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虽小天下莫能臣的意思

2024-05-16

1. 朴虽小天下莫能臣的意思

【原文】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译文】“道”永远是无名而质朴的,它虽然很小不可见,天下没有谁能使它服从自己.侯王如果能够依照“道”的原则治理天下,百姓们将会自然地归从于它.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就会降下甘露,人们不必指使它而会自然均匀.治理天下就要建立一种管理体制,制定各种制度确定各种名分,任命各级官长办事.名分既然有了,就要有所制约,适可而止,知道制约、适可而止,就没有什么危险了.“道”存在于天下,就像江海,一切河川溪水都归流于它,使万物自然宾服.

朴虽小天下莫能臣的意思

2. 谁知道:道德经上的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是什么意识

【原文】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译文】“道”永远是无名而质朴的,它虽然很小不可见,天下没有谁能使它服从自己.侯王如果能够依照“道”的原则治理天下,百姓们将会自然地归从于它.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就会降下甘露,人们不必指使它而会自然均匀.治理天下就要建立一种管理体制,制定各种制度确定各种名分,任命各级官长办事.名分既然有了,就要有所制约,适可而止,知道制约、适可而止,就没有什么危险了.“道”存在于天下,就像江海,一切河川溪水都归流于它,使万物自然宾服.

3. 老子曰: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怎样理解?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 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老子曰: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怎样理解?

4.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此句出自老子《道德经》上篇中的第二十五章 原文是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直接译成现代白话文的话 内容如下
 
有个东西浑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到他的形体,寂静而空虚,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为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他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再勉强给他起个名字叫做大。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原。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1、物:指“道”。混成:混然而成,指浑朴的状态。
2、寂兮寥兮:没有声音,没有形体。
3、独立而不改:形容“道”的独立性和永恒性,它不靠任何外力而具有绝对性。
4、周行:循环运行。不殆:不息之意。 
5、天地母:一本作“天下母”。母,指“道”,天地万物由“道”而产生,故称“母”。 
6、强字之曰道:勉强命名它叫“道”。 
7、大:形容“道”是无边无际的、力量无穷的。 
8、逝:指“道”的运行周流不息,永不停止的状态。 
9、反:另一本作“返”。意为返回到原点,返回到原状。 
10、人亦大:一本作“王亦大”,意为人乃万物之灵,与天地并立而为三才,即天大、地大、人亦大。 
11、域中:即空间之中,宇宙之间。 
12、道法自然:“道”纯任自然,本来如此。

这一章里老子描述了“道”的存在和运行,这是《道德经》里很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有物混成”,用以说明“道”是浑朴状态的,它是圆满和谐的整体,并非由不同因素组合而成的。“道”无声无形,先天地而存在,循环运行不息,是产生天地万物之“母”。“道”是一个绝对体。现实世界的一切都是相对而存在的,而唯有“道”是独一无二的,所以“道”是“独立而不改”的。在本章里,老子提出“道”、“人”、“天”、“地”这四个存在,“道”是第一位的。它不会随着变动运转而消失。它经过变动运转又回到原始状态,这个状态就是事物得以产生的最基本、最根源的地方。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