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的价值观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2024-05-13

1. 中西方的价值观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东西方的价值观差异有价值取向不同、社会本位不同、交往观念不同,表现在社会、家庭等方面。
中西方人在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上的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中西方人生价值取向不同。儒家给中国人提供的价值观念,在封建专制制度的支持下,逐步转变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人生信念。
而西方文化中人生价值呈多元化。从政也是人生价值的实现,经商也被认为相当有价值。西方人眼中最好的职业莫过于律师、医生。
2、西方的个人本位和中方的家族本位。近代西方人文主义是在神学背景上产生的,原罪观念在西方根深蒂固。因此,西方人的道德指向是个人向自己负责,通过个人奋斗向上帝赎罪,由此引申出一条基督教义,即“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当上帝被否定了时西方又产生了社会原子观念:个人就是原子,不依靠任何人而存在,个人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略,信奉个人本位,自我中心。
而中国以家族为本位。家在中国人心目中是生活的宇宙,是一个生活的港湾,具有至高无上的凝结力。脱离家便是“游子”,强调“父母在,不远游”。家庭中有长幼关系、夫妻关系,要各安其分,各尽义务,即“尽伦”!孟子认为:圣人是“人伦之民”,伦的核心是“绝对服从”,幼服长,妻服夫。
使家变得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孝”,“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的国本、国粹,中国自古就有孝的文化,有以孝治天下之说。家与孝原本有伟大的理性意义,但由于过分强调,终成了一种过分的家族意识,而忽略了个人自由的发展,“存天理,灭人欲”,以个人向群体负责为人生宗旨。
3、西方讲功利、时效,中方讲伦理、道德。西方文化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因此比较重功利和实效,善于算经济帐。
中国文化由于长期处于封建的农业社会,自然科学不发达,着重于人伦关系的调节。礼义规范高于一切,“义”、“利”之辩的结果使价值观念产生偏差,提倡人为了符合某种礼义规范应该牺牲自己的利益,“重义轻利”被视为高风亮节、品格高尚。
更有甚者,到了“文革”期间,“只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只算政治帐,不算经济帐,对外中国只考虑政治影响,不顾及经济效益。
文化群落只有在其成员遵循着可以预测的行为模式时才能得以保存。同一个文化群落中,人们的衣、食、住、工作、娱乐以及社会交往都是可以预测的,并且平常得让人往往忽略其存在。这些可以预测的行为模式建立在被称为“价值观”的心理活动之上。
价值观是人们对好与坏、美与丑、值与不值、干净与肮脏、正确与错误、善良与残酷、公正与不公正、得体与不得体所进行判断的标准。尽管它对于文化行为的控制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却不能被看到,听到或者体验到;尽管它所引起的结果——人的行为很容易被观察到,但对它本身却无法进行直接的调查。
价值观寓于人的思想之中,是控制行为选择的心理活动,是人们对周围的世界进行思考并使自己与之适应的活动。
价值是文化的核心。文化差异是在价值观念基础上形成的,在某种意义上,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念为人们的思想、行为提供了一套基本准则,提供了一套被广泛认可的关于什么是“正确”与“可取”的行为方式标准。
价值与交际行为的关系是纲与目、深层与表层的关系,交际行为各个层面的文化差异往往都可以在价值观念层面找到解释。价值与文化又不可分割地紧密相连,彼此都只能在对方那里得到解释。

扩展资料如果说东方的文化是偏于精神的,则西方文化更偏于物质,这也是造成中西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巨大差异的最主要原因。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东方的历史文化似乎比西方长得多,也可以说西方文化的发展远比东方文化的发展要简单得多,因此东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较比于西方人来说更多元。
从地域的角度来看,东方大陆比较封闭,对于长期生活在这片封闭土地上的人来说,封闭容易使他们的世界观变得狭小,而西方人则更善于向外探索,所以他们的世界观更为广阔。
我认为造成中西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差异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西方神学与东方神学的文化取向不同。西方神学与东方神学的最大区别在于:西方神学不排斥物质,而东方神学极力排斥物质。这文化内涵的差异,对东西方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很多方面上,东方人的价值观都极趋向于精神,而西方人趋向于物质。
由神学到哲学,最后在到科学,东方的神学建立在深刻的经学基础上,而西方的神学没有很深刻的思想,就只是以敬仰美好的神来净化心灵,没有东方神学中那种很强的精神理念上的指导。
所以西方神学思想并不影响政府的管理思想,这个问题在东方就完全不一样,特别是在中国,经学和理学思想是政府管理思想的基础,杂糅其中的神学思想也会渗透到政府的管理思想中。这在一定程度也在诱导着人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
在几千年前的中国君主已开始在思考,是以儒家思想、法家思想还是道家思想治国,这不仅是管理者对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探究,也是对其以另一种方式的诱导。
2、西方传统文化取向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不是一种旨在探索物质世界奥秘的知性哲学,而是把人作为主要对象,以整合社会为目的,阐明人生精义为要旨的德性哲学。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思想观念、理论哲学,典章制度、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学技术、风俗习惯等方面,这种文化是在中国传统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影响及其作用下发展起来的。
这是一种旧式农业文明,一种自然经济的文化。这些文化经过千百年的积淀,使人们形成了相近的心理,表现为世界观和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主要特征有:重农抑商的经济价值取向,崇拜皇权和追求权力的政治价值取向,以"四维"(礼、仪,廉、耻)、"八德"(仁、义、礼、智、孝、悌、忠、信)为中心的道德价值取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价值取向;崇古敬老的认知价值取向等。
西方人更追求的是人权的平等,并且注重于人与人的竞争。工业革命之后,西方社会间的竞争表现的更为强烈。
3、中西方进步程度不同。中国自古以来也有对科学的探索,但并未将发展科学放到知识和文化的主流地位上,而中国的文学艺术却发展的较为充分。西方对科学的探索始终不断,尤其是数学和物理。
因此,用一种观点说,东方的文化和科学比较抽象,而西方的则较为具体。也可以说这也是中西方人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的具体体现。
在绘画上,中国的水墨画被大师发挥地登峰造极,而西方的素描则追求完整的还原事物本身;在文学上,中国文人比较产凡脱俗,喜欢以他们的想象描写东西,西方的文学故事较比更为真实,而且更加浪漫,或许这是因为东方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所致。
中西方价值观与人生追求的不同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人生观与价值观方面,中国思想家强调"以修身为本",把"善"放在价值观的首要位置;而西方思想家强调"真"的重要性,就如康德先有他的"纯粹理性批判",后有他的“实践理性批判”。

中西方的价值观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2. 中西方有哪些主要价值观的差异

中西价值观差异的主要表现
1.价值主流。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主流是为自我满足而奋斗的精神。西方文化张扬个性,强调维护个人利益,注重独立自主发挥个人潜力,强化个人权利意识。个人主义是一切行为的准则,自我实现是人生的最高需求和目的,独立是实现自我的最有效手段,人权神圣不可侵犯,是实现自我的保障。中国主流文化价值观是和合精神。中华民族自古就注重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崇尚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在国家之间的关系上,主张亲仁善邻,协和万邦。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与人为
善的民族。
2.价值取向一元化与多元化。中国人受儒家思想影响根深蒂固。认为人生的价值就是在现世的作为之中,一个人在社会越有作为,他的生命就越有意义。在专制社会中权力就是一切,因此,人的作为最大者莫过于实现从政的抱负,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理想统治着千百万中国文人碌碌无为的一生。受这种一元化的人生价值的影响,多数人不愿问津自然科学,致使科学被困于萌芽状态。另外,人的智慧才能都集中到了政治权术上,创造了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变幻莫测而实质又超稳固的政治文化模式。在这种特殊的模式中,产生了中国独有的历史现象:当官不成求当圣人;报国不得则退做隐士,或吟诗饮酒自得风浪。于是道教、佛教随之兴起,贪生
的自去修道,厌世的不妨念佛。而西方文化中人生价值呈多元化,从政也是人生价值的实现,经商也被认为相当有价值,西方人眼中最好的职业莫过于律师、医生。
3.个人本位与群体本位。西方文化特点是强调
个人价值,即主张个人独立,强调个人主动性、个人行为与个人兴趣,勇于进取,珍视个人权利。个人主义是西方文化的核心。个人主义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拯救自己;寻求自我表达,强调个人尊严,注重个人隐私,个人的权利不可剥夺;人的力量无限,崇尚竞争,适者生存。在西方社会,人们普遍将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视为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表现,“个人主义”作为这一精神的概括,被赋予积极意义。每个人都尽量体现个性化的自我:个人自信,自我肯定,自由表达内心情感而不受外界约束,公开发表不同见解。中国社会的三大基本结构即高度中央集权的官僚机构、绝对君主制和宗法制,都是从本质上和个人主义水火不兼容的,形成群体本位的集体主义。中国人提倡凡事以家庭、社会和国家利益为重,主张个人服从集体,崇尚“大公无私”等。在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方面,人们被要求做到“克己守道”、“与集体或领导保持一致”。在个人与家庭的关系上,强调个人是为家庭而生存的,个人的生死荣辱和家庭息息相关。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个人主义”便自然地成为与“集体主义”相对的贬义词,如自以为是、自负都带有贬义色彩,“个人主义”被认为是“利己主义”。语义是文化氛围的产物,语言符号具有既定的文化内涵。在汉语中,“个人主义”的定义是“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错误思想”。
4.天人观。西方传统认为,宇宙是由神创造和控制着的,人和宇宙是两个独立的实体,因此,宇宙
自然法则必须遵守。这样的宇宙观形成了后来的二元论世界观。他们认为人和世界是各自独立的,彼此的关系是对立,而人处在支配和改造自然的位置。人的任务就是要发现被超自然创造者所设置下的真理,其生命目标就是征服自然。变化被认为是进步,对待生命的态度倾向客观理性。故西方人看问题以个体为基础,重差别与对立,习惯于解析式的抽象思维。这种注重个体的天人相分宇宙观导致一种人是天生的利己主义者观念的产生。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中国人认为人与自然共为一体,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顺从自然规律,注重天人合一,因此,中国人习惯于整体想象思维。
5.知识观。中西方对于宇宙形式的认识不同,他们获取知识的方式也不同。中国人经常应用演绎法,把重点放在整体观察事物,获取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超越表面的差异,发现事物内在的联系和统一。西方神学告诉我们,西方人经常应用分析法,把事物看成一个个体、某一属性的表现,但并不认为每个个体是平等的;他们认识到事物的个性,同时意识到所有的个体差异在一个包罗万象的统一体中是相互联系的,意识到个体差异中的统一是最高的学问。中国人在整个认知过程中重视心理过程、整体观察、直观经验和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倾向于模糊、不精确富有伸缩性。西方人基于二元世界观获取知识,强调理性。思维方式倾向于通过分类形成直接、清晰的观点,呈直线性分析,如典型的三段论。中国人在精神满足中寻找进步的动力,西方人认为这是物质进步和社会的发展[3]。
6.交际观。合理的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和存在主义及私有制经济使人们在交际中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个人至高无上等观念。因此,西方人外向,求独立,求功利,主张人类改造自然、性本恶。这些思想观念的形成与他们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有直接的关系。西方大多数国家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工商业、航海业发达,自古希腊时期始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体、探索自然奥秘的传统。人们思维的对象倾向于外界,人们希望重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寻求外部世界对人最有价值的东西,为己所用。在中国,重整体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差序格局为主的社会结构、维护等级身份的伦理观念以及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个人要融入群体中去,国家、集体、他人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由此决定了中国人在交际时性格内向、含蓄、谦虚,不求功利,大公无私。天人合一观念还认为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而不是人与自然抗争。人际关系受无形的约定束成的社会规范、价值、礼仪制约。人之初,性本善,提倡人回归自然,保持本性。万物不变,万变不离其宗。仁爱思想、中庸之道使人们安分守己,安居乐业,渐进,顺从自然。在封闭的大陆型文化环境中,人们知足常乐。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人在稳中求发展,求稳不求变,注重传统和过去。在交际中,对老者尊敬有加,把上年纪的人称“老师傅”,把有经验的人称“老手”,注重老朋友间的联络,认为交往越久感情越深厚。
7.言辩观。西方人推崇修辞学,他们愿意掌握语言这一有利工具(语言是延伸自我影响和改造他人的工具)。他们偏爱语言是因为他们认为唯有通过语言,人们才能得以相识。在当今西方社会,大学广泛设置修辞、逻辑课程,促使学生去有效交际,在商业中语言交流更是被广泛研究和强调。重视语言和辩论的观念直接或潜在地影响着西方人的交际行为、交际方略和交际风格。因此,在以个人为本的西方社会中,人们愿意把内心世界中的东西,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东西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人们健谈且善于表达自己。修辞在中国只不过是一种交际技巧,人们并不
把它当作一门科学。雄辩至言被认为是多余,善谈之人被看作炫耀和不诚恳。在以群体为本的中国社会中,人们在交际时自我压抑,说话委婉、含蓄,谨慎使用言语,注重察言观色,对环境具有高度敏感性和接受性。语言常常被看作保持社会和谐的一种手段,而不仅仅是表达思想、信息的一种工具。孔子对语言的态度是谨慎的,他一向主张“君子欲讷与言,而敏于行”。
8.时间观与金钱观。西方的时间观属于线式时间观念,时间好比一条直线,是一种单向持续运动,是“流逝、飞行”。在西方人眼里,复归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向前超越才有希望,因此在时间取向上,西方是未来取向,即一去不复返的直线式前进取向。这也是西方人倾向于变化,喜欢求异、求新的原因所在。中国人以过去取向为主,重视过去发生的事情。人们做什么,首先要考虑过去做过此事没有,有什么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等等。而且连今天做得如何,也往往以过去为标准,因此循规蹈矩已成为一种社会规范,与此密切相关的是人们崇拜祖宗、敬老尊师、重经验、重年龄,因为这些都与过去相联系。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时
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他们非常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的按照计划进行,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
9.年龄观。在中国文化中,长者是智慧和权威的象征。“老”象征着经验丰富、知识渊博。“老师傅”、“老干部”、“李老”成了少数德高望重的人才配享有的尊称。与此相反,尊重青年是西方文化中第一级价值。青年代表着未来,象征着无限的可塑性和可能性。在西方人们的眼里,年青象征着健康、财富和智慧。西方社会是激烈竞争的社会,是个人奋斗的社会。人老了就意味着从社会竞争的舞台上退了下来;对女性来说,“老”还意味着魅力丧失,这对个人来说是件既痛苦悲哀又无可奈何的事情,所以人们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老;而且老人的独立意识很强,有一种不服老的自尊心。所以年龄也成了人的隐私。
10.家庭观。中国以家族为本位。“修身”、“齐家”、和“治国”、“平天下”是我国立身处世的纲领。家在中国人心目中是生活的宇宙,是一个生活的港湾,具有至高无上的凝结力。脱离家便是“游子”,主张“父母在,不远游”。家中有长幼关系、夫妻关系,要各安其分,各尽义务,即“尽伦”!孟子认为:圣人是“人伦之民”,伦的核心是“绝对服从”,幼服长,妻服夫。使家变得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孝”,“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的国本,国粹。西方文化突出自我、突出个人,追求独立。长辈与晚辈之间可以直呼姓名。孩子在成年以后就搬出
家自己住,自己养活自己,老人一般也不和子女一起居住,依靠自己独立生活。在西方亲人间界线划分明确,老少聚餐,各自付款,对孩子也非常尊重,进孩子房间首先要问:“我能进来吗”,强调以子女脱离父母独立生活、奋斗为荣,乐于谈论个人一得之见。
结论:
中西价值观是性质和来源不同的两种文化,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差异性较大,互补性也较强。跨文化交际中要注意差异避免失误。科学地对待西方文明及其他优秀文明,吸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推动自己民族的发展。

3. 如何看待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主流是为自我满足而奋斗的精神。西方文化张扬个性,强调维护个人利益,,注重独立自主发挥个人潜力,强化个人权利意识。个人主义是一切行为的准则,自我实现是人生的最高需求和目的,独立是实现自我的最有效手段,人权神圣不可侵犯,是实现自我的保障。中国主流文化价值观是和合精神。中华民族自古就注重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崇尚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在国家之间的关系上,主张亲仁善邻,协和万邦。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与人为善的民族。

如何看待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4.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

  一、价值观的定义
    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学者们都认为文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可以说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Michael Prosser对于价值观是这样叙述的:“价值观是个人或群体主要通过文化交际构成的模式.它们是最深层的文化,我们认为所有的人都有价值观.”Geert Hofstede的定义简明扼要:价值观是“喜欢某种事态而不喜欢另一种事态的大致倾向.”Clyde Kluckhohn认为:价值观是“个人或群体所特有的一种显形或隐形的认为什么是可取的观念,这一观念影响人们从现有的种种行动模式、方式和目的中做出选择.”Samovar和Porter认为:价值观通常是规定性的告诫人们什么是好的和坏的,什么是正确的和错误的,什么是真实的和虚假的,什么是正面和反面的.
    从以上所引的几个定义可以看出价值观是决定人们所持看法和所采取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它与文化一样是一种抽象和概括,用肉眼无法看见,但是通过观察人们的言行举止我们可以发现人们持有什么价值观.
    二、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产生的哲学基础
    对中国思维方式影响最大的有三种哲学:儒家、道家和中国的佛教.这三种哲学思想都很重视悟性,这些哲学思想对中国人重“领悟”“言外之意”,乃至重“含蓄”,追求“韵致”的思想方式都有很大影响.因此,中国人所作所为都不想让人马上知道,而要让人想一想后领悟出来.中国人的思维更具有模糊性.欧美国家的哲学背景是亚里士多德严密的形式逻辑,以及从后来的l6世纪到l8世纪的弥漫欧洲的理性主义.理性主义强调科学的试验,注重形式论证.表现在语言上就是形态的外露以及形式上的完整,因而英美国家的人更重视表达的确切性,很难理解中国人的含蓄.
    三、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表现
    (一)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
    中国传统哲学观是“天人合一”,指的是人对大自然的顺从和崇拜,并与大自然和谐统一.中国自古就有“以类合之,天人合一也”,而西方哲学观自古倾向于把人与大自然对立起来,即天人相分,强调人与大自然抗争的力量.所以西方重个人主义、个性发展与自我表现.他们认为一个人有时达不到自己的目的,那不是天命,而是自己懒惰,缺乏斗争的精神.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必然导致集体主义取向,他人利益取向.人们宁可牺牲个人利益,也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做事情常常克己守道,先人后己.同时人们做事情,不愿得罪人,觉得“人言可畏”,为了“面子”和“脸面”,为了人际关系的和谐,有时甚至说假话,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同时西方人的“天人相分”必然导致个人主义取向.所以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极端崇拜个人主义,个性展现和自我发展.
    (二)权利差距
    所谓对权利距离的态度是指地位低的人们对于权利分配不平等的状况的接受程度,是比较愿意接受,还是不愿意接受.例如,在有的文化中比较重视权威、地位、资历、年龄等,有的文化中它们的重要性则相对低.权利差距是指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状况,是各种社会文化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不同文化在处理权利不平等的问题的方式上也各不相同.中国文化属于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英语文化属于平行的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始终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家庭,服务于这种宗法制度的是伦理.权势在中国起重要的作用,中国等级制度森严,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其固定的身份、地位、权利和义务.与中国的差序结构形成对照,英语文化,尤其是美国的社会结构基本是平行的,西方人主张自由平等,个性解放.如美国的“独立宣言”指出“人类生来平等,造物主赋予了他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即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自由与平等是人们的最终的生存目标.”
    (三)稳定与变化
    天人合一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不是与自然抗争.中庸之道使人们安分守己,强调温和、渐进,顺其自然.在封闭的大陆文化中,人们安居乐业,知足常乐.当今的改革开放也是以安定团结为前提的.由此可看出中国人倾向于在稳中求发展.
    (四)不确定因素的回避程度
    所谓对不确定因素的回避程度是指人们在非常规的环境中感觉舒服或是不舒服.非常规的环境指新奇的,未曾经历过的或者与通常情况迥异的环境.回避程度高的文化通过规章制度、安全措施以及对于绝对真理的信仰,尽力回避各种不确定因素,而回避程度低的文化对于反常的行为和意见比较宽容,他们的规章制度比较少,在哲学和宗教方面他们容许各种不同的主张同时存在.不确定性指的是冒险和意义不确定性的文化价值.在容忍和避免不确定性方面各个国家有很大差别.有些文化中,自由导致不确定性,进而导致压力和焦虑,因而更需要正式规则和绝对真理,不能容忍有不同思想和行为的人,缺乏冒险精神和害怕失败.这样的文化强调行为规则以避免和减少不确定.属于不确定性回避高的文化群体,如日本、法国和西班牙.另一些文化似乎更能容忍自由和差异而不感到压力和焦虑,更爱冒险.属于不确定性低的文化群体,如美国、英国.
    (五)男性一女性
    所谓男性一女性是指在该文化中代表男性的种种品质(例如竞争性、独断性)更多,还是代表女性的种种品质(例如谦虚、关心爱护他人)更多.男性更倾向于感情内在化,压抑感情,所以压力较大.男性文化重视传统的男性特征,如力量、过分自信和竞争.女性文化则强调养育、多情和情感.通常女性经济较为独立,两性相处较为轻松,男性化指示得分最高的国家或地区有:日本、德国和英国.女性化指示得分高的国家包括瑞典、挪威和荷兰.

5. 东西方在价值观上的表现有哪些?

东西方的价值观差异有价值取向不同、社会本位不同、交往观念不同,表现在社会、家庭等方面。
中西方人在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上的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中西方人生价值取向不同。儒家给中国人提供的价值观念,在封建专制制度的支持下,逐步转变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人生信念。
而西方文化中人生价值呈多元化。从政也是人生价值的实现,经商也被认为相当有价值。西方人眼中最好的职业莫过于律师、医生。
2、西方的个人本位和中方的家族本位。近代西方人文主义是在神学背景上产生的,原罪观念在西方根深蒂固。因此,西方人的道德指向是个人向自己负责,通过个人奋斗向上帝赎罪,由此引申出一条基督教义,即“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当上帝被否定了时西方又产生了社会原子观念:个人就是原子,不依靠任何人而存在,个人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略,信奉个人本位,自我中心。
而中国以家族为本位。家在中国人心目中是生活的宇宙,是一个生活的港湾,具有至高无上的凝结力。脱离家便是“游子”,强调“父母在,不远游”。家庭中有长幼关系、夫妻关系,要各安其分,各尽义务,即“尽伦”!孟子认为:圣人是“人伦之民”,伦的核心是“绝对服从”,幼服长,妻服夫。
使家变得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孝”,“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的国本、国粹,中国自古就有孝的文化,有以孝治天下之说。家与孝原本有伟大的理性意义,但由于过分强调,终成了一种过分的家族意识,而忽略了个人自由的发展,“存天理,灭人欲”,以个人向群体负责为人生宗旨。
3、西方讲功利、时效,中方讲伦理、道德。西方文化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因此比较重功利和实效,善于算经济帐。
中国文化由于长期处于封建的农业社会,自然科学不发达,着重于人伦关系的调节。礼义规范高于一切,“义”、“利”之辩的结果使价值观念产生偏差,提倡人为了符合某种礼义规范应该牺牲自己的利益,“重义轻利”被视为高风亮节、品格高尚。
更有甚者,到了“文革”期间,“只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只算政治帐,不算经济帐,对外中国只考虑政治影响,不顾及经济效益。
文化群落只有在其成员遵循着可以预测的行为模式时才能得以保存。同一个文化群落中,人们的衣、食、住、工作、娱乐以及社会交往都是可以预测的,并且平常得让人往往忽略其存在。这些可以预测的行为模式建立在被称为“价值观”的心理活动之上。
价值观是人们对好与坏、美与丑、值与不值、干净与肮脏、正确与错误、善良与残酷、公正与不公正、得体与不得体所进行判断的标准。尽管它对于文化行为的控制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却不能被看到,听到或者体验到;尽管它所引起的结果——人的行为很容易被观察到,但对它本身却无法进行直接的调查。
价值观寓于人的思想之中,是控制行为选择的心理活动,是人们对周围的世界进行思考并使自己与之适应的活动。
价值是文化的核心。文化差异是在价值观念基础上形成的,在某种意义上,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念为人们的思想、行为提供了一套基本准则,提供了一套被广泛认可的关于什么是“正确”与“可取”的行为方式标准。
价值与交际行为的关系是纲与目、深层与表层的关系,交际行为各个层面的文化差异往往都可以在价值观念层面找到解释。价值与文化又不可分割地紧密相连,彼此都只能在对方那里得到解释。

扩展资料如果说东方的文化是偏于精神的,则西方文化更偏于物质,这也是造成中西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巨大差异的最主要原因。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东方的历史文化似乎比西方长得多,也可以说西方文化的发展远比东方文化的发展要简单得多,因此东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较比于西方人来说更多元。
从地域的角度来看,东方大陆比较封闭,对于长期生活在这片封闭土地上的人来说,封闭容易使他们的世界观变得狭小,而西方人则更善于向外探索,所以他们的世界观更为广阔。
我认为造成中西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差异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西方神学与东方神学的文化取向不同。西方神学与东方神学的最大区别在于:西方神学不排斥物质,而东方神学极力排斥物质。这文化内涵的差异,对东西方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很多方面上,东方人的价值观都极趋向于精神,而西方人趋向于物质。
由神学到哲学,最后在到科学,东方的神学建立在深刻的经学基础上,而西方的神学没有很深刻的思想,就只是以敬仰美好的神来净化心灵,没有东方神学中那种很强的精神理念上的指导。
所以西方神学思想并不影响政府的管理思想,这个问题在东方就完全不一样,特别是在中国,经学和理学思想是政府管理思想的基础,杂糅其中的神学思想也会渗透到政府的管理思想中。这在一定程度也在诱导着人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
在几千年前的中国君主已开始在思考,是以儒家思想、法家思想还是道家思想治国,这不仅是管理者对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探究,也是对其以另一种方式的诱导。
2、西方传统文化取向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不是一种旨在探索物质世界奥秘的知性哲学,而是把人作为主要对象,以整合社会为目的,阐明人生精义为要旨的德性哲学。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思想观念、理论哲学,典章制度、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学技术、风俗习惯等方面,这种文化是在中国传统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影响及其作用下发展起来的。
这是一种旧式农业文明,一种自然经济的文化。这些文化经过千百年的积淀,使人们形成了相近的心理,表现为世界观和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主要特征有:重农抑商的经济价值取向,崇拜皇权和追求权力的政治价值取向,以"四维"(礼、仪,廉、耻)、"八德"(仁、义、礼、智、孝、悌、忠、信)为中心的道德价值取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价值取向;崇古敬老的认知价值取向等。
西方人更追求的是人权的平等,并且注重于人与人的竞争。工业革命之后,西方社会间的竞争表现的更为强烈。
3、中西方进步程度不同。中国自古以来也有对科学的探索,但并未将发展科学放到知识和文化的主流地位上,而中国的文学艺术却发展的较为充分。西方对科学的探索始终不断,尤其是数学和物理。
因此,用一种观点说,东方的文化和科学比较抽象,而西方的则较为具体。也可以说这也是中西方人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的具体体现。
在绘画上,中国的水墨画被大师发挥地登峰造极,而西方的素描则追求完整的还原事物本身;在文学上,中国文人比较产凡脱俗,喜欢以他们的想象描写东西,西方的文学故事较比更为真实,而且更加浪漫,或许这是因为东方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所致。
中西方价值观与人生追求的不同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人生观与价值观方面,中国思想家强调"以修身为本",把"善"放在价值观的首要位置;而西方思想家强调"真"的重要性,就如康德先有他的"纯粹理性批判",后有他的“实践理性批判”。

东西方在价值观上的表现有哪些?

6. 东西方价值观的差异在哪里体现?

现在的东方泛指亚洲以中国为首的文化,而西方泛指以美国为首的文化,如果了解两个国家的历史,那必然就知道问题所在了。咱们国家的这片领土上,在历史上有很多朝代进行更替,国家虽然灭亡了不少,但文化的传承从来没有断过,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必然会形成一套独立的价值观,与西方有所差异是很正常的。

以美国为例,这个国家本身就是侵略者,属于移民国家。他们是联邦制国家,看似一个整体,但实际上每个州都是独立的,而且他们当年是驱赶了印第安人之后才抢到了那片土地,可以说他们毫无文化积淀可言,所以他们的价值观必然与咱们中国的价值观有很大的不同。就从疫情应对的方式来说,美国的做法虽然符合大多数美国民众的意愿,但也因此造成疫情的不可控制。而咱们中国的的应对方式虽然不符合美国国民的意愿,但咱们国家的大多数国民都支持国家这么做,原因就在于我们认为生命高于一切,国家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是为了限制自由,而是为了保证国民的生命安全。

很多情况下,东西方价值观的差异不在于整个集体,而在于某一个人,就拿养老这件事来说。在美国有抚养子女的义务,但却没有赡养老人的习惯,大家都是自力更生。但在中国却不一样,基于咱们的文化积淀,赡养老人、抚养子女都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可能西方人认为东方人活得太累,但同样东方人获取了西方人从未体验过的快乐,而这次的疫情就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了西方文化所谓价值观带来的弊端,但在咱们中国却没有看到这点。

我倒不是在夸自己的祖国,而是事实摆在眼前,作为一个曾经走南闯北的中国人,接触的会比普通人多一些,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也比普通人强一些。两项对比,我认为导致价值观差异的最大根源,就是文化的积淀。

7. 东西方价值观差异

东西方的价值观差异有价值取向不同、社会本位不同、交往观念不同,表现在社会、家庭等方面。
中西方人在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上的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中西方人生价值取向不同。儒家给中国人提供的价值观念,在封建专制制度的支持下,逐步转变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人生信念。
而西方文化中人生价值呈多元化。从政也是人生价值的实现,经商也被认为相当有价值。西方人眼中最好的职业莫过于律师、医生。
2、西方的个人本位和中方的家族本位。近代西方人文主义是在神学背景上产生的,原罪观念在西方根深蒂固。因此,西方人的道德指向是个人向自己负责,通过个人奋斗向上帝赎罪,由此引申出一条基督教义,即“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当上帝被否定了时西方又产生了社会原子观念:个人就是原子,不依靠任何人而存在,个人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略,信奉个人本位,自我中心。
而中国以家族为本位。家在中国人心目中是生活的宇宙,是一个生活的港湾,具有至高无上的凝结力。脱离家便是“游子”,强调“父母在,不远游”。家庭中有长幼关系、夫妻关系,要各安其分,各尽义务,即“尽伦”!孟子认为:圣人是“人伦之民”,伦的核心是“绝对服从”,幼服长,妻服夫。
使家变得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孝”,“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的国本、国粹,中国自古就有孝的文化,有以孝治天下之说。家与孝原本有伟大的理性意义,但由于过分强调,终成了一种过分的家族意识,而忽略了个人自由的发展,“存天理,灭人欲”,以个人向群体负责为人生宗旨。
3、西方讲功利、时效,中方讲伦理、道德。西方文化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因此比较重功利和实效,善于算经济帐。
中国文化由于长期处于封建的农业社会,自然科学不发达,着重于人伦关系的调节。礼义规范高于一切,“义”、“利”之辩的结果使价值观念产生偏差,提倡人为了符合某种礼义规范应该牺牲自己的利益,“重义轻利”被视为高风亮节、品格高尚。
更有甚者,到了“文革”期间,“只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只算政治帐,不算经济帐,对外中国只考虑政治影响,不顾及经济效益。
文化群落只有在其成员遵循着可以预测的行为模式时才能得以保存。同一个文化群落中,人们的衣、食、住、工作、娱乐以及社会交往都是可以预测的,并且平常得让人往往忽略其存在。这些可以预测的行为模式建立在被称为“价值观”的心理活动之上。
价值观是人们对好与坏、美与丑、值与不值、干净与肮脏、正确与错误、善良与残酷、公正与不公正、得体与不得体所进行判断的标准。尽管它对于文化行为的控制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却不能被看到,听到或者体验到;尽管它所引起的结果——人的行为很容易被观察到,但对它本身却无法进行直接的调查。
价值观寓于人的思想之中,是控制行为选择的心理活动,是人们对周围的世界进行思考并使自己与之适应的活动。
价值是文化的核心。文化差异是在价值观念基础上形成的,在某种意义上,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念为人们的思想、行为提供了一套基本准则,提供了一套被广泛认可的关于什么是“正确”与“可取”的行为方式标准。
价值与交际行为的关系是纲与目、深层与表层的关系,交际行为各个层面的文化差异往往都可以在价值观念层面找到解释。价值与文化又不可分割地紧密相连,彼此都只能在对方那里得到解释。

扩展资料如果说东方的文化是偏于精神的,则西方文化更偏于物质,这也是造成中西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巨大差异的最主要原因。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东方的历史文化似乎比西方长得多,也可以说西方文化的发展远比东方文化的发展要简单得多,因此东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较比于西方人来说更多元。
从地域的角度来看,东方大陆比较封闭,对于长期生活在这片封闭土地上的人来说,封闭容易使他们的世界观变得狭小,而西方人则更善于向外探索,所以他们的世界观更为广阔。
我认为造成中西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差异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西方神学与东方神学的文化取向不同。西方神学与东方神学的最大区别在于:西方神学不排斥物质,而东方神学极力排斥物质。这文化内涵的差异,对东西方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很多方面上,东方人的价值观都极趋向于精神,而西方人趋向于物质。
由神学到哲学,最后在到科学,东方的神学建立在深刻的经学基础上,而西方的神学没有很深刻的思想,就只是以敬仰美好的神来净化心灵,没有东方神学中那种很强的精神理念上的指导。
所以西方神学思想并不影响政府的管理思想,这个问题在东方就完全不一样,特别是在中国,经学和理学思想是政府管理思想的基础,杂糅其中的神学思想也会渗透到政府的管理思想中。这在一定程度也在诱导着人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
在几千年前的中国君主已开始在思考,是以儒家思想、法家思想还是道家思想治国,这不仅是管理者对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探究,也是对其以另一种方式的诱导。
2、西方传统文化取向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不是一种旨在探索物质世界奥秘的知性哲学,而是把人作为主要对象,以整合社会为目的,阐明人生精义为要旨的德性哲学。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思想观念、理论哲学,典章制度、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学技术、风俗习惯等方面,这种文化是在中国传统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影响及其作用下发展起来的。
这是一种旧式农业文明,一种自然经济的文化。这些文化经过千百年的积淀,使人们形成了相近的心理,表现为世界观和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主要特征有:重农抑商的经济价值取向,崇拜皇权和追求权力的政治价值取向,以"四维"(礼、仪,廉、耻)、"八德"(仁、义、礼、智、孝、悌、忠、信)为中心的道德价值取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价值取向;崇古敬老的认知价值取向等。
西方人更追求的是人权的平等,并且注重于人与人的竞争。工业革命之后,西方社会间的竞争表现的更为强烈。
3、中西方进步程度不同。中国自古以来也有对科学的探索,但并未将发展科学放到知识和文化的主流地位上,而中国的文学艺术却发展的较为充分。西方对科学的探索始终不断,尤其是数学和物理。
因此,用一种观点说,东方的文化和科学比较抽象,而西方的则较为具体。也可以说这也是中西方人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的具体体现。
在绘画上,中国的水墨画被大师发挥地登峰造极,而西方的素描则追求完整的还原事物本身;在文学上,中国文人比较产凡脱俗,喜欢以他们的想象描写东西,西方的文学故事较比更为真实,而且更加浪漫,或许这是因为东方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所致。
中西方价值观与人生追求的不同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人生观与价值观方面,中国思想家强调"以修身为本",把"善"放在价值观的首要位置;而西方思想家强调"真"的重要性,就如康德先有他的"纯粹理性批判",后有他的“实践理性批判”。

东西方价值观差异

8. 东西方价值观差异

有这样一道问题,在一个公司里,一个和你相同资历、相同能力的人得到了升迁,你会有什么反映?A.和我没什么关系,不去管他。B.努力工作,争取赶上他。C.想尽办法,把他拉下来。
    
  我用这个问题问过很多人,有中国人也有欧美人,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回答截然不同,大多数西方人的答案是第一种,少数是第二种,几乎没有第三种;中国人的回答基本上是第二种和第三种,几乎没有第三种。从这个问题的答案上我们就能看出东西方价值观上的差异。     
  我并不认为哪种价值观比较好,但是我从很多事情上感到了这种差异。在我刚到加拿大的时候,加入了一个社区的学习班,基本上都是外国人,是为了更好的融入当地社会。有一次,我们组织去sand bank野餐,按照规定是要自带午餐的,但不少同学都指望能就地解决。在路上,领队问我们是否要在小镇上停一下买点东西吃,由于车程的延误且自备了午餐,不少人都希望直接向海滩进发,但没有带午餐的同学却希望能先停一停。于是,领队问:“谁希望在小镇停一下?”又是小猫两三只举了手,我也没有带午餐,所以非常希望能在小镇停一下,但看这个趋势,大多数人希望直接进发,所以就害羞地没有举手。正按着中国“少数服从多数”的惯常思维准备饿肚子的时候,领队却说:“既然有人希望停下来,那么我们就听一会儿吧,不过只停半小时。”突然意识到一种西方文化的差异,那就是“在不严重损害公共利益的情况下,尊重每个人的选择”而不是一味“少数服从多数”。尊重少数人的权利,这一观点似乎在这里是深入人心的,将在国会大厦看到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to allow the majority to conduct business in an orderly manner and to protect the right of the minority to be heard”(保障大多数人安宁有序地生活,也要听到了少数人的声音),这句话被刻在ottwa国会大厦的墙上,提醒一个speaker的责任(speaker类似白宫的发言人)。
     
  其实东西方价值观的是全方面的不同,西方的自然价值观念是由古希腊传统的自然价值观念、基督教传统的自然价值观念发展来的,而中国的价值观是由道家的、以及儒家的自然价值观发展来的。在西方价值观中二元对置乃是关键,它是一种“双重二元对置”:首先是造物者与造物的二元对置,诸如本体实在与现象的对置、神与万物的对置之类,例如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的对置;然后是人与自然界的二元对置。这是整个希腊思想、也是整个西方文化的基本构架。
     
  中国价值观中一元存在是关键,不管是道家还是儒家,都认为有一个大的标准存在,如道家的道和儒家的礼;在这个标准下有一个互相转化的二元对置,如儒家的王道和霸道的理解,阴阳鱼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这里既没有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置,更没有造物与造物主的二元对置。在儒家观念中,人性也是自然,并永远是自然。人不仅是自然之子,而且还应该是自然的孝子。这个思想,在张载的《西铭》里有很透彻的表达:“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而中处……”什么叫做自然的孝子?所谓孝,《中庸》说:“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述者,循也,循父母之道也。这就是说,孝子就是善于继承发展父母未竟的事业;同理,自然的孝子就是善于继承发展自然未竟的事业。这也就是《周易》所说的“干父之蛊”、“干母之蛊”。转自:http://www.stonerain.net 陨石站 48f
     
  所以东方的价值观也好,西方的价值观也好,在很多方面都是我们要学习的,西方价值体系注重研究人和自然的关系,伊斯兰文明却潜心体悟人和神的关系,中华文化则更热衷于琢磨人和人的关系,各自的价值观便也相应表现了这种差异。
     
  西方关于自然的价值观念,都跟这个神学价值观念的传统密切相关。例如西方近代以来的“启蒙”思想关于自然的价值观念,就是与此相关的。启蒙的或现代性的自然价值观念的前提,是人与自然界的对立,人作为“主体”而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而自然因此(对人来说)是有价值的。这被概括于著名的“知识就是力量”的命题、“征服自然”的口号中。根据上文可知,这种二元对置其实早已蕴涵于基督教神学传统、甚至于更早的古希腊传统之中了。一方面,在这种二元对置中,自然的价值取决于人:自然之有价值,在于能满足人的需要,即能被人认识、改造、征服、利用。但是另一方面,这里还有一种更为根本的二元对置:造物与造物主的二元对置。自然物是上帝的造物,人也如此,这里,人的价值跟自然一样是取决于上帝的。上帝才是老板,握有所有权;而人只是经理,只有经营权。因此,上帝乃是一切价值的根本基础。 
     
  可是我们忽然想起了尼采的话:“上帝死了!”这显然已不仅仅是尼采自己所说的“重估一切价值”,而是“颠覆”一切价值了,因为既然上帝是一切价值的唯一的终极根据,那么上帝之死就意味着一切价值从根本上的彻底崩溃。这不仅对于自然,而且对于人来说也是一样的:即便我们曾经具有价值,但是上帝之死却使我们彻底丧失了自己的价值。这并不仅仅是西方哲学家的耸人听闻,在很大程度上实在也是西方普通人的现实状况。 
     
  然而,事情仿佛不还不至于这么糟糕。上帝死了,人还活着。上述最终层次的二元对置(造物与造物者)被解构掉之后,第二层次的二元对置(自然与人)依然存在着,因此关于价值,我们仍然有话可说,即我们仍然可以说:自然之有价值,乃在于满足人的需要。
     
  而东方的价值体系中,是以孔老两家的现世承担又有智巧的入世型态为理想落实的基调,但在庄子的世界观中则是不以人间的社会建制为理想落实的标的,因为他的理想的世界是由一个像神仙般的人物在与造物者游的境界中所彰显的,佛教的世界观则是一个无尽缘起的广大宇宙海,生命的真相是一个无尽轮回中的历程,所以佛教的价值观更不落实在人间社会的理想建制上,如果有任何在人间社会建制中的行谊,那就都是因著一己的修行功课而随缘而来的活动,佛教的最终理想是所有众生的同证清境共入佛道,只要众生体此,则一切染秽化为清净,人间世界的社会建制是无关紧要的,宇宙浩瀚,世界无穷,要担心的只是生命的净秽情染而已,人间世界可以作为去染求净的道场,但是它作为众生的学习道场就恐怕有永远的不净,事实上自有人类文明以来的人世间也就是一连串正义与邪恶之争的场所,因此实践理想的活动可以无穷,但是现实的不完美也可以无穷.此时儒者的强悍道德生命可以作为挺立生命的中心主轴,道家老子的冷静智慧可以作为处世应对的积极智巧,但是对於人间的黑暗与命运的遭逢则应以佛教的世界观作为理解的依据,虽然有些时候不妨有庄子的潇洒,更多的时候则必须有承担自己与世人业力习染的气魄,如此才可不对天命质疑,不对道德失望,希望无穷乐观进取,理解而不天真,明白而不哀怨,这样来作为一个面对时代的中国知识份子,或许才能带领时代复兴民族.  (石头 编辑录入)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