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的人才培养

2024-05-16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的人才培养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是中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也是中国首批博士后流动站建站单位。截至2014年12月底,该研究所共有4个专业的博士点和硕士点,以及地质工程、环境工程2个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点,和2个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流动站:地质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地球化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地球化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点:地质工程、环境工程 截至2014年底,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共有在读研究生325人(其中硕士生151人、博士生174人)、在站博士后48人。 截至2013年底,该所共有在读研究生292人(其中硕士生146人、博士生146人)、在站博士后45人。 截至2012年底,该所共有在读研究生264人(其中硕士生121人、博士生143人)、在站博士后25人。   2012年-2014年该研究所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姓名所在级研究室导师获奖年份王建旭09博环境室冯新斌2012晏浩11博环境室刘再华2012吕正航09博高压室张辉2012张晓琪10博矿床室宋谢炎2012朱伟11博环境室冯新斌2012孟勇10硕矿床室龚国洪2012唐镜淞11硕高压室徐丽萍2012吴承泉11硕矿床室张正伟2012刘意章11博环境室肖唐付2013张嘉玮11博矿床室黄智龙2013栾燕11博环境室宋谢炎2013王玉11硕环境室连宾2013董文斗12博矿床室苏文超2013许满12硕高压室唐红峰2013陈晓翠11博矿床室胡瑞忠2014朱伟11博环境室冯新斌2014张鑫13博高压室张辉2014徐宇13硕环境室肖化云2014徐晓航13硕环境室仇广乐2014盛响元13硕矿床室朱笑青2014参考资料: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的人才培养

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的介绍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立于1966年2月1日,由中国科学院地质所的地球化学部分和中国科学院贵阳化学所、中国科学院地质所昆明工作站等单位合并组成,是中国科学院在贵州省的唯一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以矿床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地球深部物质与流体作用地球化学、月球与行星科学为主攻方向,主要开展地球物质循环的地球化学过程及其与矿产资源的形成分布规律与模式和人类生存环境变化的内在联系以及与空间探测有关的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1截至2014年12月底,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有在编职工352人,具博士学位人员192人,具硕士学位人员40人;建设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共有在读研究生325人(其中硕士生151人、博士生174人)、在站博士后48人。

3. 什么是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Institute of Earth Environ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的前身是1985年建立的中国科学院西安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室,于1999年经国务院中编办和中国科学院批准成立,并整体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
研究所从以黄土和东亚季风变迁为主的研究,发展为以大陆环境为特色的多元化综合研究。在"东亚环境变迁的季风控制论"、"亚洲季风-干旱环境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气候突变事件"、"宇宙成因核素环境示踪"、"树轮气候学"、"粉尘与黑碳"、"同位素地球化学"、"古气候模拟"等国际地学前沿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什么是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4.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科研条件

 截至2014年底,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内设有9个所级专业研究室(中心),另外还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3个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    所级专业研究室(中心):区域地质与编图研究室、构造地质研究室、地层与古生物研究室、变质岩及前寒武纪地质研究室、火成岩研究室、同位素地质研究实验室、岩石圈研究中心、能源资源中心、三维地质调查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北京离子探针中心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同位素地质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地层与古生物重点实验室、深部探测与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截至2014年底,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共有职工461人,其中在职职工249人、离休人员14人、退休人员198人。在职职工中,管理人员30人,专业技术人员215人,工勤人员4人。专业技术人员中,研究员及教授级高工70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师52人,中级职称及以下88人,博士研究生导师3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4人,专职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院士数据包括2015年12月新增的一名中国科学院院士:高锐 ) 、国土资源部百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入选者7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 。  中国科学院院士:沈其韩、肖序常、李廷栋、许志琴、任纪舜、杨文采、高锐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曾令森(2014年)、刘福来(2007年)、侯增谦(2004年)、朱祥坤(2003年)、季强(1998年)  国土资源部百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入选者  入选者项目名称资助年份侯增谦中国西南地区构造-岩浆作用研究1996年刘福来苏鲁地体超高压和非超高压花岗质片麻岩的判别标志及其年代学格架2002年张建新北阿尔金HP/LT变质带的演化历史及北祁连山HP/LT变质带的对比2004年任留东南极拉斯曼丘陵高级区深熔作用的性质和发生过程2004年杨天南苏鲁大陆深俯冲的上盘基底变形效应2005年曾令森韧性剪切变形与剪切带地球化学动力学的研究2005年周喜文胶北低压泥质麻粒岩锆石、独居石微区岩相学与年代学研究2007年 科研设备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通过建设实验室,拥有同位素地质、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方面拥有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计Nu Plasma HR,固体质谱计MAT261、MAT262,稀有气体质谱计MM1200等仪器设备,和超净化学实验室、激光进样等配套设施。建有齐全的放射性同位素体系(Ar/Ar,K-Ar,Rb-Sr,Sm-Nd)和过渡性金属同位素体系(Fe,Ti, Cu, Zn)及其分析技术方法。为地学研究与地质调查工作提供技术支撑,还搭建了中国国内外地质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平台。   学术资源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建有一个所级图书室,创建于1956年。图书室主要服务对象为:以基础地质研究为核心的科研人员;藏书专业内容主要以地层古生物、大地构造、区域地质、岩石矿物、经济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等为主,也有部分计算机及语言方面的书籍。据2016年1月该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图书室共藏书3万余册,其中中外文专业书8300余册,工具书700册,中外文期刊合订本5200册,中外文交换刊近2000册,中外文散刊若干册,中外文期刊共200余种,报纸11种。2003年来订外文原版刊物12种,中文刊物29种,交换和赠送刊物60种。  2011年,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全年共承担国家科技项目29项,其中973项目1项、863项目1项、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基础性工作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项、面上和青年项目58项(其中新开26项),经费22325万元;承担地质调查计划项目11项、工作项目67项,经费11792万元;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222篇,其中SCI、EI检索刊物论文121篇,核心期刊论文99篇;公开出版专著1部。1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2年,该研究所全年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73篇,其中SCI、EI检索刊物论文109篇,核心期刊论文61篇;公开出版专著2部;获发明专利1项。 2013年,地质所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230篇,其中SCI、EI检索刊物论文145篇(其中国际SCI检索论文70篇,国内SCI检索论文68篇),核心期刊论文83篇,其他论文2篇;公开出版专著1部;获专利5项。技奖1项。 2014年,该研究所全年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273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194篇(其中国际SCI论文121篇),核心期刊论文79篇,国内引用率列全国科研机构第14位;出版大型图册/图件1套,专著5部;得专利7项。共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排名第2),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2014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2项。   部分国家级获奖成果  成果名称获奖年代  奖称奖次主要完成者中国地质类及亚洲地质图(1/500万)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王晓青、黄汲清、郭文魁等中国大地构造基本特征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黄汲清、肖序常、任继舜等中国震旦亚界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邢裕盛等LJL-82型东方罗盘仪1987年  国家科学发明奖四等奖韩同林中国古地理图集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王鸿祯、楚旭春、马丽芳等  亚洲大地构造图(1/800万)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李春昱、王荃、汤耀庆等  中国及邻区特提斯演化(专著)  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黄汲清,陈炳蔚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张洪涛、潘桂堂、侯增谦等(非该研究所第一单位)  参考资料:  《岩石矿物学杂志》  《岩石矿物学杂志》是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创刊于1982年。《岩石矿物学杂志》主要报道内容为:岩石学、矿物学领域各分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与岩石学、矿物学有关的边缘交叉学科的创造性和综合性研究成果,岩石和矿物鉴定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仪器以及与岩石学和矿物学有关的最新地质科技信息、研究动态、研究简报、问题讨论、书刊简介、会议简讯等。《岩石矿物学杂志》被《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自然科学技术版)、《中国地质文摘》、《中国化学化工文摘》等、俄罗斯文摘杂志以及美国《BibliographyandIndexofGeology》(BIG)、《Chemical Abstracts》(CA)、《GEOREF》、《剑桥科学文摘》等收录,并一直是《中国地质文献数据库》、《中国地质文摘》以及《中国地质文摘》(英文版)的核心期刊,还分别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CSTPC)、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及台湾中文电子期刊思博网收录为统计源期刊,已连续六次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2,1996,2000,2004,2008,2011年版)选定为地学类中文核心期刊。

5.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科研领域

建所50余年来,研究所围绕解决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基础测绘、航天与军事测绘保障、环境与灾害监测以及国家大型工程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在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环境和地理学交叉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形成了深厚的学术积累和独特的学科特色,为国家测绘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研究所发起并参与完成了第一代国家重力网和国家天文大地网及国家天文重力水准网、国家天文基本点网的建设,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第一颗远程导弹发射提供了重要的测绘保障,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表彰嘉奖;提出了拟稳平差和抗差估计的测量数据处理理论;发展了地球重力场逼近理论及重力场高空赋值模式,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两项。自主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海洋重力仪,精度达到国际同等水平。 在大地测量学与环境科学交叉领域,围绕洪涝灾害防治、湿地保护、水环境治理、大型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提出的多项建议被国家和湖北省采纳,产生了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1978年研究所恢复重建以来,先后主持或参加了多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大科学工程项目,国家攻关计划、支撑计划,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群体、杰青、重点、重大项目和中科院重大、重点项目以及地方企业项目等。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等科技奖100余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0余篇,出版专著80余部。专利授权80余项,软件著作权登记10余项。(有关数据截至2015年12月)目前研究所主要从事大地测量学、地球物理学与环境科学相关重要科学问题研究,包括地球局部和整体运动、地球内部结构及圈层相互作用、地球系统的质量分布和迁移、大地测量在空间技术和国家大型工程建设、长江中游地区环境与灾害监测评估和湿地演化与修复等方面。研究所现拥有“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湖北省环境与灾害监测评估重点实验室”,“动力大地测量中心实验站”和“江汉平原小港湿地生态站”;与高校和兄弟研究所合建“国家GPS工程中心”等机构。拥有国际一流高精度观测设备:包括各类陆地绝对和相对重力仪、海洋重力仪、人卫激光测距仪、GPS接收机、原子频标系统、遥感图像处理与地理信息系统等。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科研领域

6.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的介绍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Institute of Earth Environ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的前身是1985年建立的中国科学院西安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室,于1999年经国务院中编办和中国科学院批准成立,并整体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
研究所从以黄土和东亚季风变迁为主的研究,发展为以大陆环境为特色的多元化综合研究。在"东亚环境变迁的季风控制论"、"亚洲季风-干旱环境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气候突变事件"、"宇宙成因核素环境示踪"、"树轮气候学"、"粉尘与黑碳"、"同位素地球化学"、"古气候模拟"等国际地学前沿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7.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介绍?

简介: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CAS)1999年6月由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951年在南京成立,其前身为1928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和1913年成立的中央地质调查所)和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950年在南京成立,其前身为1928年在南京成立的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和1929年在北京成立的国立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整合而成,2004年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所并入该所,成立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同年,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电离层研究室整体调整到该所。整合后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是中国最重要和最知名的地学研究机构之一。
官网地址:www.dsjyj.com.cn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介绍?

8.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科研条件

 截至2012年底,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共有在职职工120人,研究员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3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席泽宗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孙小淳、方在庆  研究人员  姓 名主要研究方向常佩雨中国科学院院史陈朴近现代技术史、航天史、技术经济  陈巍技术史、数学史陈晓珊中国古代科技史、地理史陈悦中西科技交流史、力学史杜新豪农学史、环境史樊小龙牛顿研究,科学革命方一兵冶金史,近现代技术史,比较科技史方在庆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高山物理学哲学,物理学史高璐STS,技术的社会史与科技政策关晓武技术史与科技考古郭金海中国近现代数学史、中国近现代科学社会史、中国科学院院史郭园园古代阿拉伯数学史韩健平中国古代医学史韩毅中国医学史,人和动物的疾病防治史,药物学史,医学社会史,科学技术史文献学等韩琦中国科学史(明清数学史、明清天文学史、中国印刷史、科学社会史);明清史(中外科技、文化关系史,特别是中法、中英关系史,东亚科学交流史);明清天主教史。郝刘祥科学文化何涓中国炼丹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中文化学名词胡维佳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科技政策史;科技战略胡晓菁中国近现代科学史;地学史黄荣光日本社会经济史 日本传统工艺保护政策李昂生物学史李劲松中国古代化学史、教育史等李亮天文学史李萌科技政策、科技战略廖育群医学史刘辉纺织史刘金岩物理学史刘亮中国近现代科技史、农业史刘晓中国近现代科学史,法国科学与文化刘洋中国近现代科技史、口述史刘益东科技发展战略、科技史、科技与社会鲁大龙物理学史罗桂环生物学史、环境保护史罗兴波科技社团史、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科学社会学马敏敏环境考古宁晓玉天文学史苏荣誉技术史、金属史、冶金考古学、考古科学、文物保护科学技术艺术史、技术社会经济史苏湛物理学史、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STS;近期的主要工作集中在对James Clerk Maxwell及19世纪中叶英国电磁学史的研究上孙承晟明清科学史、中西科学交流史孙烈技术史、中外科技发展比较;关注技术转移、技术创新、工业化与现代化孙小淳天文学史, 科学史,科学史与科学社会学田淼数学史汪前进主要从事地图学史、中外科技交流史、中国科学思想史、中国科技通史和科技宏观发展战略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王斌中国近现代技术史王广超中国天文学史王丽娜灾荒史、科学社会史王彦雨科技战略、STS王扬宗中国近现代科学史,中国科学院院史王勇忠中国近现代科学史、中国科学院院史魏毅历史地理学、藏学熊卫民中国近现代科学社会史、生物学史、教育史;口述历史徐丁丁生物学史徐凤先天文学史 考古天文学颜宜葳医学社会史、中国近代生物学史、中美医学交流史杨丽凡中国古代造船技术、中国古代海上交通与交流、中外造船技术交流、中国科技规划与战略研究姚大志西方科技史、技术哲学姚立澄物理学史袁江洋西方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史理论曾雄生农学史张柏春技术史与力学史;知识传播史与比较史;科技发展战略。张卜天西方中世纪和近代早期科学思想史,科学革命,特别关注现代性的起源,科学与哲学、神学的关系张佳静中国近现代科技史张九辰地学史张明悟科技考古张志会中国科学院院史;科技评估政策史;技术和工程哲学、张藜中国现代科学社会史、近现代化学史赵翰生中国古代纺织史及技术赵振江数学史、科技战略郑诚明清史、军事技术史郑术道家养生史、中西人体观交流史、东西方心理学交流史周文丽古代科技史、冶金史邹大海中国数学史,中国传统科学思想史  截至2013年11月,1980年成立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以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为挂靠单位,先后主办过数十次国际和国内的综合或分学科科技史学术会议。大型国际会议-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的组织工作即由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共同承担。该所有人担任国际科学史学会副主席、国际东亚科学技术医学史学会主席等职,对团结国内科技史界力量,加强同国际科技史界的联合与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英国已故李约瑟博士、日本薮内清教授、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在内的8名外国科学史家先后被该所聘为名誉教授。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同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不断进行科技史方面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先后与德国马普学会科学史所、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柏林工大、爱尔朗根大学、图宾根大学、意大利研究理事会、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法国远东学院、韩国建国大学、俄国科学技术史研究所、日本东京大学、日本九州大学、日本国宝联盟、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葡萄牙科技部等中国国外机构均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并进行双边的人员互访和图书资料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