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时,钱是最重要的吗?

2024-05-14

1. 教育孩子时,钱是最重要的吗?


教育孩子时,钱是最重要的吗?

2. 在你看来,孩子拿家里的钱,都是该怎么教育呢?


3. 父母对于孩子在钱的教育上,有什么误区?

家长对子女财富管理能力普遍较差。部分家长控制孩子零花钱,限制或替代孩子的必要消费行为,使孩子失去理财教育的基础。有调查显示,近四分之一(24.1%)的儿童表示自己没有零花钱,26.8%的家长表示自己不给孩子零花钱。零花钱的缺失,意味着儿童没有或基本没有参与到实际消费活动中,这种家长包办的做法对于提升儿童认知金钱、运用金钱的能力较为不利。同时,给孩子零花钱的原则与动机复杂,孩子获得零花钱难易程度不一,导致少年儿童“贫富不均”现象突出。调查显示,多数家长(65.1%)会根据孩子的实际需求判断给予孩子零花钱数量,这是一种理性的行为。21.4%的家长会根据家庭收入情况给零花钱,有6.6%的家长则是要多少给多少,很容易助长部分孩子零花钱失控。家长基于不同目的考虑给钱,容易导致子女对金钱出现错误的理解。白给型、与节日或生日挂钩、与劳动挂钩,与学业挂钩等等,这些五花八门的给钱原则如果不赋予合理的解释,会让孩子对金钱意义产生混乱,不利于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同时也会造成对学习、情感、劳动的异化。此外,父母对儿童日常消费情况监管力度不一。调查显示,对于“是否过问子女用钱”问题,“偶尔过问”的达到36.6%,“经常会过问”的达到30.7%,“从来不过问子女用钱”的父母达到13.8%,“一直都会过问”的占18.9%,前者疏于管理,势必会导致监管问题出现;后者看似负责,其实监管过严,对于培养子女独立处理财富的能力不利。

父母对于孩子在钱的教育上,有什么误区?

4. 父母对孩子的金钱观教育有多重要?


5. 父母对孩子的金钱观教育有多重要呢?


父母对孩子的金钱观教育有多重要呢?

6. 什么是父母对孩子的金钱观教育呢?


7. 对于孩子的金钱教育,作为家长到底该怎么做


对于孩子的金钱教育,作为家长到底该怎么做

8. 为什么要给孩子做“金钱教育”

为什么要给孩子做“金钱教育”呢?
坦白讲,犹太人为什么聪明、富有,终其一生,犹太人从小就对孩子灌输一种“理性的金钱观”,让孩子从小明白衣食住行都依附着“金钱”来完成的。另外一点,孩子如同成人一样,随着年龄地增长,在其日常生活中会反复经历由金钱带来的冲突,会体验到各种和钱有关的情绪,如果处理得不够好,就有可能影响孩子未来的金钱观。
诸如现在很多年轻人,明明工作很久了,工资也是处于中上游水平,而钱包里却始终空空如也。没有正确的金钱观,不懂得理财知识,更不会平衡欲望与收入的比例,到头来成家立业,却没能存留一丁点儿的积蓄。

在我们国家,对于金钱的教育可谓是刚刚起步,无论是来自家庭教育,还是来自学校教育,大人们都无法很好地去培养孩子的金钱观。而对于孩子们的金钱教育,无非只是一种空泛地“要读书、考大学、赚大钱”的“拜金主义”观念,却无法看透问题的本质,明白金钱和人生的关系,明白管理金钱与管理自己的人生如出一辙,互相影响。
作为家长,从小就应当锻炼孩子经济独立的品格,让孩子自己去支配自己的金钱。像综艺节目《妈妈是超人》里面的轩轩和浩浩,每个人都有独立的小金库,对于小金库的使用,妈妈冉莹颖奖罚分明,致使两个孩子在“任性”购物时懂得“取舍”。在日常生活中,从小对孩子开始一点一滴的“金钱式”引导,循序渐进,缓慢渗透孩子的成长过程让孩子拥有正确的观念及管理金钱的能力。

当然,每个孩子的教育方式可能有很大的不同,依据孩子的品性与认识观,以及孩子的心理成熟度,对于金钱的理解都有所不同。在生活中,家长可以多注意一下孩子的生活细节,包括对金钱的认识、对财富的理解等,试图教会孩子金钱与商品的等价交换,欲望与满足的现实差距。让孩子明白,并不是所有欲望中的商品都可以为之付出金钱的代价。
那么,在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时,应给予怎么的奖励呢?
对孩子的奖励大体上分为三个层次:
1.精神奖励。如口头表扬、拥抱、鼓掌、戴红花、发奖状等都属于精神奖励。
2.物质奖励。如吃好吃的、买礼物、旅行等。
3.量化奖励。如真实的货币、虚拟货币、积分等,最终可以通过这些量化数据再转化成物质或相应希望。
当然,在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时,万不可鬼迷心窍,不然将有可能把孩子培养出唯利是图、见钱眼开、认钱不认人的性格。用心教育孩子、切身呵护孩子的每一步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