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的艺术,永远的敦煌

2024-05-13

1. 璀璨的艺术,永远的敦煌

《人类的敦煌》 ——冯骥才
  
 历史是未来最忠实的伴侣,这条曾经跨洲际的最古老的丝路,不会只躺在这荒漠上被人遗忘。它必定还在地球上所有人对未来的企望与信念中。
  
 如果你静下心来,一定能从莫高窟五彩缤纷的窟壁上听到历史留下的雄浑凝重的回响。
  
 它一定是人类的敦煌。
  
 它必定是永远的敦煌。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敦煌,一个充满神奇与诱惑的地方。带着对文化的敬畏和对历史的挚爱,冯骥才用严谨的研究、对比和大量的资料汇总,将莫高窟的一笔一划展示在我们眼前,带我们领略敦煌莫高窟的伟大成就和辉煌历史。
  
 汉文、古藏文、粟特文、于阗文、龟兹文、梵文、回鹘文、希伯来文。失传千年的琴谱、乐谱、舞谱、棋经!那么多珍罕难得的绘画、绢画、纸画和佛教文物,那么美,那么神奇,勾起我们对莫高窟的无限向往,唤起对中华文明的无上尊敬。这些精美、神奇的绘画和传说,诉说着人类在东亚大地前进的步伐。
  
 莫高窟是一座融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于一体,以壁画为主、塑像为辅的大型石窟寺。是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光辉篇章,雄伟瑰丽,技艺精湛,壁画和塑像都达到异常高的艺术水平。后人在瞻仰参观的同时,只有敬佩与仰望。面对老祖宗璀璨的文化历史和光辉的艺术瑰宝,我除了震撼还是震撼。历史永远定格在那些画面里,那些神灵与佛像,仿若穿越千年的时光,从历史中向我们走来,无言的诉说着1500多年的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
  
 读过此书后一直想写一写关于敦煌的读后感,可惜过去很久,却迟迟没有动笔。叹服于人类伟大艺术的创造力,到过敦煌的人没有不为之所折服。而作为喜爱画画的我来说,每每在参观这些名胜古迹的时候总会心有遐想,很多时候百思不得其解。这么庞大的工程,要怎样才能完成,需要多少人力多少时间,什么样的艺术家才有资格去做,为什么能历经千年而璀璨如初。又经过了哪些工序?用到什么颜料?又是怎么一步步一层层塑造出来,这该是个多么神奇的过程啊。
                                          
 恰巧前段时间有幸接触到壁画的创作步骤,终于对壁画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今天就借这个机会来表达一下我的敬畏和热爱,也让自己更近距离的感受敦煌莫高窟的艺术气息。为防遗忘,权当在这里做一下记录吧。
  
 总觉得敦煌壁画充满了异域风情和神秘感。所以在准备之前,内心是充满了期待和忐忑的。以至于和画友走在街上,看到破墙断垣斑驳剥离状,就会心有灵犀的得喊,看这墙上的肌理多自然啊。我们要做的就是这种感觉。哈,这帮人一个个都快成神经质了。
  
 一幅小小的壁画竟然耗费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还是做的很粗糙,和原作比起来,差距甚大,但也实在没有耐心再刻画下去了。这确实是个特别折磨人的过程,但却也非常的新奇有趣。
                                          
 先买书大概了解一下所需要的材料,接着开始订板子,找素材,过稿子。买颜料,蛤粉,乳钵,胶矾等必需品。这次是在纸上练习薄画法,只是了解一下制作过程,纸要用厚实的耐揉搓的皮纸。这一大堆东西下来,又烧了不少银子。哎!
  
 把裁好的纸平整的裱在板子上,按比例调制胶矾水,均匀缓慢的在纸上刷胶矾水,把生纸做熟,干透以后视情况刷第二遍第三遍。
  
 接着用胶水调蛤粉,边加水边用手指细细研磨,保证每一粒蛤粉都被胶水所包裹。像和面一样反复的揉搓摔打,直至柔软如耳朵垂儿一样就差不多了。加水漂去杂质后,再加水细细的研磨开备用。
  
 开始做底,薄薄刷上两三遍蛤粉。完全干透后,再接着做土层,然后就可以在板子上过稿了。每一条线,每一个细节,每一处裂痕,每一块剥落,都要细细的描绘下来,超级锻炼眼神和耐力。
                                          
 终于可以上色了。由于壁画用的都是矿物质颜料,所以要把颜料先在乳钵里研磨成细碎的小颗粒状。然后调和胶水,细细的调制填充。胶水浓度的控制是最关键的,过大过小都不行。浓度太小,颜料粘附不上容易脱落。浓度太大时间长了画面又容易开裂。所以对于新手来说,这个胶水的浓度是最难掌握的。嗨,小小一幅画竟搞得我手忙脚乱。
  
 仔细分析原画的色度色相,调制颜料进行上色。由于矿物质颜料性质的特殊性,感觉与之前工笔画的操作比有很大的难度。颜料不易涂得均匀,稍不注意就厚了腻了。好不容易上好一块,等干了以后,用手指轻轻擦拭 ,结果最担心的情况还是出现了,竟然毫不留情的脱落了。哎呀,这么贵的颜料,好可惜呀,心疼的我肝疼肺痒。
  
 经验不足啊,没有办法,只好从头再来。为防止再出现脱落现象,狠心多加胶液。且不管它后果如何,刷上的颜料先不掉再说,不能总是前功尽弃。
                                          
 为了不浪费调好的颜料,我像沾什么光似的,把剩下的颜料全给涂上了。结果就成了这个样子,色度明显的有点过了。哎,就这样子吧。接下来要细细的刻画裂纹和剥落的地方,可怎么画也觉得不够自然,没有层次和立体感。
  
 终于,在快要失去耐心的时候,这副残缺的佛像,在我小心翼翼的精雕细琢中一点点凸显出来了。虽然不够完美,许多细节还有待改善,但看着勉强称得上作品的画面,还是有点小小的成就感的。且不论画的是否精细,很为自己能学到一点新技能而感到欣慰。仿佛把自己和敦煌的距离拉近了那么一点点似的。

璀璨的艺术,永远的敦煌

2. 带您走进甘肃敦煌莫高窟,几千年的历史沉淀,特别有历史厚重感


3. 敦煌莫高窟,那一抹遗憾千年的苍凉深刻而孤独

四面黄沙,千里戈壁,一条溪流蜿蜒在三危山下,或许在1655年前,这条溪流还是澎湃的大河,与无边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相互对峙,但是可惜,这条溪流终没能抵挡住沙漠的侵袭,至少到目前为止,它已变成潺潺涓流,背负着久远的光阴,也目睹着此地发生的故事,不动声色地留向远方。 而在这条溪流面前,便是世界知名的文化遗产莫高窟,走进它就仿佛走进了一场宏大的叙事,一座座洞窟,一尊尊佛像,承载了多少前人的祈愿,而那间小小藏经洞,似乎还在诉说着劫难后的悲伤。人们说时间能化解一切,可是在这里,如此浩瀚的光阴竟也没有将悲伤减轻丝毫,似乎相反,随着时光的一寸寸远去,这里的忧伤也在一寸寸加深。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佛像、壁画等价值不必多说,单是壁画所呈现的建筑、服饰、色彩以及绘画技艺,就足以令世界惊讶。古往今来,有无数建筑师和画家曾在这里吸取灵感,更有无数游客在这里流连忘返。 据说莫高的壁画是画中有画,一层覆盖一层,随着朝序更迭,人们在绘制壁画时,不同时代的人,在绘制时表现各不相同,后人常常会将已失色的壁画再次涂抹、描绘,于是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模样。佛像造型也是根据不同时期的文化和审美而建造,或清瘦、或丰满,风格也大有不同。 据说当年张大千曾在这里待了两年,临摹洞窟里的壁画,至今这里个别壁画一角还留有张大千当年对壁画做的编号。有人认为这是在破坏壁画,也有人认为是理念不同,张大千也对壁画做了修复,在保护和传承。无论怎样,今天的我们只能凭借自己的猜测而评说一二。 莫高窟的佛像和壁画的确氧化严重,甚至变黑、脱落,那么遥远的光阴,那么偏僻的地域,有战乱的侵袭,也有流浪者在这里烟熏火燎。 据资料考证,敦煌莫高窟初建年代大约在公元366年间,由一位云游到此的和尚开凿,他叫乐尊,彼时,他绝对没想到自己的行为竟划出了一道璀璨的佛光。此后,在他的感召下,无数的人们加入到了开凿洞窟,安放佛像的行动中来,目的是保佑自家平安顺遂,殷实人家建造的石窟大一些,壁画更精美一些,穷人家的就小一些,但都是请能工巧匠来工作。 无论世事如何变幻,莫高窟洞窟的开凿似乎没有停止过,从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一直到宋代、西夏、元代,佛像坍塌了就重修,壁画脱落就再画,一层层的光阴,一层层的祈愿,沉淀出无与伦比的魅力。 据说现在莫高窟的洞窟有492 个,壁画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彩塑佛像两千身,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倘若那个叫王圆禄的道士没有逃荒到这里,倘若那个藏经洞完好无损,倘若那个英国偷窃者斯坦因不曾来到此处……莫高窟里那5万余件佛教经卷等文物一定光照世界。 这世间没有如果,有的只是结果。 1900年6月22日(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王圆禄在清理第16窟时发现墙壁后面有一个密室,他扒开黄沙,下面堆满了经卷、壁画和各种文献。 7年后,英国人斯坦因以考古探险的名义来到这里,付给王圆禄几两银子,便换取了5大箱600多件经卷,1914年斯坦因再次来到敦煌运走570余件文献、绘画等。 时至今日,人们在说起敦煌宝藏时候总是会唾骂王圆禄,他似乎被永久定在了这根耻辱柱上,他固然该骂,但是稍微了解一下就会知道,更该骂的是当地的知州、道台,甚至老佛爷。正是这些彼时当政者的鼠目寸光和不作为,导致国宝一次次流失,被外国人屡屡以小钱换走了敦煌宝藏。 当时王圆禄发现藏经洞以后,他们没有保护吗?他得到的小钱用于自己生活挥霍了么?没有。 斯坦因拿走莫高窟经卷后,写了一本《西域考古图记》,上面记载说:「 ”他(王圆禄)将全部的心智都投入到这个已经倾颓的庙宇的修复工程中,力图使它恢复他心目中这个大殿的辉煌……他将全部募捐所得全都用在了修缮庙宇之上,个人从未花费过这里面的一分一银。” 由此看来,王圆禄确实做到了保护的义务。但是他实在太渺小了,渺小如一粒沙子。以至于他徒步数十公里沙漠到敦煌府衙告知州吏敦煌经卷的价值,并且为了得到重视,他奉上几件经卷表示心意,但,州吏视若无睹,这些经卷壁画在州吏眼中不过是一堆废纸而已。 过了一段时日,王圆禄又奔袭至酒泉找到道台,并且奉上字画经卷,以期引的道台的关注并能够派人保护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但是依旧没有引起重视。 这一点与《西域考古图记》记载的情况像吻合,「 ”当时西方人来到中国带走文物的时候,是持有当地官方开据的许可证的,并且一路受到了官兵的保护,王圆箓本身并没有能力拒绝他们。” 据说,王圆禄又写信给京城的老佛爷,信件毫无音讯。 就这样,敦煌宝藏在无人欣赏的境遇里,迎来了西方的探险者斯坦因。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不知道这样说有没有人怼我,认为这是在洗白这个被骂千年的王圆禄,其实并不是。 但是还有一点,相对于外国人的骗取,自己人的行为更让人无法原谅。 据说当年清廷认识到敦煌价值的时候,下令清点库存,并移送京师。 然而,沿途各吏得知这些废纸是宝藏后,雨露均沾,原本一卷四册的卷宗到下一地就变成了一卷两侧册,一卷两册的则变成一卷一册。 与原始清点记录不符怎么办?撕扯充数或者普通卷宗冒充……再加上损坏遗失等因素,数月后抵达京城后所剩未几。 目前很多有价值的敦煌莫高窟字画经卷,基本保存在英国的大英博物馆,我们的敦煌研究院人员想要一睹芳容,也仅仅只能是看一看影印件。 纵观整个遗失过程,只能说这是整个中华民族在哪个历史时期最大哀伤,愚昧无知的不仅仅是王道士,还有当时的执政者。 余秋雨曾咬牙切齿痛恨王圆禄,质问苍天这么灿烂的中华瑰宝怎么就让一个畏畏缩缩的道士当了家? 其实作为那个时期云游逃荒至敦煌莫高窟的王圆禄,他做了一个卑微小人物该做的努力,但历史就是这样,因为你没有认识到价值,而别人发现了,你不要的东西,但别人要,等你醒悟过来,已经无可追回,只能追悔。 据说现在莫高窟里的国宝散落世界各地,其中绝大部分存放在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那里关于中国的文物多达2万多件,其中关于中国敦煌的物件则有1.37万件之多…… 如今,大漠的明月依旧照耀着千年前的洞窟,戈壁的清风依旧吹拂着远古的彩塑,徒留那一方空空的藏经洞,静默无声但却写满了遗憾、苍凉和深刻的孤独。 
   

敦煌莫高窟,那一抹遗憾千年的苍凉深刻而孤独

4. 古老的敦煌很青春

 9月24日至30日,常沙娜设计奖获奖作品展在甘肃省敦煌市敦煌国际会展中心展出。作为第五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第十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 旅游 节的主展览之一,常沙娜设计奖获奖作品展分为“敦煌图案解密人”“常沙娜设计奖”“以丝线编织的华美之路”“物的营造——东方精神的物化者”“沙漠之华——永远的敦煌少女”五个展区,展品不仅包括常沙娜14岁至90岁创作的部分作品,还涵盖多位年轻设计师设计的多种类型作品,共计近300件,参观者在为艺术家们的奇思妙想拍案叫绝的同时,深刻感悟敦煌文化的力量。
    “不要追求 时尚 ,丢了文化” 
   常沙娜是敦煌艺术图案研究和设计应用的开创者,被誉为“敦煌图案解密人”。
   “不要追求 时尚 ,丢了文化!”常沙娜把这句话挂在口边。2021年,首届常沙娜设计奖应运而生,旨在发掘并培养有创意的设计人才,促进敦煌艺术图案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敦煌壁画的图案太丰富了,可以运用到我们的衣食住行中。”在常沙娜设计奖展示单元,常沙娜的心声处处可见:融合敦煌壁画中唐代佛教莲花经典纹样的中式餐具,以藻井、华盖等敦煌壁画经典元素为装饰纹样的文创产品,运用敦煌配色的沙发茶几……设计师们聚焦莫高窟的方寸之间,把敦煌元素运用到生活场景,让敦煌文化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
     “常沙娜先生把我们看不懂的莫高窟密码一样一样地分析出来。比如佛身上穿的、戴的,壁画中展示古人使用的器皿、桌布、桌几等元素,其实都可以运用到当代设计,千年莫高窟一点都不老,它十分接地气。”常沙娜设计奖获奖作品展策展人黄炫梓说。
    播下敦煌文化的种子 
   每一个到过敦煌莫高窟的人,都会被壮观而精美的壁画、雕塑所震撼、感动,都会希望如此灿烂的文化能够在当代生活中获得延续。“常沙娜设计奖的设立,是莫高窟人文精神的代际传递,是一代代莫高人的理想,是莫高窟文化艺术的传承,文化融会和文化创新的助推器。”广州集美组设计机构总设计师陈向京说。
   在首届常沙娜设计奖作品征集阶段,大赛组委会收到了两份特别的参赛作品。一幅是题为《敦煌故事之九色鹿》的简笔画,画中的主角“九色鹿”色彩鲜艳,飘带灵动,脚踏祥云,向着远方飞翔;另一幅线描稿,以“敦煌之窗 乐美识善”为主题,演奏琵琶的伎乐天、婀娜多姿的菩萨等敦煌壁画中的经典人物跃然纸上……与其他设计作品出自国内外顶尖设计师不同,这两幅作品的作者均是年龄只有12岁的小学生。
   “作品征集发布后,有两位小朋友的妈妈打电话咨询,说自己的孩子对敦煌文化很感兴趣,特意绘制了主题作品想要参展。”黄炫梓坦言,小朋友的绘画作品其实并不符合大赛的作品征集要求,但是孩子热爱敦煌文化的童心需要呵护,大会为此设立“特别荣誉奖”。
   “把敦煌元素运用到生活当中,让更多的人更加直接地认识敦煌,我们希望莫高窟成为大众的莫高窟。”黄炫梓说。
     科技 与千年敦煌的绝妙乐章 
   在距离敦煌莫高窟2200公里以外的北京,一场名为《遇见敦煌》的光影艺术展成了“网红”,吸引无数人前去“打卡”。该展览以敦煌文化艺术为核心,通过3D光雕数字技术,在总面积超过1500平方米的展示空间,用48台高清投影打造全沉浸式光影世界, 科技 与敦煌碰撞出了奇妙乐章,再现敦煌石窟文化的艺术魅力。
     常沙娜认为,艺术与 科技 结合是时代发展的趋势,艺术与 科技 相互成全,美美与共,可以快速让更多人了解丰富的文化。“基于此,我们对古典敦煌重新作了诠释,让21世纪新的技术与敦煌莫高窟内容产生交会。”黄炫梓介绍。

5. 又见敦煌:穿越千年岁月的一瞬间

———王潮歌总导演的大型室内情景剧
  
                                          
 在今天下午的大敦煌文化旅游圈建设论坛旅游推介及成果发布会上,除了若干签约仪式外,会议在第二环节特别安排了又见敦煌公司《又见敦煌一千年一瞬间》表演(片段),引起与会嘉宾的浓厚兴趣。
                                          
 昨天晚上我和几位媒体朋友在逛夜市的时候,就在夜市上遇见了《又见敦煌》的演职人员在街上与游客互动,场面热烈,流连忘返。
                                          
 大型室内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由王潮歌总导演。
  
 2016年9月20日《又见敦煌》首度亮相成为继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后弘扬传承敦煌文化,宣传、推介敦煌的又一张国际文化旅游名片。
  
 历时两年打造完成,以史诗的笔法展现丝路文化好剧本,良心制作《又见敦煌》不仅收到观众们的怒赞也让观众记住了那一幕幕催人泪下的瞬间。
                                          
 自2018年7月1日旅游旺季来临《又见敦煌》每日接待量超过7000人,这一数据的呈现《又见敦煌》有的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历史文化的积淀。
  
 《又见敦煌》让观众在演出中穿越千年岁月,走上古丝绸之路,身临其境感受到敦煌历史文化以及敦煌学的传承。
  
 整部剧采用穿越历史整合古今的风格,使用绚丽奇幻的表现手法,演绎出一个既有厚重历史,又有多彩文化的独特敦煌。
                                                                                  
 室内体验剧没有座位,站着看,演员就在你身边。
  
 第一个大厅,需站立观看。
  
 一束灯光突然打在一条T台上,张骞、玄奘、鸠摩什罗、唐玄宗、常书鸿、张议潮、米薇……这些历史人物以模特走秀的形式出场。他们的名字和现代人王潮歌、丛明玲、张冬等人一一响起,一声声响亮干脆的“在”回应,历史的大幕徐徐拉开。
                                          
 第二,另一个大厅。展现一百多年前的莫高窟。拨开尘沙,见到了瑰丽。盛唐之景。
                                          
 王圆箓道士一脸痛苦地蹲在你身边。他在诉说,自从发现了藏经洞,他没过上一天安宁日子,他也知道那是先人留下的无价之宝,当天就报告给当地政府,但没人理他。只好卖给了洋人,无他,给钱,他需要钱维护莫高窟。
                                          
 第三个场景来到小小的一间屋子。观众站在玻璃上,脚下的舞台上是两名女子。一名女子米薇给远方的丈夫写信,诉说着思念之情。抬头,自影自怜的美貌女子哀叹着:我美吗?何其哀怨!
  
                                          
 第四个场景来到巨幕影院,观众可以坐了。战争。沙漠行军。死亡。张议潮派出十个使者团赴长安向朝廷禀报重新打通了丝绸之路,征途漫漫,九死一生,最后只有一个人抵达长安……何其惨烈!
                                          
 “一年有多长,一瞬间
  
 一生有多长,一瞬间
  
 一千年有多长,一瞬间
  
 春一去,冬又来,一千年就过去了。”
  
 ……
  
 诗人王维与今人的对话,神来之笔!
  
 片尾醇厚的歌声响起,余音绕梁……天边残月
  
 时隐时现……
                                          
 余秋雨先生的杰作《道士塔》,把王道士钉在了耻辱柱上,说“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不假,说“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也对,所以不会无聊到“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
  
                                          
 昨晚我们在夜市与《又见敦煌》剧组的相遇,朋友对我说,这次来敦煌,最重要的是必须看《又见敦煌》的演出,尽管票价不低,但不看,此行就失去意义了,足见这部剧的巨大魅力!
                                                                                    
 闻丁/2018年10月19日/敦煌

又见敦煌:穿越千年岁月的一瞬间

6. 又见敦煌的记忆

一次难得的机会,我去了敦煌。
  
 其实这一次去的是西北大环线。茶卡盐湖和张掖五彩地貌都不是很吸引我。青海湖和敦煌很期待。
  
 导游是敦煌人,一个很直爽的小姐姐,很为这个绿洲而自豪,当我流露出对敦煌的神往已久被小姐姐颇引为知己。
  
 我们是傍晚到的,先住下来,在附近吃了黄羊肉面,晚上去看又见敦煌的大型实景表演。
  
 也许我的见识少,也许是这里的人好。这个表演真的太好看了。建议去敦煌的人抓住机会,时间就在晚上,看一场很值得。
  
 趁我还能记得,要写一写这一段表演。
  
 我们先是走了很远很远的拐弯的通道,仿佛穿越时空,走到一个脱离了现实的场景中。
  
 人群茫然聚集,眼前蓦地一黑。
  
 过了没有一忽儿,左侧亮起了光束。
  
 一个个的人物亮相,都是与敦煌的故事有关。我记得的有和亲的公主,衣袂华丽,从仆如云,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光束照着穿过人群。有王道士,他好像是故事的主线,多次的出现。有归义军首领张义潮,有一个僧人,还有不少穿着古装的人物一个个走过,一个个诉说。
  
 像一场华丽的古装秀,人物衣衫鲜明,故事也感人,编排得很优美,把人们都吸引到仿佛置身在他们的时代。
  
 突然灯光又灭了,在人们的背后几百米的地方出现了表演的人,于是人们纷纷奔走着向那个地方停下来观看。
  
 这一次先出场的是王道士,他在其他人纷纷登场的时候,悄悄的退到了这边来。这里演出的是在装着敦煌宝物离开的场景。这一整段诉说了王道士的护持洞窟不易,向清政府要求保护洞窟受到的推诿磨难,最终为什么会让这些宝物离开中国。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个演出的编导方的立场,或者是现在的敦煌保护单位对王道士这个人物的解读和悲悯,甚至承认了他的一些贡献。这对一个生活在那个时代的身不由己的小人物是相对公正的。
  
 相反一枝笔把王道士写成民族罪人的某学者,只能说你得到的正义感真的是太轻易了。在和平年代,只是写一写花一点时间就可以把前人在风霜雨雪中的泣血经历说的如同猪狗。所以我还是那个观点,尽情表演吧,这也是你留在历史上的浓墨重彩,旁人自有公论。
  
 在最后参与搬运的小老百姓和那些飞天菩萨佛像送别的时候,一声声的诉说自己的罪过,自己无力维护,才让菩萨流落他乡,而那些佛说的一句话,我们永远是你们的菩萨,永远是你们的神仙,感觉到周围的人们都感动地啜泣着。
  
 情景转到了第三场,人们乱乱的从一间间房间似的场景穿过,一会是一个盗墓贼从房间顶上扒开视角看下来,发现似的对着观众说着某一段遗落之后,人们重新发现敦煌的情景;到下一个房间,有透过窗看到一个独守空房的女子把写给丈夫的信,写了又收,反反复复。又有一间是一个妇人给两个女儿准备簪环玉佩等嫁妆事物。还有一个香艳的美女出浴的场景,其实只是用表现手段演出来的,唯美并不露骨。一个个场景其实是在再现已经开发的很多洞窟的壁画上留下的一个个记事,的确,敦煌并不是一批人,某一个朝代突然产生的,敦煌的故事是从隋以前到明朝断绝丝路那近千年,在那里繁衍生息的人们,活过爱过征服过别离过的烟火人间和他们画过塑造过雕凿过的信仰变迁,那是活生生发生过的一千年。
  
 人们拥挤着走出一间间房间,来到一个演艺厅坐下,这是最后真正以一场舞台表演出来的。一开始最震撼人心是一队军人的操演式的舞蹈,领舞者起伏甩动头盔上巨大的羽毛,舞台的景深无边无际,有很多人在配合着韵律起舞。
  
 接着是刚才在一个个房间出现的、还有前面古装秀走廊出现的故事的角色们按照朝代顺序登场,一般都是帝王将相或者贵族和僧侣。都是在敦煌这块土地归汉民族统治的情形下,在历史上留下的有名姓的人物的故事。每一组退场的方式都是以他的那个小舞台沉没到地下的形式,就仿佛是被一层一层的历史尘埃掩埋下去一样。
  
 最高潮的部分就是归义军首领,张义潮派遣了10组人向唐王朝向皇帝李隆基带去归顺消息的故事。他们或被吐蕃拦截,或在沙漠瀚海中遗失方向,或者冻饿途中或者倒毙于沙漠,10组人历经了艰险磨难,最后只有一个僧人最终抵达了大明宫。那一段真的让人很激动感佩古人坚贞不屈的民族感情,忠义二字重于千钧。
  
 最后的最后在美人的歌舞中,在一位汉官员的描述中,在王道士最终出场的道白中。反反复复的就出现一个词,一瞬间一千年。妇人在诉说她女儿的眉目已经模糊,闺中女子在说着她写给丈夫的信,字迹也已看不清,凡此种种说的都是敦煌的遗迹正在流失。看了这个舞蹈,让人得到了美的欣赏,又有历史的思考,还有一些莫名的哀伤。
  
 这个导演的团队是张艺谋印象系列的参与者,可以说是国家队的水平了,跟印象刘三姐这样的唯美的写意山水的表演不同,这个表演更注重叙事和描述,同时也兼顾了一些美学的欣赏和历史价值观的传递,非常值得一看。我趁着自己还能记得这四年前看的演出,一定要记录下来。

7. 大敦煌——读《敦煌印象》,望飞天故乡,千年一梦大敦煌。

敦煌情结缘于2006上映的一部电视剧《大敦煌》,近日闲读《敦煌印象》,不免又激起了我想要朝拜敦煌的强烈冲动。
  
  
 敦煌隶属于甘肃省酒泉市,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的交汇处。甘肃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作为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的敦煌自然见证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迁移与融合。想要朝拜敦煌,主要是想朝拜莫高窟。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从敦煌市区向东南出发,途径月牙泉,继续往南便可遥望三危山。走至跟前,能看明白三危山对面是鸣沙山,鸣沙山怀抱着莫高窟。莫高窟,魂牵梦绕千百回的莫高窟。千百年来多少精工巧匠前赴后继扎根这大漠深处铺展笔墨,挥毫不同风采的时代风貌。早在遥望莫高的千里之外已是心潮澎湃,当赤裸裸面对着历经千年风沙打磨而饱经沧桑的庄严面孔,静默于佛祖菩萨脚下时,震撼已不足够形容激动地狂跳的心脏负荷,热泪盈眶便是自然。这是一个让人不愿动邪恶念头的地方,周围的一切都那么和睦安详,坦然接受不同时代的触摸,有朝一日,沉睡千年的身体被一个目光呆滞的破落道士摇晃,她醒过来了。驻守边疆的体魄依然健朗,平视的目光依然和蔼,只是醒来的不是时候,醒来的太屈辱,她圣洁的身躯不该遭受那般屈辱,敦煌哭了,二十世纪的莫高窟哭的让世界动容,就像于阗王眼角流下的血泪那样隐忍。
  
 仰望九层阁,历经千年风沙打磨,依然深沉坦然地面对芸芸众生来来往往,没有一丝牵挂留恋,一如既往宠辱不惊。面对千年的记忆能够完整保留,来访者情不自禁地流下热泪,满面风尘却笑得清澈澄净。再没有比这更完美的时刻,在历史的古道上肆意驰骋,看先祖们生活过的地方,看他们如今的音容笑貌,最原始的起点就是这样质朴单纯。我们都是平凡人,没有乐僔和尚的慧眼看破万道金光,没有画工大师妙笔描绘眼中当下的世界,唯有追寻真善美的一颗赤子之心带在身上。环顾洞窟的四周和窟顶,到处都画着佛像、飞天、伎乐、仙女,赤身女人等。有佛经故事画、经变画和佛教史迹画,也有神怪画和供养人画像,还有各式各样精美的装饰图案等。我们不停地赞颂祖先的神奇创造力于一次次视觉冲击之中感动的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如尸毗王割肉贸鸽般的无私大爱人间,中国古代艺术辉煌剪影莫过于此。
  
 说起莫高窟的发源,不得不提起乐遵法师。公元366年乐遵法师路过敦煌,这富饶友好的西域挽留了他,丝绸之路上的马蹄驼铃摇响希望的曙光,在机缘巧合之间这个过路僧人有幸瞻仰莫高窟佛光现身,金光万道,从此扎根于此一个划时代的独特的史述方式开创。在这片包容诚善的土地之上人人自称弟子,上至贵族士绅下至平民乐伎,但凡信奉这个苍穹即是神灵的灵魂便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塑成这世界上规模空前的壁画雕塑盛宴。自此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虽然在漫长的岁月中受到大自然的侵袭和人为的破坏,在三华里长的鸣沙山上壁上,仍然保存着四百九十多个洞窟,布满了彩塑佛像和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壁画,据说如果一方方连接起来,可排成五十多华里长的画廊。外界对莫高窟的评价是:“看了敦煌莫高窟,就相当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身为历史上祖国向西的大门,敦煌始终保持着兼容并包的姿态,尽管明朝时期政府闭关切断外来交流,但民间的礼尚往来从未间断,一直到清雍正时期再次开放,并鼓励陇右54县大移民扩充人力,佛教圣地始终香火不断。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但凡涉足敦煌的人都情不自已地落入这一望无垠的塞外世界,仿佛原来的一切喜乐悲欢都不再沉重压抑,释放堆积太久的世俗枷锁的时候到了。当你在敦煌广场上看到反弹琵琶的飞天仙女的时候,心绪瞬间飘飞在千年之前的丝路之上了,“天衣飞扬,满壁风动”,卸下在追逐梦想或名利的道路上的一切烦恼痛苦,只留下一颗虔诚本真的心在佛前深深叩拜。真的佩服三毛直率自由的性格,一个穿越撒哈拉感应心灵指示的人面对死亡时坦然要求一半生命叶落归根于神奇的日月潭,而另一半则放逐于敦煌月牙泉旁的鸣沙山上,选择融入沙漠。正如诗人们所言,人本就是宇宙中的一粒沙,一滴水。在见证千年历史演变和朝代更替的砂石泥土面前,个人果真渺小如浩瀚烟海之中一粒尘埃,无须有半点不舍。
  
 在大饱眼福之余,难免碰触那个令中国人甚至是世界人痛心的伤口。“敦煌者,中国学术之伤心史也”,陈寅恪先生的话让我们每一个国人悲痛。存在千年的历史文化宝库没有被风沙掩埋,可在近一百年前却遭受了莫大的耻辱,被欺骗、被抢劫、被捣毁,我们的文化被伤害的太深,就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因为国人无力保护而要被外人用那么低劣的手段掠走,保存在外国的博物馆,以至于20世纪“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外国”。
  
 我们无法看到历史上敦煌到底遭受了多大的伤害,可是从资料中那一个个令人耻辱的数字加上摆放在外国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我们不得不低下头悲痛反思。无能为力是痛苦的,因为时代的命运使然,国家内忧外患,国民惶惶度日,没有人再相信这千秋文明可以饱暖,人人自危的世纪,信仰已不复存在。就像余秋雨先生说若能早生一百年,他将与斯坦因伯希和等狭路相逢拔剑决斗,拼个你死我活。可是杀了一个斯坦因一个伯希和谁能说得清还会再来多少个西洋探险家来中国“考察文物”呢?当洋人用枪指着中国人的头说“你要和我的子弹赛跑吗?”的时候,当考古学家带着化学胶水跟王道士握手“我们的友谊纯洁万岁”的时候,当县令府台都督大人们摆摆手“自行处理”的时候,我们看到万卷经书绝美壁画摆在别人的博物馆里也是情理之中,反而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动荡年代那些被俘虏的文物倒得到了更好地保护。诸多年后,我们可以说,文化和文明是无国界的。
  
 走在浩瀚无际的沙漠,跟着沧桑渺茫的驼影,“苍天苍,黄土黄,千年一梦大敦煌”,感慨难述心中五味。很难用现代的眼光看待百年前的事件发生,民众为什么不抵抗,官府为什么坐视不理,国家为什么懦弱可欺,让人难受的事太多,总归有点知识的人都该知道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轨迹,不是讲故事那么简单。大漠孤烟见证了百代沧桑,驼影飘渺,鉴映夕阳,就算敦煌莫高窟被残忍地破坏过,可还是敬畏她的坚强与隐忍,依然挺立在祖国的西北不屈不挠。庆幸华夏民族的气节一直保持向上,总有刚强坚毅之士挺身而出挡在受伤的躯体之前。从张大千,常书鸿,段书杰等到“敦煌的女儿”樊锦诗,饱受屈辱的莫高窟得到了国人的援救,在漫天黄沙连年战火和帝国主义的探险家们即将一起把这些灿烂的洞窟毁灭时,一批中华民族的血性儿女、仁人志士站出来了,他们毅然来到了死寂的大漠绝地,用热血和生命挽救、保护、研究、发扬了敦煌文化,使莫高窟重放光华。得到挽救的壁画雕塑如今就在我们的眼中飘飞,感谢大梦初醒,感谢千年重生。
  
 如今的敦煌已是旅游胜地,不远万里赶来的人们只为一瞻佛颜,找回遗失许久的敬畏之心。或许很多年后敦煌二难命题也不再令国人痛苦万分,这也是敦煌包容宽恕的展现,千年以来敦煌吸收了世界各族文化,如今流传于世界也是一件幸事。就像《大敦煌》里所说的,谁都无法真正拥有金字大藏经,它是属于世界的财富。
  
 在这飞天的故乡,梦回楼兰月牙,遥望三危鸣沙,独牧西风,饮尽苍凉,踏破玉门残阳,倾听古道绝唱,道一句:壮哉我大敦煌!
  
 孤独等待黎明,暗下决心,总有一天要再朝拜敦煌。
  
 ��

大敦煌——读《敦煌印象》,望飞天故乡,千年一梦大敦煌。

8. 千年一瞬,《又见敦煌》

如果,你要去敦煌,记得去看看莫高窟,看看玉门关的春风不度,看看汉长城的余光,还要看看,《又见敦煌》。  
  
 抵达敦煌时,是初冬的凌晨6点半,凛冽的西北彼时还是星辰高挂,曙光还需两个小时后才会升起。来接站的女孩是当地旅行社的,替我规划着行程,女孩问到晚上是否要看演出,敦煌有《丝路花雨》和《又见敦煌》两部大戏。
  
 这两个演出,我都没有过特别的了解,于是向她细细打听。《丝路花雨》取材自敦煌壁画的舞蹈,已公映了30几年,著名的千手观音即在其中。然后她说到《又见敦煌》,王潮歌导演,去年才开始上演,讲述敦煌历史人物的故事,“比较震撼,很多人都是哭着出来。”
  
 “很多人都是哭着出来”,她的最后一句话让我心头一动,顿时有了兴趣。来敦煌之前看了保护敦煌作出贡献的人物志《敦煌》一书,倒是对里面的人物感动过,难道这《又见敦煌》讲述的是静守戈壁的常书鸿他们?
  
 酒店入住后,叫了个车直驱莫高窟,车上和司机聊起各个景点,又谈到了两部主题戏。“《又见敦煌》把我给看哭了,尤其是说王道士那段。“师傅说道。
  
 这是第二个本地人给我说会把人看哭了,这戏倒是真要去见识见识的。于是从鸣沙山看完日落就毫不犹豫赶去当晚的演出。
  
 剧场就在莫高窟售票处旁,地上的建筑部分是一层高过一层的蓝色玻璃铺展开,在灯光的映衬下,仿佛黑夜里流动的蓝色沙丘,剧场就在这沙丘下方。
                                          
 检票进入后,来到一个大候场区,放置了几个高台,高台上放了几本书,都是关于敦煌的。陆陆续续有很多人进入了候场区,这里并没有座椅,也没有舞台,只有面面相觑的人们,疑惑或有兴致地翻着高台上的书。
  
 预定的时刻到来,场内灯光暗了下来,某个高台上出现了一位捧着书的演讲者,一束追光打下。演讲者用朗诵的言语讲述演出已开始,这演出不同于往常,需要大家走着边看边体验,并且善意感谢大家不要开闪光、录制视频。
  
 于是,接下来,大家便进入了走走看看的情景式舞台体验中。转场了四次,四个别具匠心的场景布置。每一场并没有特别的名字,我依据场景擅自为它们命了名。
  
  历史中来 
  
 这是一个类似T台秀场的场地,观众被分割在T台两侧,台上布满了白色细沙,仿佛丝路的漫漫沙程。敦煌历史上的人物悉数登场,从西晋索靖将军,到敦煌研究院首任院长常书鸿,他们都从历史中款款而来,跨越了时空,一同登上这舞台。
  
 
  
                                          
 其中,最令人动容的,是T台走秀的开场人物张骞。“请问这里是敦煌吗?”“请问这里是敦煌吗?”他一连问了至少五次,每次收到肯定的答案后,又更加激动地再追问一次。“我就是要听你告诉我这里是敦煌啊!我终于回来啦!”
  
 张骞凿空西域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他可是被匈奴俘虏了两次,羁押了十几年,才重回大汉故土的。汉武帝派他出使西域时还是少年,他终于完成使命再见到的已是中年的汉武帝了。在关外的那些日子,在匈奴营里的岁月,没有抹毁他的心志,却又怎样煎熬了他的思乡呢?我们无从得知,但是当他再踏回汉朝的土地时,那一声声高问,却不禁让人动容。因为他的久别重逢,敦煌记住了他,丝路记住了他,历经代代人,我们也记住了他。
  
 接下来出场的人物有史书中来的,有敦煌遗书中来的,有壁画上来的,有佛经中来的。远远近近,虚虚实实,都鲜活在了今日今时。
  
  臻宝割散 
  
 跨越古今的人物交汇后,这片土地上的故事开始在我们的脑中复苏,情感也在壮阔的背景音乐中开始延展,带着被点燃的心绪,大家进入了下一个场景。
  
 这个场景的舞台分布在四周,观众站在中央仰面观看。这里讲述的,是藏经洞中的臻宝被卖,遗书被装箱运走的故事。
  
 一开场,就是一个捧着史书的现代人在质问王道士,“你到底是怎么想的?”那阵势像极了要拔剑与斯坦因决斗的余秋雨。
  
 这一场中的王道士从始至终佝偻着身体,仿佛刚从耻辱柱上走下来的,还被沉沉压着。“别问了,别问了。我哪里知道会这样啊,我也是迫不得已啊。”王道士不住地摆摆手。然后是众人趁着夜色抹红了脸,忍痛搬着装箱的遗书,一遍自我安慰道:“把脸抹红祖先就不认得我了吧,把脸抹红菩萨就不认得我了吧?”
  
 在民间的传统里,当行有悖伦常良知的事时,总会把脸抹红,例如刑场上的刽子手。无论历史上这些搬运工是否真的知道在搬运的是什么,是否真的内心有过煎熬,今时今日的我们看见宝贝被运走的心情却同是这般挣扎的。
  
 接着,舞台场景转为其中整整一面墙,墙面被隔成很多块,每块的布景像极了一个个木箱。随着音乐起落,每个隔箱中的舞着用身姿呈现着壁画上的菩萨造型。这一幕象征着佛经随着木箱被运走,远去,里面的菩萨们仿佛鲜活过来挣扎着要出来。
  
 
  
                                          
 场地中间的王道士开始对着被运走的菩萨们忏悔道歉,踉跄着冲到菩萨面前,转而苦求我们这些看客:“我不过是个小人物啊,你们行行好,动动手指,就把我这一页翻过去吧!”对于一个被谴责了几十年的小人物,这或许真的是他的心声。敦煌宝物的散落,不止是王道士一人的过错,他有上报过官员,但官员不理,后来政府开始理会了,运送剩余宝物的过程中又被偷掠许多。但是,背后的这些黑手,我们却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也不曾这般谴责。另一个对敦煌壁画破坏严重的张大千,亦不曾被钉上耻辱柱。或许,人类对弱者的谴责和审批,来得更轻松容易吧。
  
 从高壁上探身而出的菩萨,表达了对这个“孩子”的谅解,那种“我是你们的大地,我是你们大地上的麦田,我是麦田上的蓝天”,包容万象的神性,包容了人间一切爱恨疾苦的佛性,真真是菩萨的真性。
  
 如果,在1900年7月那个炎热的日子里,王道士没有发现藏经洞,他这一生也许就默默无名地过去了,没人会记得有这么个看守石窟的道士。可是命运却偏偏给了他这个重担。他的抉择,他的功与过,我们无法定论,也无法轻易谅解。
  
 这世间,真的只有那些被运走的菩萨有资格原谅王道士了。
  
  方寸之间 
  
 这一段宝物被盗的沉痛演绎,让观众思绪万千,五味杂陈。今人旁观历史,总是轻易的,高高在上的。而我们自身呢?当我们亲历那些历史性的时刻,我们能做出的选择,是否也会今人看古人,亦如后人看今人呢?
  
 在思绪波澜中,又步入下一个别具一格的舞台场景。这个环节中,观众被分割到若干小隔间,每个隔间的底部和顶部都是玻璃制的,这里的故事,在这个方寸之间的暗房上下与四壁演绎。被分割的每个隔间上演的是不同的故事,即是不同的观众,窥见的是不同的历史。
  
 首先是一个关于粟特女子米薇的故事,观众透过脚下的玻璃看见底部米薇的小房间。她正在给负心的夫君写着书信,埋怨商人丈夫将她和女儿抛弃在茫茫大漠中。
  
 “我一次次给你写信,但从未收到过你哪怕一封回信。我对你已经彻底地失去了希望,我所有的不幸就是,为了你,我在敦煌已经等待了三年。“
  
 这信啊,米薇终其一身也没有等到回音,等了1700年,她的丈夫没能读到,终于,被斯坦因在风沙漫天的烽燧里拾。
  
 隔间的顶部亮起,一个旅人拨开细细黄沙看向屋里的看客。仿佛是百年前斯坦因拨开黄沙,拨开了米薇的故事。旅人复又掩上黄沙,留下仿若被掩埋的我们。千百年后,我们自己的故事,是否也将这样深埋于地呢?
  
 
  
                                          
 这个场景的妙处就在于这局促的分割,于方寸之间,我们看到一个个深埋沙尘下的故事,那藏经洞中的遗书亦如这样方寸般的窗口,通过一页页的记述,让我们窥见曾经的敦煌,曾经的盛唐。
  
  千年瞬间   
  
 最后一个舞台终于是剧院式的布置,观众得以坐下一睹台上的风采。
  
 在这个舞台上,敦煌千年历史上的人物们再次登场。西晋的索靖将军,唐朝的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点起宫灯迎接悟真信使的唐宣宗。。。
  
 以及那一个个起起落落的故事,历史瞬间,他们的喜怒,他们的容颜,在这一刻,汇聚重生。这些许多的人,有的化作了沙洲上的白骨,有的刻在了石窟的四壁,有的隐在了残卷的字句间。
  
 十年,有多久?对漫漫黄沙来说,不过一瞬间。百年有多久?千年又有多久?
  
 人类的进程啊,于浩瀚的大千,不过是,一瞬间。
  
 从入场,到落幕,仿佛走过了千年,又仿佛才经历了一瞬间。
  
 有多少故事还在传唱,有多少故事已经埋葬,那些褪了色的容颜,还能看见看不见。
  
 在黄绮珊主唱的《一瞬间》中,这千年的敦煌谢幕。历史的内核是什么?是人物。人物的内核是什么?是故事。在这一个个闪亮的故事中,又见了敦煌。
  
 
  
                                          
 整个《又见敦煌》体现的是情景式演绎,在行走中感受一个又一个的场景。在演员的动情演绎,音乐的深沉烘托中,真切地让人动容。敦煌曾经的辉煌,曲折的磨难,千年一瞬的唏嘘,难怪乎会让人泪落而出。
  
   如果,你要去敦煌,记得去看看莫高窟,看看玉门关的春风不度,看看汉长城的余光,还要看看,《又见敦煌》。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