优于特斯拉 Model 3 的。不过小鹏 P7 搭载的Nvidia Xavier 芯片算力是要略逊于特斯拉 Model 3 的 FSD 芯片。还要一个本质上的区别,就是小鹏 NGP 拥有高德的高精地图支持,而特斯拉 NOA 则完全依靠单车智能。另外两家系统的应用场景也有一定差异,特斯拉 NoA 仅支持高速公路;小鹏 NGP 除了高速公路外还支持部分的城市道路。
从配置上来说,特斯拉相对小鹏要差一些,尤其是毫米波雷达的丰富程度,以及高精地图的缺失。光看配置肯定是片面的,我们用实际路跑的体验说话。
小鹏 NGP 的测试环境选择在了广州南沙到虎门高速沿线,这个路段车流庞杂,尤其是成群结队的大货车出没,这样的环境对驾驶辅助系统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领航系统测试的无非是三大功能,首先是自动变道、自动进出匝道、以及对雪糕筒的识别。
当系统检测到适宜开启 NGP 的时机,连拨两次怀挡,NGP 便正式启用。这和特斯拉 NoA 的逻辑类似,但开启的瞬间,NGP 的体验做得不够好,系统介入比较生硬,即便你没有压线,方向盘也会拽那么一下去保持车辆的完全居中。虽然这个动作并不危险,但会让第一次上手的驾驶员心中一颤。
这一点上,NoA 处理得更优。

在激活 NGP 之后,车辆能够稳稳保持在车道之内,在常规的平直路段上,NGP 和 NoA 两者的表现相当,当遇到大的起伏路段,有高精地图加持的 NGP 会表现得更稳定。
自动变道这块,NGP 能够自主完成自动打灯、自动变道的一系列操作。主动变道的逻辑是这样的,在限速范围内,当前车对小鹏巡航车速造成一定影响或者需要出匝道时,车辆会考虑变道。车辆周身传感器组成的 360°感知会检测临车道是否有威胁,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系统打灯并准备变道。

打灯到变道这个等待时间上,不同习惯的驾驶员会有不同的感受,有同行觉得这个时间过长,系统不够果断。我觉得系统这样的设定是可以理解的,交规要求打灯超过三秒才可以执行变道动作,但我们很多人的开车习惯往往是做不到的,所以这就形成了反差。
同样和人类驾驶员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进出匝道,中国的高速匝道往往会限速 60km/h 以内,低的可以可能会到 30km/h、40km/h,但人类一般会根据路况自主决定通过的速度,但这一点上机器不会,厂家在设计程序的时候,一切还是以法律法规为基准,这就导致了机器作业和人类实际驾驶习惯形成了割裂。

这个割裂虽然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很多「老司机」的驾驶感受,但按照法规开车总归是没错的,如果因为系统的「激进」造成了交通事故,最后的责任划分将更是一笔「糊涂账」。但这种保守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由于大货车经常会密集占据右车道,这种可怕的移动路障往往会让很多小车错失下匝道的时机,人类驾驶员尚且需要「勾心斗角」,机器如果持续犹豫,那更容易错失良机了。当然这都是概率问题,在面对拥挤的车流,最终小鹏 P7 每次还是顺利地下了匝道。

虽然变道整体的稳定性还不错,但小鹏 NGP 也不是没有槽点。比如在变道的时候,第三车道的车辆想跟你汇入同一条车道,这个时候,小鹏很难做出精准的感知,这个也是很多驾驶辅助系统的难点,对于人类驾驶员来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通过实际体验,我的定论是,小鹏 NGP 的自主变道总得来说要比特斯拉 NoA 优秀一些,一方面更丰富的传感器让小鹏的感知能力更强,决策的时候更有底气。另一方面,小鹏 NGP 在行为预测的算法能力要更懂中国司机的驾驶习惯,所以在遇到前车阻碍的时候更能作出更精准的行为规划。

在高精地图的帮助下,小鹏 NGP 在进出匝道时能够从容地应付各种曲率的弯道,确实要比特斯拉稳当得多。

但这项功能也不是足够完美的,我们在同一个匝道口不同时间遇到了两次「惊魂时刻」。在中国,很多汇入高速的匝道口是呈漏斗状的,也就是多条车道汇成一条或者两条,就是这样的匝道让小鹏栽了跟头。在试驾中。我们驾驶的小鹏 P7 在即将汇入主路的时候,右后侧突然来车有加塞的倾向,P7 快速做出了刹车动作,车速降至 20km/h 甚至更低进行避让,差点导致后车追尾。
包括我在内,我们车上两位司机一致认为,人类驾驶时不会出现这样的紧急时刻的,在前方无障碍、加塞车辆还没有来及倾占本车道的时候,我们只需要提高车速快速通过便可以避免尴尬。
我咨询了小鹏汽车自动驾驶产品总监黄鑫,黄鑫表示,NGP 在遇到有右后车加塞的时候,设置的策略就是减速避让,工程师认为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低速永远比高速带来的危害要小。
另外,个人觉得如果按照人类驾驶员加速通过的方式处理类似的场景,这就需要系统对威胁车辆作出更多的预判。对方的车速是多少?对方的距离有多远?我们应该以何种速度加速?毕竟这是突然出现的后车,感知的难度大,要做出准确的预判并不简单,最稳妥的方法还是减速让行。这是现阶段绝大部分 ADAS 系统、自动驾驶系统惯用的策略:能不惹就不惹,让一让保平安。
车流巨大的虎门大桥一直是「施工专业户」,这里总有数不尽的雪糕筒。相对一般的施工道路,虎门大桥简直是「附加题」的难度。小鹏对于雪糕筒的识别问题不大,但有时候雪糕筒不按常理出牌的摆放方式确实让小鹏 NGP 一头包,当雪糕筒轻微倾占本车道的时候,NGP 会表现出来一种明显的不自信,尤其是前车密集的时候,要么 NGP 退出,要么系统自动减到一个不太合理的车速,总之体验上还有待加强。

总得体验下来,小鹏 NGP 确实要强于特斯拉 NoA,这也是媒体同行们得出的一致答案。为了方便理解,我简洁归纳一下小鹏 NGP 做得比特斯拉 NoA 优秀的地方,这很大程度上是传感器和高精地图优势带来的。
1、NGP 行为预测和行为规划更合理,很少有无谓的变道动作
2、面对大曲率匝道,NGP 更有信心
3、对于下匝道的时机有着合理的规划
小鹏 NGP 的不足:
1、面对右侧加塞感知不足,一味让速容易追尾
2、高精地图数据暂不稳定,部分实线道路未准确识别
3、处理复杂的雪糕筒场景还不稳定
虽然整体上小鹏 NGP 的体验要比特斯拉 NoA 更好,但何小鹏说小鹏自动驾驶会把特斯拉打得找不到东这件事,实现起来并不容易。小鹏的优势是现有的传感器和接下来的激光雷达、高精地图以及更懂中国消费者习惯的自动驾驶算法,那么特斯拉的核心优势呢?是影子模式、是马斯克口中的神经网络电脑,特斯拉现有的市场规模远远大于小鹏,这些每天跑在路上的特斯拉们采集的数据会源源不断地反哺给特斯拉自动驾驶。深度学习巨大的威力会弥补很多算法和硬件上的不足,加上特斯拉的视觉技术和算法也会日益精进,激光雷达固然存在先天优势,但这个优势是会被缩短的。
作为第一家把领航系统量产的公司,特斯拉的技术储备不容小觑,小鹏虽然取得了一时的成就,但要想一下子把老前辈甩在身后并非易事。何小鹏说要把特斯拉打得找不到东,是有一定情绪的「气话」,同时并不排除有「自我炒作」的嫌疑。以目前小鹏的技术表现来看,这套系统潜力巨大,小鹏是有资格、有能力在更高级别自动驾驶的竞争中和特斯拉一较高下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 特斯拉和小鹏汽车之间,有着怎样的恩怨?

随着中国科技滴不断发展,和面临滴环境恶化滴原因。促进了世界滴新能源汽车行业滴发现,各种牌子滴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都想来处理一下这块儿大蛋糕,市场俨然一片生机勃勃,而有些不错滴汽车品牌,蔚来,小鹏,比亚迪等等,但是在对比之下,其他品牌不能和小鹏想比,因为小鹏有一个其他汽车品牌所没有滴待遇:经常遭受特斯拉滴“眷顾”
特斯拉一说大家都知道,新能源汽车品牌内滴“扛把子”,绝对能称滴上领头羊,一般情况下,谁能把特斯拉和小鹏两者联系到一起呢?
回顾这几年,特斯拉可没少对小鹏进行特殊照顾,从指控小鹏偷窃特斯拉滴核心技术,到嘲讽,污蔑小鹏滴汽车制造技术方向错误。这些事情滴起因是因为什么呢?这还得从“曹光植”案件说来。
曹光植是谁呢?他是特斯拉AutoPilot部门滴高级工程师,有人就会问了,Autopilot是什么?他其实就是一个自动辅助驾驶系统,能够更好的帮助驾驶员驾驶车辆,当初特斯拉在研发成功时,便允许40位员工可以看自动辅助驾驶系统滴权利,而曹光植就是其中之一,后来曹光植就跳槽到了小鹏这里,据当年特斯拉说,曹光植在走滴时候拷贝走了大量滴关于自动辅助驾驶系统滴资料,然后特斯拉将曹光植正式告上了法庭,就在此时,小鹏也在内部展开调查,不过到目前,特斯拉还没有找到小鹏滥用商业机密或者其他不正当滴行为,这就是当年的“曹光植”案件,事件过程说是这么说,众说纷纭,事情的真相未知,但是可以确定滴是,自从这次事件以后,小鹏和特斯拉滴梁子算是彻底结下了。
以上就是小鹏和特斯拉之间滴一些关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特斯拉和小鹏汽车之间,有着怎样的恩怨?

4. 小鹏隔空怒怼特斯拉:明年打得你找不到东!

造车新势力向来话题不断,车媒人也不愁无事可讲。这不,最近小鹏汽车CEO何小鹏跟“钢铁鞋”马斯克杠上了,大家先看下面的微博截图吧。

谁是“西边的某人”?大家用脚趾头都能想到是马斯克。这一番话让车叔想到之前李想怼大众的事儿了,话说这些新造车企业大佬一个个貌似“性情中人”,公开发言还带脏字,“怼天怼地对空气”,毕竟传统车企大佬发言时还是比较稳重的。言归正传,马斯克到底怎么激怒了何小鹏?

11月20日,小鹏汽车在广州车展上称对2021年生产的车型升级其自动驾驶软件和硬件系统,采用激光雷达技术提高性能。要知道,激光雷达是高级自动驾驶技术的核心硬件,虽然成本比较高,但识别性能强了不只一点点。

随后,美国一名女媒体人评论:“为什么小鹏会用激光雷达?我相信它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精度,但会严重限制其自主方法的可伸缩性。他们有没有意识到他们无法复制特斯拉的方法?”可不要小看我国的造车新势力,最近小鹏汽车在美股大受欢迎,在美国车圈有一定关注度。


果然,节奏被如期带起来了,马斯克在推特上回应称,小鹏汽车只有特斯拉的旧版软件,没有特斯拉最新的神经网络计算机。并且,这只是小鹏的问题,其他中国的公司是没有的。

不仅如此,一名美国网友问马斯克“小鹏汽车是否抄袭特斯拉旧代码”,马斯克直接回应:“是的,他们还偷了苹果的代码”。马斯克都把话说得这么明白了,一点颜面都不给,何小鹏怎能不生气?!

去年,特斯拉曾和小鹏汽车对簿公堂。现任小鹏汽车感知主管的曹光植其实是前特斯拉高级工程师,是可以访问特斯拉Autopilot项目源代码的40名员工之一。不过,此案尚未审理完毕,很难说小鹏汽车抄袭了特斯拉的技术。可这段时间以来,马斯克多次隔空呛声,嘲笑小鹏汽车的“自主研发”(In-House)。

两家企业梁子是结下了,官司也在打,口水仗自然不会少。那么小鹏汽车能否把特斯拉“打得找不着东”?从短期来看,难度极大。

2020年第三季度,全系标配XPILOT 3.0 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的小鹏P7交付了6210辆,销量成绩还是比较喜人的,当然这是跟国内的造车新势力相比。公开数据显示,特斯拉Model 3第三季度销量达到34170辆,大概是小鹏P7的5.5倍。品牌层面就不多说了,两车无论是市场销量表现还是产品知名度,差距很大,这点大家心里都有数。
车叔结语
那么,会不会有一天,小鹏汽车真的把特斯拉“打得找不着东”?反正车叔非常期待,心理上更支持国货。同时必须得承认,特斯拉毕竟是电动汽车的“老大哥”,对于产品、构架的理解以及技术应用值得中国新造车企业学习。对于这件事,车叔想引用“战略上重视,战术上轻视”这句伟人的名言,比起怂,车叔更喜欢正面“硬刚”!不知道大家支持哪一方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 小鹏回怼特斯拉的底气

尽管小鹏的业绩在逐渐攀升,但是也不得不面对特斯拉已遥遥领先的事实。
近日,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看来昨天我们发布的包含激光雷达的小鹏下一代自动驾驶架构,让西边的某人很不爽。”“我想说的是,造谣早就证明是无法打败任何竞争对手的,明年开始,在中国的自动驾驶你、要有思想准备被我们打的找不着东。”

何小鹏虽未提及“西边的某人”是谁,但是业内普遍认为,此人便是指特斯拉CEO马斯克。
在11月20日的广州车展上,何小鹏宣布,小鹏汽车下一代自动驾驶的软硬件体系将进行大幅升级,采用激光雷达技术提高性能。据了解,2021年小鹏汽车将率先在全球推出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智能汽车。
对此有美国媒体报道了小鹏汽车搭载激光雷达的新闻,随后特斯拉CEO马斯克转发了这条推文,并表示,他们有特斯拉的旧版软件,而没有我们最新的神经网络计算机。“很显然,这只是小鹏的问题,其它中国公司没有这么做”。马斯克此番言论,也暗指了小鹏汽车拥有特斯拉Autopilot相关机密。
今年3月,特斯拉就曾以小鹏汽车剽窃特斯拉Autopilot的代码为由,将曾任特斯拉高级工程师、后来跳槽小鹏汽车任感知主管的曹光植等人告上法庭。在2020年4月,小鹏汽车发表官方声明称,过去一年里,小鹏汽车不隐瞒任何东西,一直努力协助该案调查,但至今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小鹏汽车有滥用商业机密或其他不当行为。可以看出,特斯拉并没有证据证明小鹏汽车涉嫌抄袭。而且根据小鹏汽车现在的规划来看,小鹏汽车是以激光雷达为发展方向,而特斯拉则是纯视觉计算方向,两者在技术路线上有着本质的区别,特斯拉暗指小鹏抄袭也就很难再成立了。

对于特斯拉频繁叫板小鹏汽车,有分析人士认为,一方面是特斯拉借此来打压激光雷达,一方面是对自家产品进行宣传,提高影响力。众所周知,特斯拉在自动驾驶方面采用的是纯视觉计算方案,为了宣传自家产品,马斯克一直反对在自动驾驶技术上使用激光雷达,并且称激光雷达“昂贵、丑陋、没有必要”。
另一方面,在特斯拉最为看重的中国市场上, 小鹏汽车P7和特斯拉国产Model 3在价格上也存在重叠及竞争关系。根据汽车之家的价格显示,小鹏P7厂商指导价为22.99-40.99万元,而Model 3的厂商指导价为26.97-41.98万元。不难看出,这两种车型的价格有着极大的重叠。
不仅仅是价格上存在竞争关系,小鹏汽车近期的发展势头也让特斯拉不得不对其重视起来。近日,小鹏汽车官方公布了2020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据财报显示,小鹏汽车第三季度累计销量为8578辆,同比增长265.8%;营业收入为2.9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90亿元,同比增长342.5%。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三季度小鹏汽车还首次实现了正向毛利率,小鹏汽车2020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4.6%,而去年同期以及2020年第二季度分别为-10.1%和-2.7%。对此,小鹏汽车CEO何小鹏指出:“首次实现毛利转正也凸显了我们的增长和实现规模经济的能力。”而相对于第一家在美上市的造车新势力蔚来,在今年第二季度才首次实现毛利率转正,小鹏汽车的发展可谓是非常迅速。
尽管如此,小鹏等在内的造车新势力和特斯拉依然有着较大的差距。特斯拉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第三季度总营收为87.71亿美元,同比增长39%,三季度累计销量为13.93万辆。而且常年占据新能源排行榜前三名的特斯拉,自从Model 3国产后就大幅降价,这也成为了造车新势力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虽然业绩远不及特斯拉,但是在自动驾驶领域,造车新势力们同样也在拼命追赶。在今年的第三季报电话会议中,蔚来创始人李斌表示,蔚来正在加速第二代技术平台NT2.0的开发,NT2.0的核心是行业领先的量产自动驾驶系统。理想ONE车型搭载了可支持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MobileyeEyeQ4视觉识别芯片。在9月22日,理想还与英伟达、德赛西威正式达成战略合作,预计理想的下一代产品,将率先使用NVIDIAOrin芯片。
除此之外,在自动驾驶领域上,各大主流车企也都在积极布局自动化驾驶技术。2019年12月,奥迪中国在国内实际高速公路场景首次进行乘用车编队L4自动驾驶及车路协同演示;宝马规划在2021年首次配备L3自动驾驶功能的BMW iNEXT量产车型将正式上市;2020年3月,长安推出具备L3级自动驾驶能力的UNI-T车型,并且在今年4月总投资10亿元的长安汽车L4级自动驾驶运营项目启动。
可以看出小鹏在有底气回怼特斯拉的同时,也需正视特斯拉布局完善的事实,而随着愈来愈多的主流车企都在抓紧布局自动化驾驶技术,其竞争也会愈加激烈。而除了自动驾驶以外,在新能源市场上,以各大车企都在跟进布局来看,其也势必会进入白热化的竞争中。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小鹏回怼特斯拉的底气

6. 小鹏吊打特斯拉?

   新能源 汽车 赛道已经疯狂到不用看利润了,只要宣布造车,或者有车在卖,估值就是百倍起步。  
     
     贾跃亭的法拉第在美股上市后,估值超过40亿美元,其实车一辆还没开始卖。  
     
     产业资本之所以给出这么高的估值,是因为新能源 汽车 从本质上改变了车上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新能源 汽车 增加了更多的文娱功能,未来可能成为互联网的新载体,互联网创收的想象空间巨大。  
     
     当然了,新能源车对比燃油车的替代空间也极具想象力。  
     
     小鹏也算是赶上了这么个好赛道,美股上市后又二次回港上市。虽然公司还在血亏,但是市值已经超过2800亿港元,   产业资本和创始人赚的是盆满钵满。   
     
      1   
      销售毛利率垫底   
     
     小鹏P7在立项之初的产品定位就是要对标特斯拉毛豆S,按照P7的性价比和配置绝对能有不错的空间。  
     
     比较意外的是,特斯拉直接把毛豆3国产化了,而且还在不断降价。毛豆3最新的价格已经降到23.5万了。  
     
     在价格战方面,小鹏失去了优势,连新上的毛豆Y价格都已经干到27.6万元了,这价格战根本打不下去。  
     
      最关键的问题是,特斯拉这么便宜的价格,竟然还是挣钱的,而且毛利率还电动车里最高的。   
     
      最新财报披露的毛利率高达28%。   
     
     7月27日凌晨,特斯拉公布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营业收入119.6亿美元,同比接近翻倍,净利润首次站上10亿美元,同比增长近十倍。  
          毛利率创下2018年以来的新高。   
     
        
     小鹏的问题在于,亏钱卖车。  
     
     2020年之前销售毛利率一直为负数,这也就意味着卖一台亏一台。去年毛利率增长至3.54%,但净利率依然负数,所以至今还在亏钱。  
     
     国产电动车里,比亚迪的毛利率跟特斯拉一个水平,蔚来接近20%,小鹏这毛利率算是垫底了。  
     
        
     因为卖车不赚钱,公司的经营现金流当然是负数,2020年经营活动现金流-1.40亿元,同期的蔚来是19.51亿元,特斯拉是59.4亿元。  
     
     所以公司二次回港上市,其实是真缺钱。  
     
     
      2   
      研发费用垫底   
     
     新能源 汽车 未来一定是自动驾驶,即便当前市场没有车企能达到L4的级别,但是普遍对研发投入都比较重视。  
     
     小鹏也曾在公开场合diss过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的,马斯克也在推特上公开发过小鹏抄袭特斯拉的推文。  
     
      口水仗不重要,真的重要的是你到底为自动驾驶投入了多少研发?   
     
        数据来自:IFind  
     
     2018年至今,小鹏的研发投入最高的一年是2019年,2020年至今研发投入一直在下滑,同期的特斯拉研发费用高达96.87亿元。  
     
     国产品牌方面,蔚来去年研发投入24.88亿元,比亚迪的研发投入74.65亿元,所以自动驾驶研发真的不是大打嘴仗就可以的。  
     
     2021年第一季度,小鹏研发费用5.35亿元,特斯拉上半年支出80.7亿元,可见特斯拉今年的研发力度比去年更大。  
     
     同时期的比亚迪支出也超过10亿元。  
     
      那小鹏 汽车 的钱都花到哪里去了?   
     
     要做广告啊。  
     
     做不出差异化的产品,不用心搞研发,那还不好好做广告,这企业还有啥希望?  
     
        
     2020年,小鹏 汽车 有关市场和销售方面的支出高达29.2亿元,占了营业收入的一半,同期的研发费用投入只有17.26亿元。  
     
     增长最稳定的是广告费用。  
     
     针对销售和管理费用的大幅增长,在财报中也有解释:主要是支持 汽车 营销、宣传和广告费用增加,以及扩大销售人员和销售网络和相关人员的费用等。  
     
      3   
      小鹏 汽车 的未来   
     
     其实新能源 汽车 未来真正的盈利点在于互联网营收,特斯拉为了获取更多的用户,价格肯定还会降低。  
     
     随着小米 汽车 的加入,未来电动车 汽车 领域的价格战会更加激烈,行业的综合毛利率可能会更低。  
     
     面对特斯拉,小鹏没有研发优势,更没有价格优势;面对蔚来,小鹏只有价格优势,并没有出色的差异化产品。  
     
     就不用提比亚迪了,比亚迪从电池到整车,全产业链都是自主自产,这种行业地位也不是随便哪个厂家能撼动的。  
     
     况且,比亚迪虽价格不高,但毛利率却也是行业一线水平。  

7. 小鹏汽车怒怼特斯拉,小鹏是否有实力挑战特斯拉?

说起小鹏这个名字,第一印象就是我国的一个著名体操运动员,和汽车完全就不沾边。再者,以“小”字开头的著名品牌就是小米手机,可小米手机当初进入市场完全就是靠性价比来打开市场的,所以小鹏汽车这个名字给人就十分廉价的感觉。
我们再来看看小鹏汽车的竞品蔚来汽车,人们听见蔚来汽车这个品牌一下就联想到了“未来汽车”这种事物,既高端又有一定的科技感,所以,两相比较,从名字出发小鹏汽车在命名上就处于劣势。
接下来看看小鹏汽车的价格,小鹏汽车的P7起步价已经达到了22万元这个价位,现在22万都能买奔驰A级车了,所以注定了小鹏汽车在品牌命名上是失败的。



说起电动车,大家耳熟能详的产品就是特斯拉、蔚来汽车,因为不管是在大街上还是在电梯里都能看到这些产品各种各样的广告,证明其在产品宣传和品牌传播中是非常有力的。我们反过来看看小鹏汽车,一般消费者是很难想起在什么地方看过小鹏汽车的广告的,就更别说小鹏汽车的logo长什么样子,所以说小鹏汽车在产品宣传上是失败的,品牌完全没有传播力。


虽然对于汽车造型每个人的审美都会不同,但对比现在流行的汽车造型设计,其在设计上是完全没有更上时代的脚步的,我们拿小鹏P7来举例,整个车身的造型给人以“小气”的感觉,特别是它的前脸,来对比下宝马、凯迪拉克、奔驰的大中网,给人在视觉的呈现上感觉就完全地不同。
自今年开年以来,特斯拉股价一直没有停止过上涨,市值超越丰田,成为全球市值最高车企。特斯拉的连续盈利和市值飙升,也可以看作是一个信号,新能源汽车第一次战胜了传统车企,坐上了新旧交替时代第一把交椅。
 



阿里巴巴之所以这么急于出手,也与其他互联网巨头近期在智能出行场景紧锣密鼓布局有着密切关系。腾讯选择了蔚来汽车并且不断加码,美团则一直是理想汽车忠实拥趸,并且还在最后关头拉上字节跳动,用真金白银径直把理想送到了纳斯达克。随着蔚来和理想相继上市,眼看着其背后腾讯、美团等巨头赚盆满钵满,而且还趁人不备,率先跑入了行业第一梯队。阿里巴巴岂能怠慢,毫不犹豫选择小鹏汽车。这不是阿里第一次投资小鹏汽车,在小鹏汽车A轮与B轮融资时,阿里都曾参与,但这次是第一次作为领投方参与投资,据36氪报道,一位消息人士称,小鹏这一轮3亿美元融资,几乎就是面向阿里巴巴的,其他投资方只是少量参与。

小鹏汽车怒怼特斯拉,小鹏是否有实力挑战特斯拉?

8. 特斯拉和小鹏吵起来了?原因居然为了这

最近,特斯拉突然就和小鹏汽车吵起来了。吵架的目的也很直接:自动驾驶谁更强。故事的起源是2020广州车展上,小鹏发布了新一代自动驾驶系统,引起了特斯拉的眼红,于是两家就谁的自动驾驶才是第一,谁不讲武德这些事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其实在我们看来,这绝对是一件好事情。这意味着新势力在最核心的自动驾驶技术上,已经可以和特斯拉平起平坐了。这对于特斯拉来说当然是坏消息,毕竟它们的品牌溢价,很大程度依赖的就是自动驾驶。
如今国产品牌的进化,对于广大用户们来说则是好事一件。意味着自动驾驶这种看似高大上的东西,距离走入平常百姓家,已经不再遥远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