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口风波的介绍

2024-05-13

1. 蛇口风波的介绍

1988年1月13日,在蛇口招商大厦9层一个普通会议室里举行的一场“青年教育专家与蛇口青年座谈会”便是这样一起事件。座谈的双方,包括座谈会的组织者事先都没有料到,这个甚至没有太多“正式”意味的座谈会在事后会引起如此巨大反响,通过媒体传播,它在全国掀起一场有关新时期青年思想工作的大讨论,讨论的实质甚至触及意识形态改革层面。海外媒体纷纷予以报道和评论,评述着这个座谈会的是与非,并将之视为中国的开放改革律动在思想领域的某种信号。这场座谈会后来被媒体称之为“蛇口风波”。

蛇口风波的介绍

2. 蛇口风波的历史溯源

1988年1月14日,座谈会第二天,李燕杰任所长的北京师范学院青年教育研究所出了一份材料,给人形成该座谈会从头至尾充满了“明显的错误言论”、蛇口青年已经上“邪路”的印象。2月1日,《蛇口通讯报》以《蛇口:陈腐说教与现代意识的一次激烈交锋》为题对这次座谈会作了报道,随后又连发数篇文章,批评3名报告者思想意识僵化。2月12日,《羊城晚报》报道了此事,“蛇口风波”的影响开始由南及北。1988年8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7000字长文《“蛇口风波”答问录》,并就此开辟专栏展开议论。从8月8日起到9月14日该专栏结束,1531件信稿从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涌到人民日报社,其中只有17.4%倾向或赞同3位专家观点。自8月中旬到11月中旬,全国几百家报刊纷纷就此发表文章,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改进。时隔20年,人们仍然乐意在对这起事件的回忆中,咀嚼着它所散发出的变革与发展的意味。邹启明认为,事件蕴含了两方面的意义。单从这个事件的本身来说,它透露出的信息犹如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3位老师当时是青年思想教育方面的权威,他们全国巡回报告,听讲者完全是一种受教育的身份。但在蛇口,他们却受到了青年人挑战。蛇口青年敢于提出意见,与3位权威进行思想碰撞,甚至发生辩论,这在当时甚至现在看来都是非常大胆的。因为当时蛇口青年不像内地青年那样在国营企业或者体制内的单位做事,他们提出质疑,不怕被扣上“落后青年”的帽子,也不怕因此被当成帮教、批判的对象,更不怕因此丢了饭碗。他们的举动有体制上的深层原因。现在想起来,那几个起来与专家们顶撞的青年,从思想谱系上讲,延续了某种“五四”传统,价值重估,勇于敢于挑战陈规戒律。从更深一层来说,蛇口青年与3位思想教育家的争论,说明双方对生活的理解、对事物的看法乃至人生观、价值观上都有很大的不同,说明以前说教的那一套,在当时已经显得不合时宜,甚至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冲突。这种矛盾其实在当时的社会里普遍存在,但“蛇口风波”将这一矛盾事件激化了。它引发人们新的思考:在新形势下,青年思想教育工作应该怎么做才更有效,怎样才能让新一代青年听进去?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才算正确?从某种程度上讲,从那个时代走来的青年们,他们确实需要某种契机,让他们冲破旧的思想藩篱,为未来的生活开辟新的价值支点,事实上,都是在这种背景下的思想突破的触媒。

3. 蛇口的蛇口现状

2011年,深圳市委、市政府相继颁布《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条例》、《前海湾保税港区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条例,将前海定位为“特区中的特区”。与前海毗邻的蛇口乘风直上,招商局已投入600亿巨资,将在未来5~8年内,完成新蛇口的再造。新蛇口的区域发展依照“一轴一心三核”的设想,构建、更新、加强各片区组团特色。一轴:以南海大道为发展的主轴,不仅承担重要的交通疏解功能,也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城区综合产业发展轴功能。一心:是以蛇口体育中心、四海公园为中心的区域,通过改造、提升原有设施,打造成品质优越的城区体育、社会活动中心。三核:是海上世界片区、太子港邮轮母港、重点发展信息与科技的蛇口网谷为核心的三个产业发展聚集区,辐射周边区域所形成的空间载体。

蛇口的蛇口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