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最著名的作家是谁

2024-05-14

1. 台湾最著名的作家是谁

台湾最著名的作家:

从言情小说角度分析,当然是琼瑶。

从通俗历史文学角度考虑,自然是高阳,所谓“有村落处有金庸,有井水处有高阳”,能与金庸齐名,足见影响力之大。

从“开山始祖”、贡献度入手,一定是赖和、钟理和,前者被称为“台湾的鲁迅”,后者被称为“倒在血泊里的耕耘者”,早在大半个世纪前就为台湾文学的建立作出无可比拟的贡献。

从世界知名度评估,首选林语堂,其次是胡适、梁实秋、林海音,他们应属“后来者居上”,严格来说也不知道该不该算台湾作家,毕竟他们在台时间并不长,主要作品也不是在台时期所作,但知名度实在太高。

从狂傲、大胆不群程度作标准,应为柏杨、李敖。

由此可见,标准不同,“台湾最著名的作家”取向也不同,这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

台湾最著名的作家是谁

2. 台湾作家七等生的作品?

我爱黑眼珠
七等生

  李龙第没告诉他的伯母,手臂挂着一件女用的绿色雨衣,撑着一支黑色雨伞出门,静静地走出眷属区。

  他站在大马路旁的一座公路汽车亭等候汽车准备到城里去。这个时候是一天中的黄昏,但冬季里的雨天尤其看
  不到黄昏光灿的色泽,只感觉四周围在不知不觉之中渐层地黑暗下去。他约有三十以上的年岁,猜不准他属於何种
  职业的男人,却可以由他那种随时采着思考的姿态所给人的印象断定他绝对不是很乐观的人。

  眷属区居住的人看见他的时候,他都在散步;人们都到城市去工作,为什么他单独闲散在这里呢?他从来没有
  因为相遇而和人点头寒暄。有时他的身旁会有一位漂亮的小女人和他在一起,但人们也不知道他们是夫妇或兄妹。
  唯一的真实是他寄居在这个眷属区里的一间房子里,和五年前失去丈夫的寡妇邱氏住在一起。李龙第看到汽车彷佛
  一只冲断无数密布的白亮钢条的怪兽急驶过来,轮声响彻着。

  人们在汽车厢里叹喟着这场不停的雨。李龙第沉默地缩着肩胛眼睛的视线投出窗外,雨水劈拍地敲打玻璃窗像
  打着他那张贴近玻璃窗沉思的脸孔。李龙第想着晴子黑色的眼睛,便由内心里的一种感激勾起一阵绞心的哀愁。隔
  着一层模糊的玻璃望出窗外的他,彷佛看见晴子站在特产店橱窗后面,她的眼睛不断地抬起来瞥望壁上挂钟的指针,
  心里迫切地祈望回家吃晚饭的老板能准时地转回来接她的班,然后离开那里。他这样闷闷地想着她,想着她在两个
  人的共同生活中勇敢地负起维持活命的责任的事。汽车虽然像横扫万军一般地直冲前进,他的心还是处在相见是否
  就会快乐的疑问的境地。

  他又转一次市区的公共汽车,才抵达像山连绵座立的戏院区。李龙第站在戏院廊下的人丛前面守望着晴子约定
  前来的方向。他的口袋里已经预备着两张戏票。他就要在那些陆续摇荡过来的雨伞中去辨认一只金柄而有红色茉莉
  花的尼龙伞。突然他想到一件事。他打开雨伞冲到对面商店的走廊,在一间面包店的玻璃橱窗外面观察着那些一盆
  一盆盛着的各种类型的面包。

  他终於走进面包店里面要求买两个有葡萄的面包。他把盛面包的纸袋一起塞进他左手臂始终挂吊着的那件绿色
  雨衣的口袋里。他又用雨伞抵着那万斤的雨水冲奔回到戏院的廊下,仍然站在人丛前面。都市在夜晚中的奇幻景象
  是早已呈露在眼前。戏院打开铁栅门的声音使李龙第转动了头颅,要看这场戏的人们开始朝着一定的方向蠕动,而
  且廊下刚刚那多的人一会儿竟像水流流去一样都消失了,只剩下纠缠着人兜售橘子的妇人和卖香花的小女孩。那位
  卖香花的小女孩再度站在李龙第的面前发出一种令人心恻的音调央求着李龙第摇动他那只挂着雨衣的手臂。他早先
  是这样思想着:买花不像买面包那么重要。可是这时候七时刚过,他相信晴子就要出现了,他凭着一股冲动掏出一
  个镍币买了一朵香花,把那朵小花轻轻塞进上衣胸前的小口袋里。

  李龙第听到铁栅门关闭的吱喳声。回头看见那些服务员的背影一个一个消失在推开时现出里面黑雾雾的自动门。
  他的右掌紧握伞柄,羞热地站在街道中央,眼睛疑惑地直视街道雨茫茫的远处,然后他垂下了他的头,沉痛地走开
  了。

  他沉静地坐在市区的公共汽车,汽车的车轮在街道上刮水前进,几个年轻的小伙子转身爬在窗边,听到车轮刮
  水的声音竟兴奋地欢呼起来。车厢里面的乘客的笑语声掩着了小许的叹息声音。李龙第的眼睛投注在对面那个赤足
  褴褛的苍白工人身上;这个工人有着一张长满黑郁郁的胡髭和一只呈露空漠的眼睛的英俊面孔,中央那只瘦直的鼻
  子的两个孔洞像在泻出疲倦苦虑的气流,他的手臂看起来坚硬而削瘦,像用刀削过的不均的木棒。几个坐在一起穿
  着厚绒毛大衣模样像狗熊的男人热烈地谈着雨天的消遣,这时,那几个欢快的小伙子们的狂诳的语声中始夹带着异
  常难以听闻的粗野的方言。李龙第下车后;那一个街道的积水淹没了他的皮鞋,他迅速朝着晴子为生活日夜把守的
  特产店走去。李龙第举目所见,街市的店铺已经全都半掩了门户打烊了。他怪异地看见特产店的老板手持一只吸水
  用的碎布拖把困难地弯曲着他那肥胖的身躯,站在留空的小门中央挡着滚滚流窜的水流,李龙第走近他的身边,对
  他说:「请问老板——」

  「嗯,什么事?」他轻蔑地瞥视李龙第。

  「晴子小姐是不是还在这里?」

  他冷淡地摇摇头说:「她走开了。」

  「什么时候离开的?」

  「约有半小时,我回家吃饭转来,她好像很不高兴,拿着她的东西抢着就走。」

  「哦,没有发生什么事罢?」

  「她和我吵了起来,就是为这样的事——」

  李龙第脸上挂着呆板的笑容,望着这位肥胖的中年男人挺着胸膛的述说:「——她的脾气,简直没把我看成是
  一个主人;要不是她长得像一只可爱的鸽子吸引着些客人,否则——我说了她几句,她暴跳了起来,赌咒走的。我
  不知道她为了什么贵干,因为这么大的雨,我回家后缓慢了一点回来,她就那么不高兴,好像我侵占了她的时间就
  是剥夺她的幸福一样。老实说我有钱决不会请不到比她漂亮的小姐——。」

  李龙第思虑了一下,对他说:「对不起,打扰你了。」

  这位肥胖的人再度度伸直了身躯,这时才正眼端详着李龙第那书生气派的外表。

  「你是她的什么人?」

  「我是她的丈夫。」

  「啊,对不起——」

  「没关系,谢谢你。」

  李龙第重回到倾泻着豪雨的街道来,天空彷佛决裂的堤奔腾出万钧的水量落在这个城市。那些汽车现在艰难地
  驶着,有的突然停止在路中央,交通便告阻塞。街道变成了河流,行走也已经困难。水深到达李龙第的膝盖,他在
  这座没有防备而突然降临灾祸的城市失掉了寻找的目标。他的手臂酸麻,已经感觉到撑握不住雨伞,虽然这只伞一
  直保护他,可是当他抱着万分之一的希望挣扎到城市中心的时候,身体已经淋漓湿透了。

  他完全被那群无主四处奔逃拥挤的人们的神色和唤叫感染到共同面临灾祸的恐惧。

  假如这个时候他还能看到他的妻子晴子,这是上天对他何等的恩惠啊。李龙第心焦愤慨地想着:即使面对不能
  避免的死亡,也得和所爱的人抱在一起啊。当他看到眼前这种空前的景象的时候,他是如此心存绝望;他任何时候
  都没有像在这一刻一样憎恶人类是那么众多,除了愈加深急的水流外,眼前这些怆惶无主的人扰乱了他的眼睛辨别
  他的目标。李龙第看见此时的人们争先恐后地攀上架设的梯子爬到屋顶上,以无比自私和粗野的动作排挤和践踏着
  别人。他依附在一根巨大的石柱喘息和流泪,他心里感慨地想着:如此模样求生的世人多么可耻啊,我宁愿站在这
  里牢抱着这根巨柱与巨柱同亡。他的手的黑伞已经撑不住天空下来的雨,跌落在水流失掉了。他的面孔和身体接触
  到冰冷的雨水,渐渐觉醒而冷静下来。他暗自伤感着:在这个自然界,死亡一事是最不足道的;人类的痛楚於这冷
  酷的自然界何所伤害呢?面对这不能抗力的自然的破坏,人类自己坚信与依持的价值如何恒在呢?他庆幸自己在往
  日所建立的暧昧的信念现在却能够具体地帮助他面对可怕的侵掠而不畏惧,要是他在那时力争着霸占一些权力和私
  欲,现在如何能忍受得住它们被自然的威力扫荡而去呢?那些想抢回财物或看见平日忠顺呼唤的人现在为了逃命不
  再回来而悲丧的人们,现在不是都绝望跌落在水中吗?他们的只睛绝望地看着他(它)们漂流和亡命而去,举出他
  们的只臂,好像伤心地与他(它)

  们告别。人的存在便是在现在中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在这样的境况中,我能首先辨识自己,选择自己和爱我自
  己吗?这时与神同在吗?水流已经升到李龙第的腰部以上,他还是高举着挂雨衣的左臂,显得更加平静。

  这个人造的城市在这场大灾祸中顿时失掉了它的光华。

  在他的眼前,一切变得黑漆混沌,灾难渐渐在加重。一群人拥过来在他身旁,急忙架设了一座长梯,他们急忙
  抢着爬上去。他听到沉重落水的声音,呻咽的声音,央求的声音,他看见一个软弱女子的影子扒在梯级的下面,仰
  着头颅的挣扎着要上去但她太虚弱了,李龙第涉过去搀扶着她,然后背负着她(这样的弱女子并不太重)一级一级
  地爬到屋顶上。李龙第到达屋顶放她下来时,她已经因为惊慌和软弱而昏迷过去。他用着那件绿色雨衣包着她湿透
  的冰冷的身体,搂抱着她静静地坐在屋脊上。他垂着头注视这位在他怀里的陌生女子的苍白面孔,她的只唇无意识
  地抖动着,眼眶下陷呈着褐黑的眼圈,头发潮湿结黏在一起;他看出她原来在生着病。雨在黑夜的默祷等候中居然
  停止了它的狂泻,屋顶下面是继续在暴涨的泱泱水流,人们都忧虑地坐在高高的屋脊上面。

  李龙第能够看到对面屋脊上无数沉默坐在那里的人们的影子,有时黑色的影子小心缓慢地移动到屋檐再回去,
  发出单调寂寞的声音报告水量升降情形。从昨夜远近都有断续惊慌的哀号。

  东方渐渐微明的时候,李龙第也渐渐能够看清周围的人们;一夜的洗涤居然那么成效地使他们显露憔悴,容貌
  变得良善冷静,友善地迎接投过来的注视。李龙第疑惑地接触到隔着像一条河对岸那屋脊上的一对十分熟识的眼睛,
  突然升上来的太阳光清楚地照明着她。李龙第警告自己不要惊慌和喜悦。他感觉他身上搂抱着的女人正在动颤。当
  隔着对岸那个女人猛然站起来喜悦地唤叫李龙第时,李龙第低下他的头,正迎着一对他相似熟识的黑色眼睛。他怀
  中的女人想挣脱他,可是他反而抱紧着她,他细声严正地警告她说:「你在生病,我们一起处在灾难中,你要听我
  的话!」

  然后李龙第俯视着她,对她微笑。

  他内心这样自语着:我但愿你已经死了:被水冲走或被人们践踏死去,不要在这个时候像这样出现,晴子。现
  在,你出现在彼岸,我在这里,中间横着一条不能跨越的鸿沟。我承认或缄默我们所持的境遇依然不变,反而我呼
  应你,我势必抛开我现在的责任。我在我的信念之下,只伫立着等待环境的变迁,要是像那些悲观而静静像石头坐
  立的人们一样,或嘲笑时事,喜悦整个世界都处在危难中,像那些无情的乐观主义者一样,我就丧失了我的存在。

  他的耳朵继续听到对面晴子的呼唤,他却俯着他的头颅注视他怀中的女人。他的思想却这样地回答她:晴子,
  即使你选择了愤怒一途,那也是你的事;你该看见现在这条巨大且凶险的鸿沟挡在我们中间,你不该想到过去我们
  的关系。

  李龙第怀中的女人不舒适地移动她的身躯,眼睛移开他望着明亮的天空,沙哑地说:「啊,雨停了——」

  李龙第问她:「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你抱着我,我感到羞赧。」

  她挣扎着想要独自坐起来,但她感到头晕坐不稳,李龙第现在只让她靠着,只膝夹稳着她。

  「我想要回家——」

  她流泪说道。

  「在这场灾难过去后,我们都能够回家,但我们先不能逃脱这场灾难。」

  「我死也要回家去。」她倔强地表露了心愿。「水退走了吗?」

  「我想它可能渐渐退去了,」李龙第安慰说:——「但也可能还要高涨起来,把我们全都淹没。」

  李龙第终於听到对面晴子呼唤无效后的咒骂,除了李龙第外,所有听到她的声音的人都以为她发疯了。

  李龙第怀中的女人垂下了她又疲倦又软弱的眼皮,发出无力的声音自言自语:「即使水不来淹死我,我也会饿
  死。」

  李龙第注意地听着她说什么话。他伸手从她身上披盖的绿色雨衣口袋掏出面包,面包沾湿了。

  当他翻转雨衣掏出面包的时候,对面的晴子掀起一阵狂烈的指叫:「那是我的绿色雨衣,我的,那是我一惯爱
  吃的有葡萄的面包,昨夜我们约定在戏院相见,所有现在那个女人占有的,全都是我的……」

  李龙第温柔地对他怀中的女人说:「这个面包虽然沾湿了,但水份是经过雨衣过滤的。」

  他用手撕剥一小片面包塞在她迎着他张开的嘴里,她一面咬嚼一面注意听到对面屋顶上那位狂叫的女人的话语。
  她问李龙第:「那个女人指的是我们吗?」

  他点点头。

  「她说你是她的丈夫是吗?」

  「不是。」

  「雨衣是她的吗?」

  他摇头。

  「为什么你会有一件女雨衣?」

  「我扶起你之前,我在水中检到这件雨衣。」

  「她所说的面包为什么会相符?」

  「巧合罢。」

  「她真的不是你的妻子?」

  「绝不是。」

  「那么你的妻子呢?」

  「我没有。」

  她相信他了,认为对面的女人是疯子。她满意地说:「面包沾湿了反而容易下咽。」

  「天毁我们也助我们。」

  他严正地再说。李龙第暗暗咽着泪水,他现在看到对面的晴子停止怒骂,倒歇在屋顶上哭泣。

  有几个人移到李龙第身边来,问他这件事情,被李龙第否认挥退了。因为这场灾祸而发疯甚至跳水的人从昨夜
  起就有所见闻,凡是听见晴子咒骂的人都深信她发疯了,所以始终没有人理会她。

  你说我背叛了我们的关系,但是在这样的境况中,我们如何再接密我们的关系呢?唯一引起你愤怒的不在我的
  反驳,而在你内心的嫉妒:不甘往日的权益突然被另一个人取代。至於我,我必须选择,在现况中选择,我必须负
  起我做人的条件,我不是挂名来这个世上获取利益的,我须负起一件使我感到存在的荣耀之责任。无论如何,这一
  条鸿沟使我感觉我不再是你具体的丈夫,除非有一刻,这个鸿沟消除了,我才可能返回给你。上帝怜悯你,你变得
  这样狼狈褴褛的模样……

  「你自己为什么不吃呢?」

  李龙第的脸被一只冰冷的手抚摸的时候,像从睡梦中醒来。他看看怀中的女人,对她微笑。

  「你吃饱我再吃,我还没有感到饿。」

  李龙第继续把面包一片一片塞在她的口腔里喂她。她一面吃一面问他:「你叫什么名字?」

  「亚兹别。」李龙第脱口说出。

  「那个女人说你是李龙第。」

  「李龙第是她丈夫的名字,可是我叫亚兹别,不是她的丈夫。」

  「假如你是她的丈夫你将怎么样?」

  「我会放下你,冒死泅过去。」

  李龙第抬头注意对面的晴子在央求救生舟把她载到这边来,可是有些人说她发疯了,於是救生舟的人没有理会
  她。李龙第低下头问她:「我要是抛下你,你会怎么样?」

  「我会躺在屋顶上慢慢死去,我在这个大都市也原是一个人的,而且正在生病。」

  「你在城里做什么事?」

  「我是这个城市里的一名妓女。」

  「在水灾之前那一刻你正要做什么?」

  「我要到车站乘火车回乡下,但我没想到来不及了。」

  「为什么你想要回家?」

  「我对我的生活感到心灰意冷,我感到绝望,所以我想要回家乡去。」

  李龙第沉默下来。对面的晴子坐在那里自言自语地细说着往事,李龙第垂着头静静倾听着。

  是的,每一个人都有往事,无论快乐或悲伤都有那一番遭遇。可是人常常把往事的境遇拿来在现在中做为索求
  的藉口,当他(她)一点也没有索求到时,他(她)便感到痛苦。人往往如此无耻,不断地拿往事来欺诈现在。为
  什么人在每一个现在中不能企求新的生活意义呢?

  生命像一根燃烧的木柴,那一端的灰烬虽还具有木柴的外形,可是已不堪抚触,也不能重燃,唯有另一端是坚
  实和明亮的。

  「我爱你,亚兹别。」

  李龙第怀抱中的女人突然抬高她的胸部,只手捧着李龙第的头吻他。他静静地让她热烈地吻着。突然一片惊呼
  在两边的屋顶上掀起来,一声落水的音响使李龙第和他怀中的女人的亲吻分开来,李龙第看到晴子面露极大的痛恨
  在水里想泅过来,却被迅速退走的水流带走了,一艘救生舟应召紧紧随着她追过去,然后人与舟消失了。

  「你为什么流泪?」

  「我对人会死亡怜悯。」

  那个女人伸出了手臂,手指温柔地把划过李龙第面颊而不曾破坏他那英俊面孔的眼泪擦掉。

  「你现在不要理会我,我流泪和现在爱护你同样是我的本性。」

  李龙第把最后的一片面包给她,她用那只抚摸他泪水的手夹住面包送进嘴里吃起来。她感觉到什么,对李龙第
  说:「我吃到了眼泪,有点咸. 」

  「这表示卫生可吃。」

  李龙第说。李龙第在被困的第二个夜晚中默默思想着:现在你看不到我了,你的心会获得平静。我希望你还活
  着。

  黑漆中,屋顶上的人们纷纷在蠢动,远近到处喧嚷着声音;原来水退走了。这场灾祸来的快也去的快。

  天明的时候,只留下李龙第还在屋顶上紧紧地抱着那个女人。他们从屋顶上下来,一齐走到火车站。

  在月台上,那个女子想把雨衣脱下来还给李龙第,他嘱她这样穿回家去。他想到还有一件东西,他的手指伸进
  胸前口袋里面,把一朵香花拿出来。因为一直滋润着水份,它依然新鲜地盛开着,没有半点萎谢。

  他把它插在那个女人的头发上。火车开走了,他慢慢地走出火车站。

  李龙第想念着他的妻子晴子,关心她的下落。他想:我必须回家将这一切的事告诉伯母,告诉她我疲倦不堪,
  我要好好休息几天,躺在床上静养体力;在这样庞大和杂乱的城市,要寻回晴子不是一个倦乏的人能胜任的。

http://cache.baidu.com/c?word=%C6%DF%B5%C8%3B%C9%FA&url=http%3A//www%2Etgxw%2Ecn/bbs/dispbbs%2Easp%3Fboardid%3D8%26id%3D985%26star%3D1&p=9c78c54ad2c518fe1bbe9b7e0d0ea5&user=baidu

3. 台湾有哪些文化名人和文学作家

台湾著名剧作家、导演李国修-台湾文化名人
台湾作家刘墉

台湾有哪些文化名人和文学作家

4. 台湾言情小说作家有谁

你好
这个太多了,目前网上可以查到的台湾言情女作家就不下3000名。去一个我常去的言情网站,可以看到已收入3765名作者,其中可以说99%都是台湾言情作者。 

琼瑶:言情界的老大姐,已经老到前阵被人叫阿姨,这阵要被人叫老太的地步了。早年的作品很不错,套用一位言情作者的话来说,她洒狗血洒得非常精致。近年的作品越来越粗制滥造,不过也有传说说她近年成立了制作室,那些冠琼瑶名的作品其实并非她写的。我也想应该是吧,一个人就算江郎才尽,也不至于从“诗意”转变成“俗套”转变得那么厉害吧。 

岑凯伦:之前有传说她是男的,但最终发现还是女士。她其实并非台湾言情作者,而是在香港的。但她的很多小说都在台湾前万盛出版过。 

亦舒:她是香港三大才女之一,著名小说家倪匡(即卫斯理的作者)的妹妹。既然不是台湾的,也不详加介绍了。 

席绢:她是新生代作者中的大姐大,自从以一部《穿越时空的爱恋》横空出世后,雄居言情界榜首的位置十二年不动摇。早年她的作品以清新活泼为基调。不过近年她的作品可能因为她自己年龄渐长的关系,内里感情渐渐转淡,近年常常被人怀疑是不是江郎才尽了。但她最近的一部作品《珠玉在侧》一扫人们的疑虑,绝大多数人表示找回了当年席绢让人惊艳的感觉。我本人就是忠实的席绢的FANS ^^ 

于晴:早年的作品最多归于二流小说家(有几部归于二流我都觉得过分了),中期以《笑闹风云》、《相公,爱我吗?》、《当男人爱上女人》等几部作品成功转型,之后一直保持上升态势,锋芒直逼席绢,于晴转型后的追随者大多认为于晴比席绢要好很多。于晴转型后的作品我认为以故事性强,男女之间暧昧互动的情愫来带动读者的阅读欲。个人也很喜欢。 

凌淑芬:这位也是言情界头把交椅争夺者的强有力的竞争者。她的作品以幽默、隽永见长,偶尔有深沉的作品,比如她的《冷冬寒梅》一直是有无数人推崇的作品,基调极其沉重。她的幽默设置极其自然,常能让人在不经意间会心一笑。 

古灵:这位虽然我本人对她不是很感冒,但她的追随者无疑是最多的。因为她的小说清新幽默,而且非常轻松,看起来不累,是闲时消遣的最佳选择,连我不太喜欢她的,也会不时拿她的小说来打发打发无聊的时间。但最近她迷上了写小说续集,且越写越来劲,但续集又不好看,让人很是无力。 

以上四位可以说是现在言情界还在出书的顶级的四大花旦,席绢和于晴是台湾飞田(前万盛)出版社的,凌淑芬是禾马出版社的,古灵是龙吟出版社的。 

另外有两个不得不提的作者:凌玉和檀月。她们两位现在已经不出书了,并且行踪不明,但当年作品水平之盛到现在能出其右者仍无几个。如果她们写到今天仍未掇笔,可以说言情界作者排名的位置肯定有很大的变动。 

凌玉:作品委婉动人,情感极其浓洌,代表作有《倾城之恋》、《二手娘子》,个人非常喜欢《二手娘子》,这个故事的震撼力度不是一点点,目前都没有同类题材的小说能超越《二手娘子》的。只是她丢下N个将写未写的坑,就不道德的玩了失踪了。如果我没记错,她应该是禾马出版社的。 

檀月(沐风):她的作品可以说是本本精品,最具代表性的是《破军之恋》和《白虎戏情》。檀月和沐风是她在两家不同出版社的笔名(猫尾巴和前万盛)。但听说她后来事业和学业繁重,所以就掇笔了,但她的行踪目前一直有人在关心,听说她在近期(这个近期是几年内不太清楚)可能会再度拾笔,等了她有四五年的FANS们有福了。 

下来说几个一流作者: 
万盛的当家花旦:除去席绢和于晴,有镜水、林如是、沈亚、卫小游、单飞雪、言妍、唐瑄等。 
镜水的风格极似于晴,追捧者极盛,凡喜欢于晴的没有不喜欢镜水的。早年以写BL小说起步,后来转成正常的言情小说。她的BL小说是我少数能看得下去的BL小说。 
林如是擅长分析女主角的心理活动,她的小说写女主角心理的远大于其他篇幅,有时会夸张到你觉得男主角最多只能算男配角,整篇只有女主角。所以喜欢的人极喜欢,不喜欢的人极不喜欢,是个争议较大的作者。 
沈亚早年以一套妖精系列雄据言情一流作者之列,其中的“爱与勇气永不言败”直到一两年前都还是读者们津津乐道的一句名言,不过我本人比较喜欢她的红尘摆渡人系列。 
卫小游的作品极少,她出书速度慢到一年两本大家就要偷笑的地步。但文字极之优美,故事非常动人,她的《没有如果》是言情小说中经典中的经典。 
单飞雪擅长写普通人的爱情,普通得一如你我,非常感人(俗称非常能洒狗血)。 
言妍的出书速度,基本两年有一本大家就偷笑了。文字很沉重,内涵很深刻,故事很好看。可惜我一直没时间看,就不多加评论了。 
唐瑄也是出书极慢的人,我也没看过,但好评一向如潮。 

禾马的一流作者还有:决明、绿痕。 
这两位也绝对是大腕级的作者。决明的处女秀《阎王门》系列,瞬间为她争取到一大批忠实读者,之后作品水平很高,质量也非常稳定,所以有一批很忠实的追随者。 
绿痕的《九龙策》系列可以说是现在台湾乃至大陆原创言情中宫庭斗争小说的先驱者。她的《漱玉词阙》系列清新幽默,《九龙策》系列沉重感人,《阴阳界》系列又离奇多变,可以说是个风格极为多变的作者。 

狗屋:楼雨晴、典心、董妮等 
楼雨晴的风格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和席绢稍有类似,但比起席绢来,她更偏向煽情,且爱写悲剧,常把人搞得眼泪鼻涕一大把,有时明明是HAPPY ENDING了,还是要骗人一把眼泪才过瘾。她的代表作有《四季》系列。 
典心曾被人说和凌玉是同一个人,但两个的作品风格差别较大,所以大多数人不予采信。然而两人早年的作品风格和行文方式中的确有很多相信之处,见仁见智吧,信则有不信则无。她的《恶魔党》系列是代表作品。 
董妮严格来说最多只能算一流二线的或二流一线的。但她早年以一部《神风万能社》获得大量好评。可惜之后表现一直不尽如人意,都是属于那种好看但不是特别好看的。因为我比较喜欢她,所以特别提一下。 

龙吟:有陶陶、四方宇(原是狗屋的)。 
陶陶的作品以小儿女的恋情为主,笔法极致的细腻,常常觉得她写的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事。个人很偏好她的风格。 
四方宇以写玄幻为主,比较偏爱写男主角强迫女主角在亲情和爱情之间选一者(>_<)。这个风格我不太爱,但偏偏她的幽默让人爱不释手,所以让人又爱又恨。 

耕林:惜之 
其实耕林的作者都上不了一流的排名,但惜之因为太写虐书(不是SM,是男主角虐待女主角,女主角极苦极苦的那种),得到一大批追随者(默,我也曾经是追随者之一,近年没时间就不看了)。她的代表作是“三世守护”系列。 

新月:简璎、寄秋、湛露 
先来说一下湛露。如果新月将来会出一流大牌作者,那湛露必居其中。她是最近刚刚出现的新作者,但作品本本精品,本本都在新月出书一流作品的平均水平之上。 
寄秋和简璎……其实两者都是以出书量大而获得得大批读者的,寄秋的作品在中期有粗制滥造之嫌,但当获知当时她的父亲出车祸而成为植物人,她日夜操心,也不忍苛责她什么。而简璎的作品基本都属于鸡肋,不过因为写的都是小女生的爱情,所以特别适合爱幻想爱情的人人看,前阵她涉足一起第三者踏足的丑闻,最近名声不太好,这里就不多加评论了。 

飞象:左晴雯 
左晴雯曾经一度是几乎与席绢齐名的作者,她的“烈火青春”系列至今仍有不少追捧者。但个人不喜欢她的风格,而且近年出书少得多了。 

松果屋:这个……实在想不出有谁特别出名。

5. 谁知道台湾言情小说作家有哪些人

古灵,水银,典心,左晴雯,林晓筠,楼雨晴,寄秋,机器猫 ,夏娃 ,兰京, 席绢,  卫齐亚  ,黑洁明  ,叶迷  ,简薰 ,简樱 ,楼采凝 ,镜水, 檀月 ,绿痕  ,吕希晨,  季蔷

谁知道台湾言情小说作家有哪些人

6. 马世芳的台湾作家

 马世芳(1971年6月11日-),台湾作家、广播人,长居台北。现任News98电台节目主持人、五四三音乐站站长。父亲是作家亮轩,母亲是资深广播人陶晓清。马世芳的父亲是作家亮轩(本名马国光),母亲是1970年代台湾校园民歌的重要推手、资深广播人陶晓清。曾在《城市画报》中做客畅谈摇滚。 九岁入行:马世芳小时候脸是圆的,长的像小笼包。小时大概是9岁时,在中广公司有一个儿童音乐节目叫《儿童的音乐世界》,是李娓娓主持的,那时候介绍给小朋友听古典音乐。李娓娓听说陶晓清的儿子,那时候大家叫马世芳为小球,好像讲话还算通顺,口齿还算清楚,李娓娓就说看看要不要在自己的节目开一个单元,每个星期说说故事。那算是马世芳入播音员这一行最早最早的记忆,每个礼拜拿个故事书到台北仁爱路三段中国广播公司的中广大楼去播音室报到,隔著一块玻璃那边是录音师,一按了钮,马世芳就开始讲故事。马世芳高中毕业即开始在中广青春网担任电台来宾,介绍经典摇滚乐。就读台湾大学中文系期间,曾主编《台大人文报》,并和同学合编《1975-1993台湾流行音乐百张最佳专辑》一书。1995年退伍,主编《永远的未央歌:现代民歌/校园歌曲20年纪念册》。曾在台北之音电台担任李文瑗“台北有点晚”节目制作人、天下杂志丛书编辑,1998年和友人合写《在台北生存的一百个理由》,是当年的话题之作。1999年创办音乐社群网站五四三音乐站,并跨足独立音乐制作、发行,代表作包括陈珊妮《后来我们都哭了》、拜金小姐专辑、天水乐集专辑复刻版等,曾获得金曲奖和华语传媒音乐大奖等肯定。2007年暂停实体产品发行,2008年与中华电信合作创立“城市音乐”平台。2006年出版散文辑《地下乡愁蓝调》,获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最佳书奖”、提名金鼎奖“最佳文学语文类图书奖”、并入选台北国际书展Books from Taiwan 2008。马世芳目前在News98电台主持“音乐五四三”节目,并在每周三固定担任作家张大春节目的来宾,介绍音乐掌故。 知识分子对民谣运动感兴趣这个描述不能说错,但它是结果。应该是说整个所谓的民谣运动或者说我们在台湾通常叫它民歌运动,总而言之是70年代的时候年轻的知识分子开始介入流行歌曲的创作跟制作,我们称之为民歌运动。它的起点就是因为在1970年代初期,校园里面年轻的知识分子对于当时台湾自己生产出来的流行歌曲不尽满意,他们也跟那些音乐没有什么情感上的连接,校园里面的知识分子听的是英文歌,是古典音乐。但是你听英文歌和古典音乐听的再多,毕竟那是人家的东西。你拿一把吉他弹弹唱唱,唱英文歌唱得再像,人家也不知道东南亚一个海岛上面有人唱你的英文歌唱的很像,那又怎么样?有一点心虚,能不能有一点自己的东西?一开始是基于心虚不满意不甘心,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背景,台湾在70年代初开始经历一连串的外交挫败,比如被赶出联合国,本来的邦交国一个一个都断交了。台湾年轻人那时候有一种民族主义的情绪出来,你们洋人这么看不起我们,我们干嘛热脸贴你的冷屁股?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东西,要写自己的歌。早期这些所谓的台湾民歌运动的作品,除了很强的文艺的东西诗的东西之外,还有很强的称之为国族意识的东西,很大气的动不动就是家国大爱的东西。余光中的《乡愁四韵》被杨弦谱成歌,就是很有名的例子。这个跟当时的背景文化有关系。相对于大中华的国族意识,还有70年代台湾知识分子的乡土自觉运动,台湾是命运非常曲折的岛屿,国民党兵败撤退到台湾,他们的教育一天到晚告诉我们要反攻大陆,台湾是复兴的跳板。受这样教育长大的孩子们,他们对于台湾这块土地到底长成什么样,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什么事情,反而是陌生的,70年代的时候年轻知识分子重新去看我们脚底下踩的这个土地,去重新认识这个乡土,这个跟国族的东西相互辉映,变成70年代歌曲创作的大背景,这就不止是歌曲的事情,也是文化运动的一部分了。这个是让当时的歌谣创作,有这样一个厚度和底气,跟大时代绝对有难以分割的关系。当然后来商业的势力加入之后,一方面比较通俗化,小情小爱小清新其实从那时候就有了。另外一方面商业势力的进入不见得是坏事,它让做唱片有了更专业的条件,有更多的资本投注到制作、录音甚至是支持唱片幕后制作,提高生产条件,台湾的流行音乐环境从一群青年知识分子用手工式甚至有点像同人团体的方式去尝试改变,也没有想到要挣钱。后来发现反应很好,演唱会一场接著一场办,唱片一张接著一张出,开发出年轻人的音乐市场,以前不存在的,一大群以知识青年为主的音乐市场就这样出来了。这个发展到80年代变成台湾流行音乐爆炸性成长很重要的基础,一环扣一环这样上来的,我们到现在还在继续接受那个时候开始滋生出来的养分。

7. 台湾作家林海音的资料

林海音简介
  林海音,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原籍台湾省苗栗县,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林焕文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林海音即在北京长大。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迄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做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
  相关作品介绍: 
  小说:《晓云》,《英子的乡恋》, 《生命的风铃》, 《城南旧事》, 《英子的心》, 《 冬青树 》《琼君》《金鲤鱼的百裥裙》《 蟹壳黄》《 血的故事》 
  散文:《秋游狮头山》《 吹箫的人》《 悼钟理和先生》《念远方的沉樱》《虎坊桥》《文华阁剪发记》《 旧时三女子》《冬阳童年骆驼队》《 骑毛驴儿逛白云观》《我的童玩 》《北平漫笔》《绢笠町忆往》《城南旧事》。
  代表作:《城南旧事》
  林海音2001年12月1日因中风、肺炎、败血症病并发在台北振兴医院病逝,享年83岁!
[编辑本段]林海音生平
  林海音自幼在北京读书,长大后曾就读于女师,后进北京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即进北京《世界日报》当记者,还曾当过编辑、图书馆馆员。这些职业提供了广泛的机会,使她能较深入地了解旧北京的社会风貌,为后来的小说创作提供了许多素材。她的成名之作小说《城南旧事》即取材于这段生活。1948年林海音同丈夫回到台湾后,即被刚创刊不久的《国语日报》聘为编辑。1951年《联合日报》创刊,她被任为《联合日报》副刊主编,她的丈夫为主笔。这一时期,她特别注意扶植和支持台湾的本土作家。如当时钟理和的稿子经常被退,林海音却常常使他的稿子重见天日。钟理和死后,林海音还替他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雨》,接着他的长篇小说《笠山农场》也在《联合日报》副刊上连载了。在主编《联合日报》副刊时,林海音刊登了一首名叫《船》的诗,内容是叙述有一艘船在大海里飘了很久,最后飘到一个孤岛上,金银财宝慢慢用完了,于是陷在困苦之中。台湾当局认为这是影射蒋介石到台湾后的生活状况,把作者抓了起来,林海音也因此不能再编副刊了。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
  1957午《文星杂志》创刊,林海音任编辑,同时又担任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她创办和主编了《纯文学》月刊,直到1972年《纯文学》停刊后,她又独立负责纯文学出版社,出版《纯文学丛书》。 
  1976年11月4日,中文报业协会第九届年会在香港富丽华酒店开幕,林海音以台湾代表团团员的身份出席,并发表演讲。她后期从事儿童文学。 
  林海音的文学生涯发端甚早,始于北京,而这一切同她的家庭有密切的关系。林海音出身于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林焕文是优秀的爱国知识分子,早年受汉学的熏陶,后来又在“国语学校”师范部接受日本教育,精通日文,曾任教于台湾新埔公学,著名的日据时期的台湾作家吴浊流做过他的学生。后来林焕文远渡重洋到日本经商,在那里生下长女英子——林海音。以后又迁居北京,任邮政局课长。林焕文人缘好,又慷慨仗义,这对童年的林海音影响很大。 
  长大后林海音生活情趣广泛,不计牺牲,勇挑重担,慷慨助人,这些性格特点,可以说是承袭于父辈而发展于自身。由于父亲早逝,面对生活和社会的重压,林海音对社会的认识较之同龄人更成熟更深刻,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她创作小说的动力和源泉。在北京时,林海音已开始了文学创作。1948年回到台湾后初期的一段时间,她撰写了一些杂文和散文,大约是在1951年,林海音才真正走上作家的道路。她的作品十分丰富,包括小说、散文、杂文、评论、儿童读物等多种体裁,而以小说创作为主。 
  林海音作为台湾老一代的作家,对台湾文学事业的贡献集中表现在小说创作、培育新人和兴办刊物三个方面。关于兴办刊物,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她除了担任新创办刊物的编辑外,还亲自创办《纯文学》月刊达五年之久,并以选择作品质量高而享誉文坛,推荐并发表了许多优秀作家的作品。后来又创办纯文学出版社,其宗旨与《纯文学》月刊相似,选书认真,注意质量,颇受读者欢迎,至今仍是台湾有影响的文学出版社之一。在培育新人方面,林海音可谓为培育台湾文坛的一代新人倾注了心血,功绩卓著。60年代以来台湾涌现出的许多文坛新秀,多受她的提携和影响。这固然与她长期担任报刊编辑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出自对文学事业的热爱和对造就新人的热情。台湾知名作家钟理和的一生可概括为“生前笔耕,死后成名”,他默默笔耕一辈子,生前不为人们所知,而他的死后成名却应归功于包括林海音在内的几位知音。林海音在《一些回忆》一文中曾说起这件事。钟理和死后,其长子写信给林海音,请求她能帮助出版其父的著作。林海音一口承担下来,然后用募捐来的钱出版了钟理和的作品《雨》,这时距死者祭日仅有百日;而死者的另一本书《笠山农场》也在其周年祭时出版了,完成了死者的最终遗愿。林海音还如同当年扶植钟理和那样,以其在文学界的影响来提携钟铁民,使钟铁民逐渐成长为台湾小说界的后起之秀。钟氏父子从林海音那里受益良多,而身受这种恩泽的又何止钟氏父子呢?林海音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末,主要生活在北京,差不多整整30年。她的青少年时代的最美好时光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因此,她对北京很熟悉,对北京的感情十分深沉,在台湾也常称北京是她的“第二故乡”。也因此她的作品的故事背景多发生在北京,作者通过这些故事背景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幅古城北京的风俗画和风景画,从中流露出作者对昔日生活的眷恋和缅怀,以及热爱国家民族的思想情感。1948年她回到台湾后,台湾的社会生活和乡土习俗又注入到她的生活积累当中,她也因此写了一些发生在台湾的人和事。总之,林海音的生活积累有两个来源:一个来自旧北京,一个来自台湾。
[编辑本段]已出版书
  迄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
  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1972)、《两地》(1966)、《作客美国》(1966)、《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1984、《一家之主》(1988)、《家住书坊边》(1987)。
  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1955)。
  短篇小说集《烛心》(1965)、《婚姻的故事》(1963)、《城南旧事》(1960)、《绿藻与咸蛋》(1957)。
  长篇小说《春风》、《晓云》(1959)、《孟珠的旅程》。
  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1968)、《林海音自选集》(1975)、《林海音童话集》(1987)。
  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
  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
  《金鲤鱼的百裥裙》(1993)《奶奶的傻瓜相机》(1994)《往事悠悠》(1995)《英子的心》(1996) 
  《我们看海去》(1996)《驴打滚》(1996)《林海音文集》(1997)
  《城南旧影》(2000)《林海音作品集》(2000)
[编辑本段]代表作:《城南旧事》
  林海音(1918--2001)被大家所共知的作品是描写旧北京社会风貌的小说《城南旧事》,它曾被搬上电影银幕而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描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末北京四合院里一家普通人的生活。《城南旧事》包括五个短篇小说,即《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影片通过小姑娘英子的眼睛,描写了当时北京形形色色和许许多多的人和事。通过看似狭小的描写,却反映了当时北京的整个历史面貌,有极强的社会意义。林海音在《城南旧事》“后记”里说:“这几年来,我陆续的完成了本书的这几篇。它们的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写着它们的时候,人物却不断涌现在我的眼前,斜着嘴笑的兰姨娘,骑着小驴回老家的宋妈,不理我们小孩子的德先叔叔,椿树胡同的疯女人,井边的小伴侣,藏在草堆里的小偷。”仅从这个简单的人物罗列里就不难看出,作者虽然是书香门第出身的知识分子,但她小说里的人物却不局限于这个狭小的范围之内。她关心广大的社会,擅长描写形形色色的社会众生相。她小说里的人物大都是市民阶层的群相,而中心人物则是各种各样的妇女。她致力于刻画中国妇女的勤劳、贤达、温柔、善良的美德,更擅于表现她们心灵的桎梏和命运的悲剧。夸张一点说,她的每一篇小说都离不开妇女的悲剧。有人对此评价说:“她的写作大都是针对妇女问题。但她往往能从世界性妇女问题的症结,来思考今日台湾妇女的特殊遭遇,深度已达到超越女性的界限。如果把林海音看做老一辈女作家的灵魂性人物,那么可以说,由于时代潮流的限制,她们较少反叛性,她们的控诉和抗议是温和与微弱的。”林海音的小说内容大抵是童年回忆中的“城南旧事”,小说中或深或浅含有自传的痕迹。但是它的境地并不是窄狭的,如同一切有成就的作家那样,她的小说是以小见大,从《城南旧事》可以窥见时代风云。因此,她的作品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社会意义,对台湾文坛也有一定的影响。 全书在淡淡的忧伤中弥漫着浓浓的诗意。
  她的《窃读记》刊登在语文沪版教材第十一册第二十七课、语文人教实验版第九册第一课。
  原文:
  转过街角,看见三阳春的冲天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声音,我松了一口气,放慢了脚步。下课从学校急急赶到这里,身上已经汗涔涔的,总算到达目的地——目的地可不是三阳春,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 
  我趁着漫步给脑子一个思索的机会:“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女孩不知以后嫁给谁?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角第三排,不错……”走到三阳春的门口,便可以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地挤满了顾客,我可以安心了。但是我又担忧那本书会不会卖光了,因为一连几天都看见有人买,昨天好像只剩下一两本了。 
  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使矮小的身体挨蹭过别的顾客和书柜的夹缝,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到底挤到里边来了。在一片花绿封面的排列队里,我的眼睛过于急切地寻找,反而看不到那本书的所在。从头来,再数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是在昨天那位置上。 
  我庆幸它居然没有被卖出去,仍四平八稳地躺在书架上,专候我的光临。我多么高兴,又多么渴望地伸手去拿,但和我的手同时抵达的,还有一双巨掌,10个手指大大地分开来,压住了整本书:“你到底买不买?” 
  声音不算小,惊动了其他顾客,全部回过头来,面向着我。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愧而尴尬,涨红了脸。我抬起头,难堪地望着他——那书店的老板,他威风凛凛地俯视着我。店是他的,他有全部的理由用这种声气对待我。我用几乎要哭出来的声音,悲愤地反抗了一句:“看看都不行吗?”其实我的声音是多么软弱无力! 
  在众目睽睽下,我几乎是狼狈地跨出了店门,脚跟后面紧跟着的是老板的冷笑:“不是一回了!”不是一回了?那口气对我还算是宽容的,仿佛我是一个不可以再原谅的惯贼。但我是偷窃了什么吗?我不过是一个无力购买而又渴望读到那本书的穷学生! 
  在这次屈辱之后,我的心灵确实受了创伤,我的因贫苦而引起的自卑感再次地发作,而且产生了对大人的仇恨。 
  我不再去书店,许多次我经过文化街都狠心咬牙地走过去。但一次,两次,我下意识地走向那熟悉的街,终于有一天,求知的欲望迫使我再度停下来,我仍愿一试,因为一本新书的出版广告,我从报上知道好多天了。 
  我再施惯技,又把自己藏在书店的一角。当我翻开第一页时,心中不禁轻轻呼道:“啊!终于和你相见!”这是一本畅销的书,那么厚厚的一册,拿在手里,看在眼里,多够分量!受了前次的教训,我更小心地不敢贪婪,多去几家书店更妥当些,免得再遭遇到前次的难堪。 
  每次从书店出来,我都像喝醉了酒似的,脑子被书中的人物所扰,踉踉跄跄,走路失去控制的能力。“明天早些来,可以全部看完了。”我告诉自己。想到明天仍可能占有书店的一角时,被快乐激动的忘形之躯,便险些撞到树干上去。 
  可是第二天走过几家书店都没看见那本书,像在手中正看得起劲的书被人抢去一样,我暗暗焦急,并且诅咒地想:皆因没有钱,我不能占有读书的全部快乐,世上有钱的人那么多,他们把书买光了。 
  我惨淡无神地提着书包,抱着绝望的心情走进最末一家书店。昨天在这里看书时,已经剩下最后一册,可不是,看见书架上那本书的位置换了另外的书,心整个沉了下去。 
  正在这时,一个耳朵架着铅笔的店员走过来了,看那样子是来招呼我(我多么怕受人招待),我慌忙把眼光送上了书架,装作没看见。但是一本书触着我的胳膊,轻轻地送到我的面前:“请看吧,我多留了一天没有卖。” 
  啊,我接过书羞得不知应当如何对他表示我的感激,他却若无其事地走开了。被冲动的情感,使我的眼光久久不能集中在书本上。 
  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觉出站在这里读了两个钟点了。我合上了最后一页——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所有的智慧都被我吞食下去了。然后抬头找寻那耳朵上架着铅笔的人,好交还他这本书。在远远的柜台旁,他向我轻轻地点点头,表示他已经知道我看完了,我默默地把书放回书架上。 
  我低着头走出去,黑色多皱的布裙被风吹开来,像一把支不开的破伞,可是我浑身都松快了。忽然想起有一次国文先生鼓励我们用功的话: 
  “记住,你是吃饭长大,也是读书长大的!” 
  但是今天我发现这句话不够用,它应当这么说: 
  “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
  她的《爸爸的花儿落了》刊登在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课。
 
  主要作品
  林海音: 担任过北京《世界日报》记者,1948年回到故乡台湾 。先后出任《联合报》主编,《纯文学》杂志主编,现为纯文学出版社发行人。她还是著名多产女作家,小说集有《城南旧事》《晓云》《春风丽日》《灯芯》等,散文集《作客美国》《两地》《艺窗夜读》灯。另外还有儿童文学作品集多种,如《爸爸的花落了》等。

台湾作家林海音的资料

8. 台湾最有成就的五十位作家有些谁?

Ⅰ.散文类
《雅舍小品》 (梁实秋) 
《剑河倒影》 (陈之藩) 
《搜索者》 (杨牧) 
《开放的人生》(王鼎钧) 
《田园之秋》 (陈冠学) 
《烟愁》 (琦君) 
《女儿红》 (简媜)
Ⅱ.新诗类 
《郑愁予诗集(一九五一~六八)》 (郑愁予) 
《深渊》 (纪弦) 
《与永恒拔河》(余光中) 
《孤独国》 (周梦蝶) 
《魔歌》 (洛夫) 
《传说》 (杨牧) 
《梦或者黎明》(商禽) 
Ⅲ.戏剧类 
《姚一苇戏剧六种》 (姚一苇) 
《那一夜,我们说相声》(赖声川) 
《晓风戏剧集》 (张晓风) 
Ⅳ.小说类 
《台北人》 (白先勇) 
《锣》 (黄春明) 
《嫁妆一牛车》(王祯和) 
《半生缘》 (张爱玲) 
《将军族》 (陈映真) 
《亚细亚的孤儿》(吴浊流) 
《家变》 (王文兴) 
《我爱黑眼珠》(七等生) 
《杀夫》 (李昂) 
《旋风》 (姜贵) 
Ⅴ.评论类 
《中国现代小说史》 (夏志清) 
《台湾文学史纲》 (叶石涛) 
《文艺美学》 (王梦鸥)
还有,林清玄,臧克家,张爱玲,金庸,古龙,琼瑶,史铁生,李敖。。。e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