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往事的内容介绍

2024-05-12

1. 沙湾往事的内容介绍

《沙湾往事》以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沙湾古镇为背景,以“何氏三杰”等众多广东音乐人为创作原型,以广东音乐人创作传世名曲《赛龙夺锦》的故事为主线,展示了广东音乐人传承发展民族音乐的不懈努力和执着追求,艺术呈现了广东音乐气节高尚、催人奋进的独特魅力,高度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气概。作为一部为广东音乐树碑立传、讴歌民族气节、提振理想信念的舞剧,主题健康向上,故事生动感人,人物形象鲜明,舞台形式丰富,音乐旋律优美,具有鲜明的岭南文化特色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

沙湾往事的内容介绍

2. 沙湾往事的主要角色

何柳年——黎星饰演,沙湾“何氏三杰”的原型,《赛龙夺锦》的主要传承人。身处时代变革中兼具传统的儒雅、沉稳,又崇尚新思潮的自由、果敢。才华横溢,擅长高胡,与许春伶因音乐相知相恋。许春伶——李艳超饰演,何少岩的同学好友,生于音乐世家,精通音律,受新式教育影响,崇尚自由浪漫的爱情。敢爱敢恨,深深爱慕着何柳年。何少岩——孙然饰演,何柳年的堂弟。聪明好学,率性开朗,是新思潮文化影响较深的热血青年。擅长琵琶,追随何柳年共同整理《赛龙夺锦》,暗恋着同学许春伶。潘红英——王闵瑞饰演,何柳年包办婚姻的妻子,最后一代裹小脚的女人,遵从三从四德,对何柳年一心一意,却因不懂音乐,不能与之心灵相通。许父——许春伶父亲,广东老派音乐人,在沙湾德高望重,性格好胜。日军大佐——日军高级军官,中国音乐和乐器的狂热爱好者,以抢掠珍贵乐器为乐。本剧主要人物何柳年是一个典型化了的艺术形象,他以“何氏三杰”为原型,代表了广东音乐人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动荡不安、革命浪潮风起云涌的背景下,满怀对音乐的一片痴情,继承前辈的民族音乐文化传统,以家国天下为怀,以民族大义为重,从民间生活汲取营养,整理、创作《赛龙夺锦》等乐曲的不懈努力和卓著成就,以及他们曲折的爱情历程和坎坷命运。

3. 沙湾往事的主创人员

总策划/艺术总监:熊 健策划:刘励 黄倩编 剧:唐 栋总 编 导:周莉亚 韩 真作 曲:杜 鸣执行编导:石 泉舞美设计:秦立运 马 骏灯光设计:刘凤恕 秦念锋服装设计:阳东霖造型设计:贾 雷

沙湾往事的主创人员

4. 沙湾往事的作品赏析

主题鲜明,催人奋进。推出舞剧《沙湾往事》,是深入挖掘岭南文化资源、展示广东音乐魅力、实施文艺精品生产创作的一次成功实践,是广东推动“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的优秀成果。舞剧通过广东音乐人背后可歌可泣的故事,将个体命运同家仇、国恨结合在一起,反映了广东音乐人对民族音乐创作的执着追求,体现了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从开头的个人情感,到后来的民族大义,主题逐步升化,令人心潮澎湃、思绪难掩,精神和信念都得到极大提振。有观众感慨:“最后一曲《赛龙夺锦》奏出了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体现出中华儿女的热血本色,这才是广东音乐背后真正的大气魄、大内涵”。——情节跌宕,引人入胜。广东音乐底蕴深厚,内涵丰富,风格独特,经过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自成体系,在国内外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的沙湾古镇是广东音乐之乡,人才辈出,名作不断,何博众、何柳堂、何少霞、何与年等众多广东音乐名家在此创作出《赛龙夺锦》、《雨打芭蕉》、《饿马摇铃》等传世名曲,对广东音乐的发展影响深远。舞剧结合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时代大背景,对广东音乐代表人物“何氏三杰”创作《赛龙夺锦》的真实经历进行艺术再创造,情节跌宕,感人至深,能够引发广大观众的强烈共鸣。——舞蹈优美,精彩纷呈。作为表现地域特色音乐的舞剧,成功地用舞蹈的形式表现了广东音乐人鲜为人知的故事。舞蹈编排根据特定人物、情节和环境的需要,结合音乐家的创作及演绎,用当代舞蹈艺术元素演绎传奇故事的发展,并用设计巧妙、优美生动的舞段诠释经典音乐的深刻内涵,新颖的叙事方式、动人的传奇故事、深厚的思想底蕴,让广大观众感受到广东音乐的无穷魅力和独特气质。剧中精湛的单人舞、双人舞、三人舞、集体舞,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其中一段十人“划桨舞”更是震人心魄。有观看过舞剧的专业人士认为,《沙湾往事》是一部同时具备民族气质和现代气质的舞剧,将中国舞和现代舞的表现力很好地融为一体,以肢体讲述音乐的故事,以音乐讲述人生的故事,以人生表现历史和现实,这样的舞蹈语言,是无声的诗,是看得见的感情。——乐韵悠扬,魅力独显。整部舞剧音乐紧扣情节主线,以充满历史感和沧桑感的交响曲为主要载体,映衬着缠绵爱情主题的婉转细腻曲调反复呈现,高胡、琵琶等民族乐器奏出极具广东韵味的优美旋律,龙舟鼓敲出激越亢奋的韵律,让观众随着剧情的发展、随着音乐情感的起伏而感动。在沿用广东音乐名曲代表性素材,相对完整呈现大家比较熟悉的《赛龙夺锦》、《雨打芭蕉》的同时,也运用了诸多现代元素和手段,继承和发展了岭南音乐的神韵和精彩,给观众鲜活、立体的审美感受。——呈现精巧,耳目一新。舞美设计新颖巧妙,采用了多种创新手法,使舞剧多维呈现,如诗如画,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同时还将电影镜头的剪辑方式运用到舞台上,通过时空变幻的手法,营造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的奇特艺术效果,形成特殊的舞台叙事方式。比如隔扇门的变化、空间的运用、场景的转换都处理得很好,舞美的功能性与舞台的间离效果相得益彰,极大地提高了艺术表现力。 ——岭南风情,彰显特色。舞剧以广州番禺沙湾古镇为表演背景,讲述广东故事,诉说广东音乐人的情怀,在音乐、舞美和人物造型等多方面深入挖掘岭南地域的建筑、风俗、人文特色,全方位展现广东特有的地域文化。舞蹈道具巧妙地借用了广东音乐“五架头”乐器、英歌棒、龙舟鼓等元素,舞美绘景还原了富有广东特色的沙湾灰塑、砖雕等元素,采风环节穿插安排了粤剧、南狮展演等等,整个舞台的呈现,都围绕岭南文化来展示,将岭南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 —强强联手,创作阵容强大。舞剧《沙湾往事》编剧唐栋,作曲杜鸣,总编导周莉亚、韩真,艺术总监熊健,执行编导石泉,舞美设计秦立运,灯光设计刘凤恕,服装设计阳东霖,造型设计贾雷,领衔主演黎星、李艳超,主演孙然、王闵瑞、李超轶、齐奇等主演,均有着丰富的创作和表演经验,在省内外享有盛誉。一流创作团队的通力合作,完美的艺术呈现赢得观众的广泛好评。

5. 沙湾往事的巡演概况

2014年10月8-9日,广州大剧院,正式公演;2014年11月11日,广州友谊剧院,参加第十二届广东省艺术节;2014年11月15日,惠州文化艺术中心;2014年11月18日,中山文化艺术中心;2014年11月29-30日,番禺沙湾影剧院;2014年12月4日,佛山琼花大剧院;2015年1月7-8日,广州友谊剧院;2015年1月18-19日,东莞玉兰大剧院;2015年2月10日,珠海华发中演大剧院;2015年3月5-6日,北京保利剧院,全国巡演首站;2015年3月11日,天津大剧院;2015年3月20日,顺德演艺中心大剧院;2015年3月26日,绍兴大剧院;2015年3月29日,杭州剧院;2015年4月1日,江西艺术中心大剧院;2015年4月6-7日,柳州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2015年4月10日,南宁剧场;2015年5月22-23日,海南省歌舞剧院;2015年5月28-29日,深圳大剧院,第十一届深圳文博会;2015年7月31日,乌鲁木齐木卡姆艺术剧场,参加第四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2015年8月15-16日,广州友谊剧院,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展演活动;2015年10月30-31日,香港演艺学院歌剧院;2016年1月7-10日,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大卫·寇克剧院连演四场;

沙湾往事的巡演概况

6. 沙湾历史文化

  沙湾镇有着800多年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先后被广东省文化厅、国家文化部授予“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有何氏大宗祠、安宁西街、三稔厅等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古建筑、古街巷和古镇区。该地是广东音乐的发祥地,著名的广东音乐家“何氏三杰”都出自沙湾;沙湾飘色、沙坑醒狮等民间艺术也极为丰富。沙湾镇内至今还保留着大片基本完整的岭南特色古建筑群,其中以中心镇区安宁西街为核心的历史街区面积达7万平方米。这在经济较发达的珠江三角洲是少见的。其典型的岭南建筑特色,在国内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民间艺术
  飘色醒狮领风骚
  沙湾飘色:三岁小儿凌空独立
  按照百年来的习惯,沙湾飘色巡游是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北帝诞时表演。至今,2002年10月1日那次最隆重的“出色”还为村民们津津乐道。当天大早,沙湾东、南、西、北四大村的“一竹三坊十三里”这17个有飘色表演传统的地方便热闹起来。整个巡游队伍连绵二三公里,浩浩荡荡,鼓乐齐鸣;所到之处,观众水泄不通。
  制作飘色的工艺水平,以东村的一板色“青云直上”为例,可见一条色梗锻造的难度和精致程度。从表面看,这板色的“屏”是一个站着的男童演员(实际是坐在一个钢兜里,用长裤遮挡着),男童右手前伸,抓着一张小椅子,上面是一个小梯子(仅十多厘米长),而连接椅子和梯子的竟是一只酒盅大的、活生生的小鸟,梯子上站着另一个两岁大的儿童演员(即“飘”)。这条色梗便要从色柜底板上,连接到屏的坐兜里,再从坐兜连到屏的手上,再从手上连到梯子,经过小鸟的翅膀下再连接到飘的坐兜上,支撑着上面的儿童。可见,这条色梗有多细,钢度有多强,韧度有多大,伪装有多巧妙,构思又有多奇特。
  广东音乐:老少妇孺皆能唱曲
  “错把宋室荒野树,认作唐宫柳。念故都俏江南,正值绿肥红瘦。”
  沙湾是粤剧的发源地之一。清末民初,沙湾这块广东音乐故土培养了不少粤剧名伶,如勾鼻章、桂花芹、小生新、生鬼洪、何世杞(新马师曾的师父)等,在沙湾转上一圈,足够拉上一个戏班所有的角色,“广东音乐何氏三杰”就出自这里。如今在沙湾,老少妇孺,无不能哼上几句,“私伙局”给人们的业余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
  沙坑醒狮:威风不亚于黄飞鸿
  在珠三角一带,沙坑醒狮可谓久负盛名。村里从在校青少年学生到上点年纪的村民,轻易就能拿起个狮子头舞上一回。
  沙坑村民基本上原来都是佛山南海人。1953年,因当地兴建机场,南海县沙堤乡上坑村部分村民由政府安排迁移至沙湾东村之东建村落户。南海是黄飞鸿的故乡,乡人爱习武舞狮,沙坑村民把这一传统带到了沙湾,并将其发扬光大,成立了龙狮团,现拥有醒狮50多头,龙4条,在国际、国内各类大赛中夺奖无数,打造出一个响当当的“龙狮文化”品牌。1998年,沙坑村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民族民间艺术之乡”,2000年5月,沙坑龙狮团被中国龙狮运动协会定为中国国家醒狮集训队。特别是沙坑女子舞龙队,一班三四十岁的阿婶阿姨,原来家里外一把手,在村妇委的指引下舞起了国际比赛规定的龙,什么盘、游、翻、滚、缠、穿、腾、戏等技术动作一气呵成,还掌握了龙在运动中的形神意韵和高低快慢的起伏,直让人看得目不暇给大呼过瘾。还有每年农历正月初八,沙坑村都会举行“沙坑醒狮生菜会”。
  雕塑绝艺:壁画灰塑个个精彩
  富裕的沙湾人对建筑十分讲究。清代沙湾雕塑、壁画大家以黎文源最负盛名,他曾被召入京城装饰颐和园,封为“内廷供奉”之职,他的技艺后来传给了紫坭的杨瑞石和同村的黎普生兄弟。民国时,古坝村的韩作轩亦颇有名气。沙湾的雕塑,主要是砖雕、木雕和石雕,其技术之精湛、内容之丰富,使用之普及,可以说闻名遐迩,早年的作品在沙湾至今仍举目皆是。
  古老景观
  西街古庙传神韵
  安宁西街:街如其名安逸悠闲
  长度不过205米的安宁西街原来是古沙湾乡“安宁市”的西段,集中展现了岭南珠三角富裕乡村市街从前的模样。安宁市始建于宋、元之间,自明孝宗弘治年间(1488-1505)开始铺石建街,成为真正的市街,1791年又进行了重修。家里在老街上生活了三代人的何汉老人说,安宁西街上住户与店铺混合,自明代以后逐渐形成古民居群落。南北共有古巷14条之多,巷内有不少住户,大多是沙湾望族子孙的庭院。记者徜徉在古街上,随处可见砖雕、灰雕以及屋顶镬耳的留痕。
  三稔厅:方寸之地孕育粤曲
  安宁西街一间古祠堂外200米处,就是早年在广东音乐史上留下重重一笔的著名“私伙局”——三稔厅。其厅内梁阁下共有30余幅壁画,其中多是以“何氏三杰”所作名曲为意境绘成的画,何柳堂的《赛龙夺锦》、《雨打芭蕉》、《鸟惊喧》、《渔樵问答》,何与年的《月影寒梅》,何少霞的《陌头柳色》。老人们感慨说,三稔厅不过方寸之地,但对广东音乐发展的影响却非常深远,早年是“私伙局”中较有影响的三家之一。如今在沙湾,老老少少还是喜欢顺口哼上几句粤曲或广东音乐小调,口拙者则未免要被人笑话“忘本”。
  留耕堂:望族祠堂古镇象征
  沙湾望族主要是何氏一家,始建于元朝(公元1275年)的这间何氏祠堂如今也是沙湾的重要一景。留耕堂由青砖、石、木、蚝壳构成,村民坚叔感慨地说,从公元1275年开始,这个祠堂足足历时40年才建成。沙湾镇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留耕堂可谓广州地区年代久远、布局严谨、规模宏大、造工精巧、轩敞雄伟、格调高雅的岭南古建筑,清代最后一次重修比广州陈家祠还早170年。
  宝墨园:包公文化绵延不绝
  位于沙湾镇西端紫坭村的宝墨园集清宫文化、岭南园艺、岭南古建筑、珠三角水乡特色和古今艺术精品于一体。走在园中,有关包公的清官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据传,早在嘉庆年间,紫坭河边浮来一块木头,有人捞来一看,原来是包公的神像,村人对包拯的清廉刚毅十分敬仰,即供奉起来,并在村内筹款建成包公庙,题名“名相府”。后来,更在庙旁建“施舍亭”,利用香火节余周济贫寒,与包公庙相呼应。
  宝墨园建于清末明初,毁于20世纪50年代,1995年重建,历时八载,由当时占地仅3亩扩展到160多亩。记者发现,一道经特别处理的活水围绕各主要建筑,兜兜转转,肥美锦鲤成群嬉戏争食,使整个园林显得格外生动活泼,仿造于实物的三十多座石拱桥横跨澄湖流水之上,使人倍感亲切。据悉,景点设置除了突出包公文化主题外,还有许多岭南文化的内容,建筑物的装饰也大量地应用了绘画、砖雕、石雕、灰塑、泥塑等手法,使其散发出浓郁的南粤文化气息。
  鳌山古庙:古庙群落最具特色
  鳌山古建筑群位于沙湾镇三善村鳌山脚,由报恩祠、鳌山古庙、社稷神庙、先师古庙、神龙古庙、观音庙等组成,是一座别具特色的古庙群,属清代建筑,保存完好。记者看到,其中的先师古庙俗称“鲁班庙”,有许多鲁班手握规、矩、斧、尺的塑像,反映当地村民多从事建筑行业。其它建筑亦各具特色,整座建筑布局极有岭南地方色彩,其中的壁画艺术,无论是花鸟、山水还是人物画都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文化名人
  看龙舟竞赛 谱广东名曲
  何柳堂,1874-1933年,字与香,号柳堂,沙湾北村人。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幼年时在祖父何博众的教育指导下,学会演奏琵琶,其后,同其亲属何与年、何少霞均成为著名音乐、作曲家。

7. 沙湾镇的历史文化

沙湾是一个有着近800年历史的岭南文化古镇,因地处古海湾半月形的沙滩之畔而得名。这里还是岭南民间建筑艺术博物馆,古镇完整地保存着岭南地区传统村落梳式布局,留耕堂、宝墨园、南粤苑、鳌山古庙群等堪称岭南建筑艺术的杰作。   沙湾是广东音乐的发源地。沙湾古镇传统生活气氛浓厚,民间艺术活跃,创造了富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资源。何氏典雅派从“琵琶大王”何博众开始,历经数代人努力,到“何氏三杰”时期独树一帜,发展成为广东音乐极具影响力的一大流派。典雅派广东音乐被称为“意景音乐”。 沙湾也因此成为历史上广东音乐最活跃和广东音乐历史遗迹最多的地区之一,至今仍保持了清代“私伙局”的演奏传统。作为广东省“民间雕塑之乡”,沙湾古镇保存了大量砖雕、木雕、石雕、灰塑、壁画等艺术精品,艺术风格具有浓郁的岭南特色。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传统文化活跃在民间,如北帝诞、鳌鱼舞、扒龙舟、粤剧、兰花等。 沙湾还有醇香诱人的传统小吃-姜埋奶、牛乳白饼等。北帝诞北帝诞是古沙湾最重要的节庆。过去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北帝诞,沙湾都会举行“迎神赛会”。北帝出巡,飘色、醒狮、舞龙、鳌鱼等必来助兴,鼓乐喧天,规模盛大。如今,沙湾人对北帝的崇拜依然不减,由北帝诞衍生出来的各类民间艺术仍然大放异彩。 沙湾飘色沙湾飘色是一项具有沙湾本土特色的民间艺术活动,流行于珠江三角洲一带,影响全国。它集合了材料、力学、音乐、造型、装饰等工艺,以色柜作为展示舞台,色柜上坐立着的人物造型称为“屏”,凌空而起的称为“飘”,二者由中间的色梗连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此表现某个民间传说或戏曲故事片段。沙湾飘色起源于明代中叶至晚明时期,由沙湾北帝诞迎神赛会娱神节目发展而来。清中叶至民国初年达到全盛,改革开放后复兴,内容与技巧经历了三次大创新。现村中仍存有一百多年前的色柜和色梗。  传统的沙湾飘色活动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北帝诞举行,由乡中各坊里轮流组织,每次出20-30板色,以八音锣鼓伴奏,在主要街巷巡游表演。沙湾飘色现存100余板色,每一板色都有一个主题内容,分为四类:一是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如《嫦娥奔月》;二是戏剧故事,如《水漫金山》;三是祝福吉祥如意的,如《青云直上》;四是反映当地民俗风情的,如《雨打芭蕉》。  龙狮在沙湾历有传统,其中以沙坑龙狮团最为著名。沙坑龙狮团在南派醒狮原有的技艺基础上,吸收融入北派舞狮的技艺,将高桩醒狮和民间武术“梅花桩”与南派醒狮套路相融合,形成别具一格的沙坑醒狮。据不完全统计,自成立以来,沙坑龙狮团在国际、国内、省、市的比赛中共获得50多项金、银奖。

沙湾镇的历史文化

8. 谁知道一些新湾沙地的故事?

昔日一片荒无人烟的盐碱地,如今已是楼宇林立、绿树成荫,围垦、晒盐、赶潮头鱼等一幕幕也已成为老照片中黑白的影像,老一代人的记忆渐渐逝去。
  “这些都是我们爷爷奶奶辈的人!”新湾初中校园小导游李梦楠,迎接新生时总是会指着校门外墙上展现围垦场景的壁画,自豪地告诉学弟学妹。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李梦楠义务加入到校园小导游的行列,为来自校内外的师生朋友娓娓道来沙地文化的“前世今生”。
  在李梦楠的引导下,我们徜徉在新湾初中校园里,细细观赏着以“沙地之歌”为主题的沙地文化长廊,仿佛令我们置身其中。
  在初二(1)班的教室,本报“总编走基层”全媒体采访小组的成员们和孩子们一起上了一堂特殊的课。李玉英老师以“金色沙地,阳光新湾”为题,用沙地方言为我们讲述沙地人“做人家”式的勤俭持家作风。
  从沙地人“下饭”的种种,到沙地民房的演变,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生活实例,让在场的大人和孩子们都感慨万分。这是新湾街道“沙地文化进校园围垦精神永传承”活动的一个掠影。李老师口中的“金色沙地,阳光新湾”,也正是新湾街道的品牌。街道办事处主任吕吉良如是说:“深入挖掘沙地文化,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沙地文化的发展历程,继承发扬围垦精神,激发青少年热爱沙地、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真正将沙地文化的内涵与精神植根于新湾人的心中。”
  新湾街道也确实是这么做的。打出“金色沙地,阳光新湾”的集镇品牌后,新湾精心组织了三年一届的沙地文化节暨全民运动会,开展沙地人物寻访活动,开设北干听风《围垦故事》专栏,成立萧山沙地文化研究会,组织“老少沙地行”活动,举办沙地文化大讲坛,发起“巧手沙地女”挑花边比赛等。各种围绕沙地文化的群众文体活动,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新湾的每一个角落。
  文化是根,根深蒂固才能枝繁叶茂。这句话在新湾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回首过去的2011年,新湾人民将沙地文化的精髓充分地体现了出来,经济实现快速稳定发展,实现工企业总产值60亿元,超额完成了区里的计划目标任务;粮食功能区建设面积已达4020亩。与此同时,“平安新湾”稳步推进,“和事佬”等基层协调组织积极做好事前防范工作,社会稳定,群众安居乐业。
  大江东新城的开发建设,给新湾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机遇。作为大江东新城的主阵地,新湾街道坚决转变思路,坚定做城理念,加速转型升级,加快融入新城。如今,1700亩新湾城市综合体方案已经启动规划,江东大道、钱江大道、新湾大道等也正在全力建设中,一座现代化新城正在沙地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