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构造物理开放实验室的现况简介

2024-05-13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构造物理开放实验室的现况简介

目前实验室拥有标本尺寸较大的双轴和三轴伺服加载系统及多通道数字化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如多通道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声发射测量系统)、128通道低 频宽动态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应变场及断层位移场测量系统)、48通道中频宽动态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多通道波速测量系统等,可供实验研究构造变形破坏过程及其物理场的时空演化,为地震机制、地震前兆场及机理、断层相互作用与地震危险性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资料;拥有多套高温高压岩石力学和岩石物理实验装置,可供研究地壳、上地幔温压条件下岩石的流变性质和物理性质及水岩相互作用等问题,为断层应力状态、地震成因及地震发生条件、孕震动力学等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构造物理开放实验室的现况简介

2.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构造物理开放实验室的介绍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构造物理开放实验室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构造力学实验室和高温高压实验室,两个实验室均始建于二十世纪60年代,其中构造力学实验室在60年代以褶曲、断裂形成机制为主要研究方向,1966年郉台地震后则以地震成因与前兆研究为主要方向;高温高压实验室则以成岩成矿为主要研究方向。

3.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构造物理开放实验室的科研队伍

实验室现有工作人员(含特聘工作人员)14名,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研究员6人,副研究员和高工6人。实验室通过依托单位接受地质学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固体地球物理学和构造地质学博士和硕士研究,现在站博士后2人,在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7人。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构造物理开放实验室的科研队伍

4.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的实验基地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拥有地震模拟、强震动观测、土动力学、伪动力学、岩石力学、材料力学、仪器研制等门类齐全的部门开放实验室。全国唯一自行研制的三向六自由度5米×5米地震模拟振动台是国内最大的地震模拟实验设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2006年5月,完成了伪动力实验室的土建工程,该实验室长42米,宽24米,高27.5米,建筑面积1950平方米,其规模居全国同类实验室之首。 伪动力实验装置的土建工程由反台座和反力墙、实验室扩建二部分组成与加力系统、测量系统、计算与监测系统共同构成,反力墙和反力台座的规模和试验能力将居国内之首。就反力墙高度而言,在世界上仅次于日本建设省建筑研究所的伪动力试验装置。两个互相垂直的反力墙,可以开展结构和部件的二维伪动力试验研究;长反力墙长达34米,可以进行长大结构的多点加力试验。另外,伪动力实验装置与大型地震模拟台将共同位于同一实验大厅,可以开展结构抗震的综合研究,如桩—土和土—结构相互作、竖向加力的恒位移和恒力控制等方面的研究。

5.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学科建设

研究所新的地球物理综合实验楼建设在风景优美的北京西郊,实验室拥有国内先进的零磁空间实验室、标准低频震动计量实验室、地震电磁关系模拟和岩石磁学实验室,以及高温高压震源物理实验室。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学科建设

6.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主体

研究所以观测地球物理、实验地球物理、理论地球物理和应用地球物理综合研究为发展基础,重点加强“地震学、地球内部物理学、地磁学和工程地震学”四个优势学科和“观测、实验”两个基地的建设。根据确定的学科领域和方向任务,研究所围绕重点学科发展和防震减灾工作的需要,将原有的14个研究室优化整合为8个研究室:数字地震学与震源物理研究室工程地震学与城市减灾研究室实验地球物理研究室实时地震学与地震预测研究室地磁学与震磁电关系研究室地球物理观测技术研究室全球地震活动与核查技术研究室地球内部物理学与深部孕震环境研究室北京基准地震台更名为国家地球观象台管理部门:研究所的行政管理机构从原有的10个处(办)精简为3部3 办:人才资源部计划财务部科技发展部办公室党群工作办公室离退休工作办公室科研辅助部门及学术机构:整合了图书资料馆,科技期刊编辑室和中国地震学会办公室;成立了财务室;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挂靠地球物理研究所,并在工程地震与城市减灾研究室设立相成的研究课题组。亚洲地震委员会;IASPEI强地面运动、地震灾害与地震危险性委员会;IASPEI中国委员会和IUGG中国委员会等国际学术组织的秘书处在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相关部门设立办事机构。后勤保障和科技开发部门: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重组了后勤服务中心。负责研究所办公楼和住宅楼的物业管理;承担公务和大震应急用车、复印、职工食堂、医疗等后勤服务工作;负责与社区和街道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组建了防灾减灾工程技术研究院,依托研究所的科研优势和技术力量,进行地震工程项目的开发和科技成果的转换。重新整合了北京天祥地球物理公司和三里河工厂。4月4日~14日地球物理所所长王椿镛等一行三人赴法国参加欧洲地球物理学会、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和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2003年联合大会。6月29日~7月12日地球物理所陈运泰院士等四人赴日本参加第23届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大会。12月7日~14日地球物理所所长王椿铺赴美国参加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秋季会议。12月30日~2004年1月12日地球物理所研究员李小军等一行三人赴巴基斯坦执行中国科技部与巴基斯坦原子能委员会地震科技合作项目。

7.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的实验室

多功能冲击回转试验室该实验室始建于1981年,20多年来,经过数次改进完善,是国内进行冲击回转试验的理想基地。检测手段齐全,功能完备,能对各种冲击回转钻具如液动潜孔锤、气动潜孔锤、非开挖气动夯管锤等进行系统的调试及性能测试。同时还可进行岩样钻进及钻具寿命实验。为国内多家液动潜孔锤进行性能调测试,接待20余个国外代表团访问考察。电镀实验室电镀金刚石工艺具有快速、灵活、方便等特点,尤其对各种异性金刚石产品的加工制造具有更大的优越性。该实验室可提供用于地质岩心钻头、扩孔器、薄壁工程钻头、定向全面钻头、石材及耐火砖修磨加工等金刚石产品的设计加工、镀液化学分析服务。热压金刚石制品试验室本试验室有可控硅中频加热设备、高频焊接设备、电阻加热烧结设备、涡轮三维混料机,金刚石性能检测设备、胎体性能测试与组织结构分析仪器,可生产Φ8-Φ200mm薄壁金刚石钻头;Φ200-Φ1800mm的金刚石锯片;各种规格金刚石地质钻头和磨头,磨盘;大口径工程钻头,金刚石工程钻机等。空气钻进泡沫剂实验台空气泡沫钻进技术是水资源勘探、矿产勘探和水井施工中成井最快、效率最高的先进钻进方法,特别适用于西部干旱缺水地区的各类工程井施工。同时该泡沫剂还广泛应用于石油井驱油、排沙等领域。自1988年面世以来,已广泛应用于地矿、石油、水利等部门,并应用于非洲及东南亚地区的水井承包工程。该实验室是原地矿部“七五”攻关项目“多工艺空气钻进技术的开发研究”的专题项目配套研究实验条件建设,已成功研制生产ADF系列泡沫剂及泡沫棒,是无毒、无污染、可生物降解的复配型液体表面活性剂,其主要技术性能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获地矿部科技进步奖。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的实验室

8.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设施

作为支持四大学科的基础科技平台,研究所拥有完善的观测和实验基地。研究所内设有可以获取首都圈地区全部地震台网数据的北京数字地震台网中心。研究所内的中美合作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为全球地震台网(GSN)重要组成部分,能实时获取全球地震数据。同时,在北京西北还建设有中德合作的延庆密集流动地震台阵。在总投资人民币26亿元的“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支持下,研究所建立了地震信息节点,具有大规模科学计算和大型磁盘阵列数据存储能力。为满足流动地震观测需要,研究所拥有先进的地震深部探测设备系统和一批宽频带流动地震观测设备。在青藏高原等地球科学热点地区开展了多项重大国际合作科学探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