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啤酒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2024-04-29

1. 青岛啤酒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1903年,青岛啤酒厂由英、德商人创办,时名“日尔曼啤酒股份公司青岛公司”,生产设备、原材料均从德国进口。该厂产品1906年即在慕尼黑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1993年,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公司股票分别在香港和上海上市,成为国内首家在两地同时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募集的雄厚资金为今后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7年,青岛啤酒集团成立,控有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44.42%的股权,截至1997年底,总资产已达人民币39亿元。集团将进一步利用品牌和技术优势,拓展多元化经营领域,发展规模经济。酒的昨日当二十世纪的太阳刚刚从地平线升起,古老的华夏大地诞生了第一座以欧洲技术建造的啤酒酿制厂--“日尔曼啤酒股份公司青岛公司”,她就是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1906年当具有比尔森风味的黄啤酒和慕尼黑风味的黑啤酒一面世,1906年就在慕尼黑博览会上获得金奖。1916年起,该厂先后生产了朝日啤酒、青岛啤酒和麒麟啤酒。1947年,开始定名为青岛啤酒厂,只保留青岛牌商标。直至新中国成立前,青岛啤酒年产量仅为1,200吨。建国后青岛啤酒保持了其优异品质和传统欧洲风味,且产量不断扩大,已成为中国啤酒工业和中国名牌的象征。--六十年代初创造了著名的“青岛啤酒操作法”,在全国啤酒行业推广;一九六三年在首次全国啤酒质量评比会上被评为国家名酒并获唯一金奖。--从1980年到1990年青岛啤酒包揽了国家级全国啤酒质量评比的所有金质桂冠。--1981、1985、1987年青岛啤酒在美国举行的国际啤酒评比会上三次荣登榜首,且在短短几年间,成为美国市场上销量最高的亚洲啤酒。--1991年青岛啤酒厂吸引外资共同建设的中外合资青岛啤酒第二有限公司竣工投产,该厂以其先进的生产设备、管理手段和劳动生产率在国内啤酒行业独领风骚。--1991年青岛啤酒入选中国十大驰名商标,是全国啤酒行业唯一获此殊荣者。代新发展一九九三年六月,青岛啤酒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并率先进入了国际资本市场,一九九三年七月十五日和八月二十七日,公司的股票分别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成为首家在两地同时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创立后,探索出了一条现代企业经营机制和集团运作方式,通过集团内部资源优化配置和高度集中管理,逐步建立起以青岛为基地的管理中心、人才培训中心、技术检测中心、出口创汇中心,从而达到了质量标准和工艺的高度统一、品牌效应的最大发挥。发行新股所带来的雄厚资金,使公司的技术改造和扩建工程取得稳定发展,产量逐年提高,针对近年来国内啤酒行业的变化,公司实施国内收购厂和新建厂并举的发展模式,于九四年十月全资收购了扬州啤酒厂,九五年十二月与西安汉斯啤酒饮料总厂合资成立了青岛啤酒西安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占有其55%的股权。目前这种以青岛为基地,面向全国发展的集团架构正在形成。公司97年11月收购已破产的日照啤酒厂,并变更名称为“青岛啤酒(日照)有限公司”;同月兼并青岛北海啤酒厂,变更名称为“青岛啤酒第三有限公司”;97年12月由本公司、香港鹏兆投资有限公司与朝日啤酒、伊藤忠商事、日本住金物产合资成立了“深圳青岛啤酒朝日有限公司”,年产十万吨具有高新技术水平的免杀菌瓶装纯生啤酒,该公司1999年初投产。公司已制订了2000年发展规划,至2000年,公司的啤酒产量力争达到140万吨,国内啤酒市场占有率将达7%。

青岛啤酒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2.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简史

一九九三年六月经国家体改委批准,由原青岛啤酒厂作为独家发起人,并在吸收合并原中外合资青岛啤酒第二有限公司、中外合作青岛啤酒第三有限公司及国有青岛啤酒四厂 的基础上,创立了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国首批九家境外上市的股份制试点企业之一。青啤公司于九三年六月在香港发行了H种股票并于七月十五日上市,为首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 司上市的中国企业,同年八月在国内发行了A种股票并于八月二十七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募股后公司股本总额为90,000万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元),其中:国家股为39,982万股,占总股 本的44.42%;法人股为5,333万元,占总股本的5.93%;外资股为日本朝日啤酒34,685万股,占总股本的38.54%; 国内 公众股为10,000万股,占总股本的11.11%。

3. 青岛啤酒的历史

青岛啤酒的历史: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国商人和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
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股票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同年8月27日,青岛啤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在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
截至2015年底,青岛啤酒在全国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拥有60多家啤酒生产企业,公司规模和市场份额居国内啤酒行业领先地位。

扩展资料:
青岛啤酒包装箱的鉴别:
青岛啤酒包装箱规格640ml*12瓶、355ml*24瓶、296ml*24瓶之分,分为出口纸箱、内销纸箱两种。
内销酒箱面上的青岛啤酒字全的英文字母及栈桥图形用的是大红色,箱面上标有:“中国啤酒唯一驰名商标”和“此包装仅限中国境内销售”的文字,字体是宋体,比例适当,色泽均匀,印刷清晰。
出口酒箱面上的青岛啤酒字体的英文字母及栈桥图形等用的是深绿色,字体是正楷,间架结构协调规范,比例适当,色泽均匀,印刷清晰。
出口、内销包装箱绝大部分用热熔胶封口,从封口处打开检验,有两道热熔胶,呈条状痕迹,箱面上有激光射码机打印的生产日期,由点组成的数码,每个点有扩涨感。
假冒包装箱的印刷质量粗糙,箱面上字体及图形色泽暗淡,不均匀,字体印刷清晰,纸箱粗糙且软,包装箱用浆糊或胶水人工刷胶封口,无热熔胶条,生产日期是用塑胶刻制人工盖上的,由点组成的数码,每个很死板,地扩涨感。
参考资料来源:青岛啤酒官网—公司简介

青岛啤酒的历史

4. 青岛啤酒的发展历史

青岛啤酒的历史: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国商人和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
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股票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同年8月27日,青岛啤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在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
截至2015年底,青岛啤酒在全国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拥有60多家啤酒生产企业,公司规模和市场份额居国内啤酒行业领先地位。

扩展资料:
产品特点

口味特点:风味纯净协调,落口爽净,具有淡淡的酒花和麦芽香气。

原料选用:麦芽:采用进口优质大麦,经青岛啤酒独特的制麦工艺精心制备而成;
大米:以国内领先的大米新鲜控制技术保证大米的优质新鲜,并采用适宜的代码配比;
酒花:采用优质新鲜的青岛大花和制定的优良香花;
水:酿造用水;
酵母:采用青岛啤酒独特的啤酒酵母。

酿造工艺
采用现代一罐法酿造工艺和独到的低温长时间后熟技术,历经30多天精心酿制而成,同时通过国内领先的啤酒保鲜技术,保证啤酒口味的新鲜。
采用了优质麦芽、大米、酒花和水,经过糖化、过滤、冷却、发酵、包装等工序精制而成,它成功的原因在于独特的酿造工艺和严格的工艺管理,在继续传统酿造工艺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技术改进,青岛啤酒的酿制工艺已日臻完善,而独特的后熟工艺和优良的酵母菌种更使其锦上添花,保证了产品质量的优异和稳定。
公司制定了严格的高于国家标准的内部质量控制标准,从原料进厂到半成品加工直至成品出厂,须经过系统、严格的质量检测。1995年公司已通过了由挪威船级社组织评审的ISO9002国际标准认证,标志着青岛啤酒的质量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并已与国际接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青岛啤酒

5. 青岛啤酒厂的历史渊源

1903年8月15日,一些来自盎格鲁———日耳曼啤酒公司的德国、英国商人,为适应占领军及不断增加的侨民对啤酒的需求,在驻有大量德军的青岛鹤兵营旁(今青岛市登州路56号),合资创办了“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有限公司”,这就是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当时公司投产后不久,其生产的“日耳曼牌”啤酒便成为市场上的热销货,除在青岛销售外,还大量销往北京、上海、天津等国内各大城市和香港,并在1906年慕尼黑世界啤酒节博览会上一鸣惊人,获得金奖。一战爆发后,日本侵占青岛,1916年9月16日,日本国东京都的“大日本麦酒株式会社”以50万银元将“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买下,更名为“大日本麦酒株式会社青岛工场”,此后30年间,“青岛工场”生产的产品销往中国各地,使用的商标有“青岛”、“朝日”、“麒麟”等。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后,南京国民政府接管了“青岛工场”,并更名为“青岛啤酒公司”。两年后改名为“青岛啤酒厂”,啤酒商标仅保留“青岛牌”一种。这一时期,青岛啤酒产量最高时曾达2800吨,产品还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青岛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重视下,青岛啤酒厂的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工艺技术、产品质量日臻成熟。青岛啤酒现以远销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全国啤酒出口量的50%以上,2003年青岛啤酒成功进入世界啤酒十强,在2004年的国际顶尖品牌研究机构评估中,青岛啤酒以高达168.73亿元人民币的价值成为中国500最具价值的品牌之一。

青岛啤酒厂的历史渊源

6. 青岛啤酒的啤酒历史

我国古代的原始啤酒可能也有4000至5000年的历史,但是市场消费的啤酒是到十九世纪末随帝国主义洋枪洋炮一起进来的,在中国建立最早的啤酒厂是俄国人在哈尔滨八王子建立的乌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此后五年时间里,俄国、德国、捷克分别在哈尔滨建立另外三家啤酒厂。1903年英国和德国商人在青岛开办英德酿酒有限公司,生产能力为2000吨,这就是现在青岛啤酒厂的前身。1904年在哈尔滨出现了中国人自己开办的啤酒厂---东北三省啤酒厂;1914年哈尔滨又建起了五洲啤酒汽水厂;同年北京建立了双合盛啤酒厂;1935年广州出现了五羊啤酒厂(广州啤酒厂的前身)。1958年我国在天津、杭州、武汉、重庆、西安、兰州、昆明等大城市投资新建了一批规模在2000吨左右的啤酒厂,成为我国啤酒业发展的一批骨干企业。到1979年,全国啤酒厂总数达到90多家,啤酒产量达37.3万吨,比建国前增长了50多倍。然而,我们啤酒业大力发展真正发生在1979年后十年,我国的啤酒工业每年以30%以上的高速度持续增长。80年代,我国的啤酒厂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遍及神州大地。到1988年我国大陆啤酒厂家发展到813个,总产量达656.4万吨,仅次于美国、德国,名列第三,(到1993年跃居第二)短短十年,我国啤酒厂家增长9倍,产量增长17.6倍,从而我国成了名符其实的啤酒大国。融合了古老的珍贵典藏和现代设计的青岛啤酒博物馆,作为百年青岛啤酒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博物馆集青啤的历史发展历程、深厚的文化底蕴、先进的工艺流程、品酒娱乐、购物为一体,为国内首家啤酒博物馆。坐落在1903年建设的青岛啤酒厂——登州路56号内,它的建成不仅为海内外游客走近青岛啤酒、了解青岛啤酒提供了一个独具魅力的“视角”,更成为青岛市引以为傲的旅游产品。整个临街建筑外墙以仿欧洲古典建筑风格进行改造的青岛啤酒博物馆展出面积为6000多平方米,共分为百年历史和文化、生产工艺、多功能区三个参观游览区域。青岛啤酒博物馆中最具价值的核心区域当属第一区域———百年历史和文化。在这里,顺着时空的脉络,游客可以通过详尽的图文资料,了解啤酒的神秘起源、青啤的悠久历史、青啤数不胜数的荣誉、青岛国际啤酒节、国内外重要人物来青啤参观访问的情况。许多从欧洲和全国收集的文物、图片、资料和青岛啤酒的各阶段的实物是这一区域的展示精华。而祖辈曾在青啤工作过的德国、日本友人专门捐献的文物史料,使得这一展区更加引人入胜。

7. 青岛啤酒的历史?

建议你去啤酒博物馆
登州路 啤酒一条街
1903年,青岛被德国占领,英德商人为适应占领军和侨民的需要就在这个地方开办了啤酒厂,起名为“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当时的年产量为2000吨。  青岛啤酒博物馆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人占领青岛后,将德国人的啤酒厂购买下来,更名为“大日本麦酒珠式会社青岛工场”,并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造和扩建,当时产品曾出口到西贡和新加坡。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接管了啤酒厂,并更名为“青岛啤酒公司”。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青岛啤酒公司终于回到人民手中,并逐步恢复生机。   几十年来,青岛啤酒的产量一直相对较小。到1975年,年产量仅4万吨。改革开放后,青岛啤酒才真正迎来发展的春天,尤其是1996后,青岛啤酒进入一个高速增长的黄金期。年产量从1996年的30万吨发展到2003年的370万吨,青岛啤酒以其强劲的实力雄霸中国的啤酒市场。   青啤的百年历程,实际上就是一部制度变迁的历史;反过来,不同历史时期的制度保障,又为青啤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无论德国人统治下,还是日本占领时期,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青啤回归国有,都很重视企业发展,不断扩大规模。

青岛啤酒的历史?

8. 青岛啤酒的历史沿革

1903年8月15日,通过德意志银行募集了40万墨西哥银元的股本金,香港盎格鲁·日耳曼啤酒公司的德国商人与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年产能力2000吨,生产淡色啤酒和黑色啤酒。1906年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生产的啤酒在慕尼黑博览会上展出,获得金牌奖。1916年 9月16日,日本国东京都的大日本麦酒株式会社以50万银元买下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更名为大日本麦酒株式会社青岛工场。仍生产黄啤酒和黑啤酒,商标有“札幌”、“太阳”、“福寿”和“麒麟”等品牌。当时有日本籍职员15名,日本籍工人7名,中国工人164名(其中女工12名)。1939年大日本麦酒株式会社青岛工场兴建制麦车间,当时制造麦芽的设备为中国国内仅有。1942年大日本麦酒株式会社青岛工场大规模扩建,增建了储酒罐,改进了糖化室,包装室安装了一整套装酒设备,使啤酒年产量增加到4663吨。1945年日本投降后,当时的青岛市政府派员接管了大日本麦酒株式会社青岛工场,留用人员295名,征用日籍技术人员8名,厂名易为“青岛啤酒公司”。 1946 12月5日,青岛啤酒公司由行政院山东青岛区敌伪产业处理局接管,定名为“青岛啤酒厂”。1948年 第一批青岛啤酒出口至新加坡。1949 6月2日,青岛解放,青岛啤酒厂更名为“国营青岛啤酒厂”。1950年为摆脱啤酒花原料依赖外国进口的被动局面,在青岛市郊崂山县创建了酒花生产试验场,试种了32亩酒花,获得成功。1954年4月,首批500箱(4打装)青岛啤酒发往香港。1963年10月,在全国啤酒质量评比会上被评为国家名酒并获唯一金奖。1964年创造了著名的“青岛啤酒操作法”,在全国啤酒行业推广。1972年进入美国市场,1988年在美国的销售量已达124万箱,是亚洲出口到美国最大的啤酒品牌。1981年美国有影响的消费品杂志《华盛顿人》举办的“华盛顿国际啤酒会”, 评比美国从世界各国进口的350种啤酒,青岛啤酒战胜联邦德国及荷兰等国的名牌啤酒,获第一名。1985年7月,青岛啤酒再次获得“华盛顿亚洲啤酒评比会”冠军。1987年5月19日,在美国密西西比州的国际啤酒评比中,青岛啤酒战胜近400家国际和当地啤酒,在当选的15种啤酒中得分最高,名列榜首。1990年青岛啤酒在澳门的销量已占当地啤酒市场总销量的64%。1991年9月24日,青岛啤酒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蒙顿国际评比大赛上获金质奖。青岛啤酒创办“青岛国际啤酒节”。其后,青岛啤酒节每年举办一次,年参节人数达几百万(2006年青岛国际啤酒节被评为“中国十大节庆之首”)。1992 年青岛啤酒在意大利成立欧洲办事处。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 青岛啤酒股票有限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1996年3月7日,青岛啤酒向美国发行一级存股证(ADR)获美国证券及交易委员会批准正式开始交易。青岛啤酒股票正式选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30指数”。1998年青岛啤酒实施“大名牌发展战略”,率先在全国开展大规模兼并扩张。2001年青岛啤酒荣获“中国最受尊敬企业”,以后六次荣获该奖项。青岛啤酒提出由“做大做强”向“做强做大”转变,发展战略由“扩张”转向“整合”。2002年青啤公司《啤酒风味物质图谱技术的开发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8月15日,青岛啤酒迎来百年华诞。2005年6月起,青啤公司与中国奥委会新闻委员会等共同组织“青岛啤酒-我是冠军”活动,点燃了全民的奥运激情,将每个观演者转变为充满激情的参与者,让每个人都一起来分享奥运的激情与梦想。年初,青岛啤酒为配合奥运营销战略,独创并实施了集“品牌传播、产品销售、消费者体验”于一体的“三位一体”营销战略。在整合积聚力量之后,公司战略由“整合”向“整合与扩张并举”转变。7月,青岛啤酒在台湾高雄建立生产规模10万吨啤酒生产工厂,是青岛啤酒在中国大陆以外实现生产的重要标志。8月11日,青岛啤酒与北京奥组委签约,成为北京2008中国啤酒赞助商。青啤公司《啤酒高效低耗酿造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科研项目再次荣获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啤酒行业唯一一个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企业。3月28日,在距2008北京奥运会倒计时500天之际,青岛啤酒成功推出了奥运新产品——欢动啤酒,欢动啤酒是“为奥运而生”的运动型啤酒,其“低热量,高能量”的特点迎合了大众热衷运动,提倡健康生活的潮流。2007 4月15日,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共同举办“青岛啤酒·CCTV·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中国名城”大型电视活动,让奥运激情在城市间传递,让世界更多的了解中国。同时用“三位一体”的营销方式让品牌和城市互动共赢。2008汶川大地震后,青岛啤酒合计捐款1357万元,并启动爱心家园计划和开展心理援助。青岛啤酒向全球发起了“全球奥运激情征集活动”,通过中英 文双语网站Cheers-China与全世界一起分享激情、见证奥运。 2011年8月3日,青岛啤酒(揭阳)公司年产60万千升啤酒生产基地项目在广东揭东经济开发区新区隆重举行奠基仪式,建成后青岛啤酒在广东的产能将超过200万千升。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灾难发生后的第一时间,青岛啤酒公司在确认所属四川各单位员工平安无事的同时,立即启动向地震灾区的紧急援助,通过中国红十字会青岛分会向雅安灾区紧急捐款800万元,并着手组织青啤员工向灾区奉献爱心。此外,历时五年的“青岛啤酒地震灾区心理援助项目”也将温情继续。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