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薪酬管理?

2024-05-13

1. 如何做好薪酬管理?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薪酬管理,是在组织发展战略指导下,对员工薪酬支付原则、薪酬策略、薪酬水平、薪酬结构、薪酬构成进行确定、分配和调整的动态管理过程。

  企业的薪酬体系设计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工作分析
  第二步:岗位价值评估
  第三步:岗位分层级
  第四步:岗位标杆设置
  第五步:计算层级薪酬总和
  第六步:计算年薪和月薪
  第七步:月薪五级工资制
  第八步:固定工资、绩效工资设定
  第九步:营销组织薪酬设计
  第十步:财务人员薪酬方案
  第十一步:高管人员薪酬方案
  第十二步:建立薪酬管理制度


  几种基本工资制度  在企业薪酬管理实践中,根据薪酬支付依据的不同,有岗位工资、职务工资、技能工资、绩效工资、工龄工资、薪级工资等薪酬构成元素。通常企业选择一个或二个为主要形式,其他为辅助形式。选择并确定工资制度形式是很关键的,这体现着公司的价值导向。
  以下是几种主要的工资制度形式: 
  依据岗位或职务进行支付的工资体系称为岗位工资制或职务工资制;
  依据技能或能力进行支付的工资体系称为技能工资制或能力工资制;
  依据以绩效进行支付的工资体系,如计件工资制、提成工资制、承包制等;
  依据岗位(职务)和技能工资进行支付的工资体系称为岗位技能工资制或职务技能工资制;
  依据岗位(职务)和绩效工资进行支付的工资体系称为岗位绩效工资制或职务绩效工资制。
  岗位工资制
  岗位工资制是依据任职者在组织中的岗位确定工资等级和工资标准的一种工资制度。岗位工资制基于这样两个假设:第一,岗位任职要求刚好与任职者能力素质相匹配,如果员工能力超过岗位要求,意味着人才的浪费,如果员工能力不能完全满足岗位要求,则意味着任职者不能胜任岗位工作,无法及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岗位工作。岗位工资制的理念是:不同的岗位将创造不同的价值,因此不同的岗位将给与不同的工资报酬;同时企业应该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使人的能力素质与岗位要求相匹配,对于超过岗位任职要求的能力不给与额外报酬;岗位工资制鼓励员工通过岗位晋升来获得更多的报酬。
  职务工资制
  职务工资制是简化了的岗位工资制,职务和岗位的区别在于,岗位不仅表达出层级还表达出工作性质,比如人力资源主管、财务部部长等就是岗位,而职务仅仅表达出来层级,比如主管、经理,以及科长、处长等。职务工资制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以及政府机构得到广泛的应用。职务工资制只区分等级,事实上和岗位工资具有本质的不同,岗位工资体现不同岗位的差别,岗位价值综合反映了岗位层级、岗位工作性质等多方面因素,是市场导向的工资制度,而职务工资仅仅体现层级,是典型的等级制工资制度。
  职务工资制特点和和岗位工资制的优缺点近似,但相对于岗位工资制,职务工资制有个最大的特点是:根据职务级别定酬,某些人可能没有从事什么岗位工作,但只要到了那个级别就可以享受相应的工资待遇,这是对内部公平的最大挑战。
  技能工资制
  技能工资制根据员工所具备的技能而向员工支付工资,技能等级不同,薪酬支付标准不同。技能工资制和能力工资制与岗位工资制、职务工资制不同,技能工资制和能力工资制是基于员工的能力,他不是根据岗位价值的大小来确定员工的报酬,而是根据员工具备的与工作有关的技能和能力的高低来确定其报酬水平。 技能通常包括三类,深度技能、广度技能和垂直技能,深度技能指从事岗位工作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深度技能表现在能力的纵向结构上,他强调员工在某项能力上不断提高,鼓励员工成为专家;广度技能指从事相关岗位工作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广度技能表现在能力的横向结构上,他提倡员工掌握更多的技能,鼓励员工成为通才;垂直技能指的是员工进行自我管理,掌握与工作有关的计划、领导、团队合作等技能,垂直技能鼓励员工成为更高层次的管理者。
  能力工资制
  能力工资制根据员工所具备的能力向员工支付工资,员工能力不同,薪酬支付标准不同。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能力多指一种胜任力和胜任特征,是员工具备的能够达成某种特定绩效或者是表现出某种有利于绩效达成的行为能力。
  根据能力冰山模型,个人绩效行为能力由知识、技能、自我认知、品质和动机五大要素构成。知识是指个人在某一特定领域拥有的事实型与经验型信息;技能指结构化地运用知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即对某一特定领域所需技术与知识的掌握情况;自我认知是个人关于自己的身份、人格以及个人价值的自我感知;品质指个性、身体特征对环境和各种信息所表现出来的持续而稳定的行为特征;动机指在一个特定领域自然而持续的想法和偏好(如成就、亲和力、影响力),它们将驱动,引导和决定一个人的外在行动。 其中,知识和技能“水面以上部分”,是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而自我认知、品质和动机是“水面以下部分”,是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技能工资制和能力工资制的理念是:“你有多大能力,就有多大的舞台”。技能工资制和能力工资制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给与员工足够的发展空间和舞台,如果员工技能或能力大大超过目前岗位工作要求,将给员工提供更高岗位工作机会,如果没有更高层次岗位空缺,也将给与超出岗位要求的技能和能力给与额外报酬。
  绩效工资制
  绩效工资制是以个人业绩为付酬依据的薪酬制度,绩效工资制的核心在于建立公平合理的绩效评估系统。绩效工资制可以应用在任何领域,适用范围很广,在销售、生产等领域更是得到大家认可,计件工资制、提成工资制也都是绩效工资制。
  绩效工资制的优点是: 
  (1)有利于个人和组织绩效提升。绩效工资制的采用需要对绩效进行评价,给与员工一定的压力和动力,同时需要上级主管对下属不断进行绩效辅导和资源支持,因此会促进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的提升; (2)实现薪酬内部公平和效率目标。因为根据绩效付酬,有助于打破大锅饭、平均主义思想,鼓励多劳多得,因而实现薪酬的内部公平以及提高效率这两个目标;
  (3)人工成本低。虽然对业绩优异者给与较高报酬会给公司带来一定程度人工成本的增加,但事实上,优秀员工报酬增加是给公司带来价值为前提的,员工获得高报酬的同时公司获得了更多的利益;另一方面,公司给与业绩低下者较低薪酬或淘汰业绩低下者,这会大大降低工资成本。
  绩效工资制的缺点是:  
  (1)短视行为:由于绩效工资与员工本期绩效相关,易造成员工只关注当期绩效产生短视行为,可能为了短期利益的提高而忽略组织长远的利益。
  (2)员工忠诚度不足。如果绩效工资所占比例过大,固定工资太少或者没有,由于保健因素的缺乏,容易使员工产生不满意;另外这种工资制度不可避免会有员工被淘汰,员工流动率比较高,这两方面都会影响员工的忠诚度,影响组织的凝聚力。
  组合工资制
  组合工资制在企业薪酬管理实践中,除了以岗位工资、技能工资、绩效工资中的一个为主要元素外,很多情况下是以两个元素为主,以充分发挥各种工资制度的优点。常见的组合工资制度有岗位技能工资制和岗位绩效工资制。
  1、岗位技能工资制  岗位技能工资制是以按劳分配为原则,以劳动技能、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等基本劳动要素为基础,以岗位工资和技能工资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基本工资制度。技能工资主要与劳动技能要素相对应,确定依据是岗位、职务对劳动技能的要求和雇员个人所具备的劳动技能水平。技术工人、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技能工资可分为初、中、高三大工资类别,每类又可分为不同的档次和等级。岗位工资与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劳动条件三要素相对应,它的确定是依据三项劳动要素评价的总分数,划分几类岗位工资的标准,并设置相应档次,一般采取一岗多薪的方式,视劳动要素的不同,同一岗位的工资有所差别。我国大多数企业在进行岗位技能工资制度改革中,除设置技能和岗位两个主要单元外,一般还加入工龄工资、效益工资、各种津贴等。
  2、岗位绩效工资制  岗位绩效工资制得到广泛应用是因为在当前市场竞争中,为了激励员工,将员工业绩与收入联系起来是很多企业采取的办法。除了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之外,很多事业单位也采取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事业单位的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构成。事业单位员工可分为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普通工人四个序列。
  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工资根据本人现聘用的专业技术岗位(通俗的讲就是获得了职称并且被聘用)来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管理人员按本人现聘用的岗位(任命的职务)来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技术工人按本人现聘用的岗位(技术等级或职务)来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普通工人执行普通工岗位工资标准。
  薪级工资根据任职者工龄、任本岗位年限以及岗位等级确定,其实质是对岗位工资进行修正,对经验丰富者给与更多报酬,取消工龄工资反映在薪级工资中。
  绩效工资一般是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由各单位自主制定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和办法。


  五级工资薪酬法
  什么是五级工资薪酬法
  岗位月薪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存一个区间,在这个区间内每岗位又分为五等工资。这五等工资的制定方法就是五级工资薪酬法。
  五级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一级对应的是,“欠资格上岗”,二级对应的是“期望”,三级对应“合格”,四级对应“胜任”,五级对应“超胜任”。
  层级薪酬水平定位
  层级薪酬中的月薪按企业整体薪酬水平定位,一般对应三级(合格)或五级(超胜任) 薪酬水平定位有一定竞争力,对应四级(胜任) 薪酬水平定位偏低的,对应三级(合格)
  级差如何设定
  五级的每级级差相距5%-25%,一般可取12%


  薪酬管理设计思路  1、明确公司薪酬战略定位:将人员队伍的薪酬收入控制在市场中上水平,保证公司现有人员队伍的稳定,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并且形成一定的外部吸引力。
  2、调整薪酬挂钩原则,建立基于岗位价值、人力资源价值、工作业绩的价值分配体系,使员工收入水平向岗位价值、人员素质、工作贡献方向倾斜。
  3、建立职位等级制度,开辟员工横向发展跑道,满足在职位晋升机会不足的情况下员工个体发展的需求。
  4、调整薪酬体系中固定收入与浮动收入的比例,在设计上保证员工收入水平较大涨幅,但增加员工浮动收入的比例,增强薪酬的激励效应,促进公司薪酬制度与市场接轨。
  5、引入多元化的激励模式,充分利用薪酬杠杆调节,充分调动员工潜能与工作热情。
  6、完善公司福利制度,调整福利制度的灵活性,建立在适度集中的基础上自助式福利体系,满足员工多元化的需要,将福利制度引导到增强员工归属感和忠诚度、促进其个人成长的道路上来。
  7、依据企业组织变革、中期经营效益以及市场薪资行情的变化等因素适时对薪酬体系进行调整,保持薪酬体系的动态涨跌,促使公司薪酬制度逐步实现市场化、企业化。


  薪酬管理原则  企业及人事管理在进行薪酬管理时必须遵循一定的薪酬管理原则,做到公平,适度,平衡,刺激等原则,才能有效的激励员工。
  1、竞争性原则:整体收入水平位居市场行情中上游水平,具有较强的外部竞争力。
  2、公平性原则:制定严密的薪资区分标准,并形成规范制度,避免人为因素主导薪资区分。
  3、激励性原则:依据岗位性质合理调整薪酬结构,加大变动收入比例,提高薪酬制度的激励效应。
  4、业绩导向原则:员工收入水平要全面跟业绩挂钩,高低水平凭业绩说话,严格执行“按贡献分配”。
  5、充分差距原则:员工收入水平要全面拉开差距,对于不同重要性以及不同业绩表现的员工要严格区分。
  6、人性化原则:奖金、福利等元素要充分考虑员工多元化需要,尽量避免一刀切,体现“以人为本”的特点。
  7、动态性原则:公司整体薪酬结构以及薪酬水平要根据企业经营效益、薪资市场行情、宏观经济因素变化等因素适时调整,能动的适应企业发展和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

如何做好薪酬管理?

2. 人事工资管理

  公司薪酬管理制度
  一、公司体系的构成
  工资:
  每月固定工资——基准内工资+奖金
  基准内工资:基本工资+职能工资+补贴+津贴+基准外工资
  二、工资计算期间及支付日规定如下:
  1工资的计算期间从上个月26日起至当月26日止,并于每月28日支付。
  2采用工作绩效工资制订的计算期间,则从上个月的11日起至当月的10日止,并于每月的15日支付。
  3工作支付日遇休假日或星期假日时,则提早于前一日发放,但若遇连续两日以上的休假时,则在销假上班后第一日发放。
  三、基于公司业绩成长与社会经济变动的考虑,或者员工的工作努力程度使工资变动成为必要时,在与工会取得协议的前提下,可对员工的基本工资实施加算或减算处置。
  四、每年在11月21日实施定期加薪,但加薪决定是在11月21日以后定出时,可于下一个工资支付日追补。
  五、下列员工不在定期加薪的范围之内:
  1临时工、公司特别制定工资的员工。
  2外聘人员。
  六、凡具晋升资格者,则依照各等级所制定的标准实施升级加薪,并于升级后的下一个工资支付日开始实施。
  七、下列情况应实施特别加薪,并在发布后的下一个工资支付日开始实施。
  1技术进步明显并足以成为同事之楷模者,经由部门主管人员推荐及人力资源部评定后,认为其绩效优良有加薪必要时。
  2任职于特殊职务的员工,经人力资源部评定后认为有加薪必要时。
  3其他有优异表现的员工,受到表彰而使公司认为有加薪必要时。
  八、基准内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工龄工资和职能工资)、补贴(资格等级津贴和职位津贴)等两大部分。
  九、工龄工资的规定如下:
  1公司根据员工的工龄区别,制定“工龄工资参照表”,并于每年的12月31日实施调薪。若物价上涨时,工龄工资亦随其比例变动而调整。
  2初次任用员工的工龄工资,除了第一年应依照“标准学年毕业工龄”的工资标准任用外,工作满一年时,得依照“自然工龄”工资标准支付。
  十、职能工资的规定如下:
  1公司依人事考核的成绩来制定员工的职能工资。若物价上涨,则职能工资额应随之发生变动。
  2各等级的级职工资,以该等级的初级工资作为调升级职工资的标准依据。
  3员工晋级增资时,以晋级前的职能工资加上资格等级的晋到级加薪标准,
  晋级后的金额若不满晋级的级职工资标准时,应以标准职能工资为基准。
  十一、初任职位人员的工资规定如下:
  1新进员工的工龄工资与职能工资,原则上以进入公司时员工的最高学历及录用年度作为毕业年度,其标准见表1:
  表1新进人员工龄工资与职能工资标准表
  学历标准工龄职能等级基本工资
  研究生毕生25岁三等30级5 000元
  大学毕业22岁二等29级3 000元
  专科毕业21岁一等18级2 500元
  2中途任用者的初任工资,除考虑其学历外,在衡量员工之间的工资均衡性后,再决定其任用工资标准。
  3初任工资标准,除依照公司规定办理外,对于同行业间的工资标准也须一并考虑。
  4公司对于初任者的工资,可在10%的范围内,依员工表现状况来决定其增减。
  十二、凡具有资格等级第五职等到第九职等及特别职等、一职等的员工,公司依下列资格等级给予津贴。
  表2员工资格等级津贴表
  资格等级特别职等
  一职等五等六等七等八等九等
  资格津贴10 000元4 500元3 500元2 500元
  1 500元800元
  十三、凡负责管理及监督职务的员工,公司依下述规定支付职位津贴。
  表3员工职位津贴支付表
  职位主管经理总监副总经理总经理执行董事董事长
  职位津贴500元800元1 500元2 500元3 500元4 000元5 000元
  十四、基准外工资包括下列七项:
  1住宅津贴。
  2抚养津贴。
  3交通津贴。
  4派遣津贴。
  5特殊工作津贴。
  6外勤津贴。
  7规定工作时间外工作津贴。
  十五、住宅津贴是对因无自用住房而必须租赁房屋的职工所做的补贴,其标准按下列规定办理:
  1需抚养家属且住房人数在3人以上者,每月津贴800元。
  2凡具有下列情形的员工不另行补助住宅津贴。
  (1)居住于公司员工宿舍的单身员工。
  (2)已接受公司所补助的住宅基金利息津贴者。
  3员工资格家属抚养状况有所变动时,应提出申请变更住宅津贴。具有或丧失津贴接受资格时,也应于事实发生日的当月(下一工资支付日前),根据申请事由办理津贴增额或减额。
  4非居住公司宿舍或工厂宿舍的员工,因地利之便居住于非直系亲属的家中者,每月给予100元的住宅津贴;已接受公司所补助的住宅基金利息
  的员工亦适用此项规定。
  十六、抚养津贴的规定如下:
  1抚养津贴是公司对于需负担家庭生计,并提供抚养家属最低生活保
  障的员工所补助的津贴,抚养津贴的标准如下:
  (1)配偶的抚养津贴额,每月800元。
  (2)配偶以外的直系家属(抚养人数以不超过4个人为原则),每月每人200元。
  2欲接受抚养津贴或抚养家庭人数增加时,则需提出申请变更抚养津贴。津贴享受资格丧失或抚养人数减少时,也应于事实发生日的当月内
  (下个工资支付日之前),根据申请的事由办理津贴额的增减事宜。
  3员工亲属具备下列资格者可申请抚养津贴:
  (1)配偶。
  (2)满60岁以上的父母、祖父母。
  (3)未满18岁的子女。
  (4)身体残废且无工作能力的直系亲属(不受年龄限制)。
  4其他。
  (1)夫妻二人同时在本公司工作时,按一人发给补助抚养津贴。
  (2)员工本人为养子时,可向公司申请抚养津贴赡养父母。
  十七、交通津贴的规定如下:
  1员工由住宅到公司上班需利用公共交通工具时,给予交通津贴,但以使用经济合理的交通工具为限。
  2交通津贴发放的标准以通车单程距离达10公里以上的员工为给付对象,公司应以补助定期车票或一个月25日来回月票的金额为基准。
  十八、员工奉命调驻外地执行勤务时,公司以下列方式支付津贴:
  1经公司承认的房屋租金或旅馆费用,可依实际费用的使用采取实报实销的方式处理。
  2调驻津贴除作为补助员工的租赁费用外,另拨出基准内工资的5%作为员工调驻外地的开销和补贴。
  3调驻津贴的计算,从调派到达之日开始算起。
  十九、特殊工作津贴支付的对象包括警备员和设备管理员,每月以补助600元津贴为基准。
  二十、依据人力资源管理规章的规定,对于规定时间外的工作和休假日的工作,依下列计算方式给付规定工作时间外工作津贴:
  1规定工作时间外及休假日工作的津贴标准为(单位:元/小时):
  基准内工资+住宅津贴176×850=规定工作时间外工作津贴
  2一般工作时间外,自晚上十点至次日清晨五点为止的超时工作津贴
  标准为(单位:元/小时):
  基准内工资+住宅津贴176×900=规定工作时间外工作津贴
  3规定工作时间为晚上十点至次日清晨五点时,应依下列标准支付津贴(单位:元/小时):
  (1)自晚上十点至十二点时:
  基准内工资+住宅津贴176×650=夜班津贴
  (2)自晚上十点至次日清晨五点时:
  基准内工资+住宅津贴176×700=夜班津贴
  4第七职等以上的员工不予补助时间外工作津贴。
  5带薪休假及特别休假日出勤上班者,则依规定工作时间外工作津贴的方式处理。
  二十一、下列情形下的休假,则依人力资源管理规章的规定不予扣除
  工资:
  1行使公民权时。
  2调驻休假。
  3婚假。
  4丧假。
  5灾害休假。
  6年度带薪休假。
  二十二、奖金的发放
  1公司根据当年度的经营业绩并考虑到员工的表现,原则上在每年6月及12月份两次确定并发放奖金。
  2奖金的计算及发放依下列规定办理:
  (1)上期奖金。计算期间为上年10月21日至本年度4月20日,于6
  月发放。
  (2)下期奖金。计算期间为本年4月21日至本年度10月20日,于12
  月发放。
  3从奖金计算期间开始到奖金发放日一直在公司任职者,方有资格领
  取奖金。但对于届满退休者,应视其工作时间按日计算并发放。
  4员工若已达58岁,则其奖金在按一般计算方式计算出来以后,以其
  金额乘以80%作为奖金支付标准。

3. 如何做好薪酬管理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如有具体问题再进行探讨。

  薪酬管理,是在组织发展战略指导下,对员工薪酬支付原则、薪酬策略、薪酬水平、薪酬结构、薪酬构成进行确定、分配和调整的动态管理过程。

  企业的薪酬体系设计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工作分析
  第二步:岗位价值评估
  第三步:岗位分层级
  第四步:岗位标杆设置
  第五步:计算层级薪酬总和
  第六步:计算年薪和月薪
  第七步:月薪五级工资制
  第八步:固定工资、绩效工资设定
  第九步:营销组织薪酬设计
  第十步:财务人员薪酬方案
  第十一步:高管人员薪酬方案
  第十二步:建立薪酬管理制度

  几种基本工资制度  在企业薪酬管理实践中,根据薪酬支付依据的不同,有岗位工资、职务工资、技能工资、绩效工资、工龄工资、薪级工资等薪酬构成元素。通常企业选择一个或二个为主要形式,其他为辅助形式。选择并确定工资制度形式是很关键的,这体现着公司的价值导向。
  以下是几种主要的工资制度形式: 
  依据岗位或职务进行支付的工资体系称为岗位工资制或职务工资制;
  依据技能或能力进行支付的工资体系称为技能工资制或能力工资制;
  依据以绩效进行支付的工资体系,如计件工资制、提成工资制、承包制等;
  依据岗位(职务)和技能工资进行支付的工资体系称为岗位技能工资制或职务技能工资制;
  依据岗位(职务)和绩效工资进行支付的工资体系称为岗位绩效工资制或职务绩效工资制。
  岗位工资制
  岗位工资制是依据任职者在组织中的岗位确定工资等级和工资标准的一种工资制度。岗位工资制基于这样两个假设:第一,岗位任职要求刚好与任职者能力素质相匹配,如果员工能力超过岗位要求,意味着人才的浪费,如果员工能力不能完全满足岗位要求,则意味着任职者不能胜任岗位工作,无法及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岗位工作。岗位工资制的理念是:不同的岗位将创造不同的价值,因此不同的岗位将给与不同的工资报酬;同时企业应该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使人的能力素质与岗位要求相匹配,对于超过岗位任职要求的能力不给与额外报酬;岗位工资制鼓励员工通过岗位晋升来获得更多的报酬。
  职务工资制
  职务工资制是简化了的岗位工资制,职务和岗位的区别在于,岗位不仅表达出层级还表达出工作性质,比如人力资源主管、财务部部长等就是岗位,而职务仅仅表达出来层级,比如主管、经理,以及科长、处长等。职务工资制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以及政府机构得到广泛的应用。职务工资制只区分等级,事实上和岗位工资具有本质的不同,岗位工资体现不同岗位的差别,岗位价值综合反映了岗位层级、岗位工作性质等多方面因素,是市场导向的工资制度,而职务工资仅仅体现层级,是典型的等级制工资制度。
  职务工资制特点和和岗位工资制的优缺点近似,但相对于岗位工资制,职务工资制有个最大的特点是:根据职务级别定酬,某些人可能没有从事什么岗位工作,但只要到了那个级别就可以享受相应的工资待遇,这是对内部公平的最大挑战。
  技能工资制
  技能工资制根据员工所具备的技能而向员工支付工资,技能等级不同,薪酬支付标准不同。技能工资制和能力工资制与岗位工资制、职务工资制不同,技能工资制和能力工资制是基于员工的能力,他不是根据岗位价值的大小来确定员工的报酬,而是根据员工具备的与工作有关的技能和能力的高低来确定其报酬水平。 技能通常包括三类,深度技能、广度技能和垂直技能,深度技能指从事岗位工作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深度技能表现在能力的纵向结构上,他强调员工在某项能力上不断提高,鼓励员工成为专家;广度技能指从事相关岗位工作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广度技能表现在能力的横向结构上,他提倡员工掌握更多的技能,鼓励员工成为通才;垂直技能指的是员工进行自我管理,掌握与工作有关的计划、领导、团队合作等技能,垂直技能鼓励员工成为更高层次的管理者。
  能力工资制
  能力工资制根据员工所具备的能力向员工支付工资,员工能力不同,薪酬支付标准不同。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能力多指一种胜任力和胜任特征,是员工具备的能够达成某种特定绩效或者是表现出某种有利于绩效达成的行为能力。
  根据能力冰山模型,个人绩效行为能力由知识、技能、自我认知、品质和动机五大要素构成。知识是指个人在某一特定领域拥有的事实型与经验型信息;技能指结构化地运用知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即对某一特定领域所需技术与知识的掌握情况;自我认知是个人关于自己的身份、人格以及个人价值的自我感知;品质指个性、身体特征对环境和各种信息所表现出来的持续而稳定的行为特征;动机指在一个特定领域自然而持续的想法和偏好(如成就、亲和力、影响力),它们将驱动,引导和决定一个人的外在行动。 其中,知识和技能“水面以上部分”,是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而自我认知、品质和动机是“水面以下部分”,是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技能工资制和能力工资制的理念是:“你有多大能力,就有多大的舞台”。技能工资制和能力工资制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给与员工足够的发展空间和舞台,如果员工技能或能力大大超过目前岗位工作要求,将给员工提供更高岗位工作机会,如果没有更高层次岗位空缺,也将给与超出岗位要求的技能和能力给与额外报酬。
  绩效工资制
  绩效工资制是以个人业绩为付酬依据的薪酬制度,绩效工资制的核心在于建立公平合理的绩效评估系统。绩效工资制可以应用在任何领域,适用范围很广,在销售、生产等领域更是得到大家认可,计件工资制、提成工资制也都是绩效工资制。
  绩效工资制的优点是: 
  (1)有利于个人和组织绩效提升。绩效工资制的采用需要对绩效进行评价,给与员工一定的压力和动力,同时需要上级主管对下属不断进行绩效辅导和资源支持,因此会促进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的提升; (2)实现薪酬内部公平和效率目标。因为根据绩效付酬,有助于打破大锅饭、平均主义思想,鼓励多劳多得,因而实现薪酬的内部公平以及提高效率这两个目标;
  (3)人工成本低。虽然对业绩优异者给与较高报酬会给公司带来一定程度人工成本的增加,但事实上,优秀员工报酬增加是给公司带来价值为前提的,员工获得高报酬的同时公司获得了更多的利益;另一方面,公司给与业绩低下者较低薪酬或淘汰业绩低下者,这会大大降低工资成本。
  绩效工资制的缺点是:  
  (1)短视行为:由于绩效工资与员工本期绩效相关,易造成员工只关注当期绩效产生短视行为,可能为了短期利益的提高而忽略组织长远的利益。
  (2)员工忠诚度不足。如果绩效工资所占比例过大,固定工资太少或者没有,由于保健因素的缺乏,容易使员工产生不满意;另外这种工资制度不可避免会有员工被淘汰,员工流动率比较高,这两方面都会影响员工的忠诚度,影响组织的凝聚力。
  组合工资制
  组合工资制在企业薪酬管理实践中,除了以岗位工资、技能工资、绩效工资中的一个为主要元素外,很多情况下是以两个元素为主,以充分发挥各种工资制度的优点。常见的组合工资制度有岗位技能工资制和岗位绩效工资制。
  1、岗位技能工资制  岗位技能工资制是以按劳分配为原则,以劳动技能、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等基本劳动要素为基础,以岗位工资和技能工资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基本工资制度。技能工资主要与劳动技能要素相对应,确定依据是岗位、职务对劳动技能的要求和雇员个人所具备的劳动技能水平。技术工人、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技能工资可分为初、中、高三大工资类别,每类又可分为不同的档次和等级。岗位工资与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劳动条件三要素相对应,它的确定是依据三项劳动要素评价的总分数,划分几类岗位工资的标准,并设置相应档次,一般采取一岗多薪的方式,视劳动要素的不同,同一岗位的工资有所差别。我国大多数企业在进行岗位技能工资制度改革中,除设置技能和岗位两个主要单元外,一般还加入工龄工资、效益工资、各种津贴等。
  2、岗位绩效工资制  岗位绩效工资制得到广泛应用是因为在当前市场竞争中,为了激励员工,将员工业绩与收入联系起来是很多企业采取的办法。除了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之外,很多事业单位也采取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事业单位的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构成。事业单位员工可分为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普通工人四个序列。
  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工资根据本人现聘用的专业技术岗位(通俗的讲就是获得了职称并且被聘用)来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管理人员按本人现聘用的岗位(任命的职务)来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技术工人按本人现聘用的岗位(技术等级或职务)来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普通工人执行普通工岗位工资标准。
  薪级工资根据任职者工龄、任本岗位年限以及岗位等级确定,其实质是对岗位工资进行修正,对经验丰富者给与更多报酬,取消工龄工资反映在薪级工资中。
  绩效工资一般是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由各单位自主制定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和办法。

  五级工资薪酬法
  什么是五级工资薪酬法
  岗位月薪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存一个区间,在这个区间内每岗位又分为五等工资。这五等工资的制定方法就是五级工资薪酬法。
  五级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一级对应的是,“欠资格上岗”,二级对应的是“期望”,三级对应“合格”,四级对应“胜任”,五级对应“超胜任”。
  层级薪酬水平定位
  层级薪酬中的月薪按企业整体薪酬水平定位,一般对应三级(合格)或五级(超胜任) 薪酬水平定位有一定竞争力,对应四级(胜任) 薪酬水平定位偏低的,对应三级(合格)
  级差如何设定
  五级的每级级差相距5%-25%,一般可取12%

  薪酬管理设计思路  1、明确公司薪酬战略定位:将人员队伍的薪酬收入控制在市场中上水平,保证公司现有人员队伍的稳定,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并且形成一定的外部吸引力。
  2、调整薪酬挂钩原则,建立基于岗位价值、人力资源价值、工作业绩的价值分配体系,使员工收入水平向岗位价值、人员素质、工作贡献方向倾斜。
  3、建立职位等级制度,开辟员工横向发展跑道,满足在职位晋升机会不足的情况下员工个体发展的需求。
  4、调整薪酬体系中固定收入与浮动收入的比例,在设计上保证员工收入水平较大涨幅,但增加员工浮动收入的比例,增强薪酬的激励效应,促进公司薪酬制度与市场接轨。
  5、引入多元化的激励模式,充分利用薪酬杠杆调节,充分调动员工潜能与工作热情。
  6、完善公司福利制度,调整福利制度的灵活性,建立在适度集中的基础上自助式福利体系,满足员工多元化的需要,将福利制度引导到增强员工归属感和忠诚度、促进其个人成长的道路上来。
  7、依据企业组织变革、中期经营效益以及市场薪资行情的变化等因素适时对薪酬体系进行调整,保持薪酬体系的动态涨跌,促使公司薪酬制度逐步实现市场化、企业化。

  薪酬管理原则  企业及人事管理在进行薪酬管理时必须遵循一定的薪酬管理原则,做到公平,适度,平衡,刺激等原则,才能有效的激励员工。
  1、竞争性原则:整体收入水平位居市场行情中上游水平,具有较强的外部竞争力。
  2、公平性原则:制定严密的薪资区分标准,并形成规范制度,避免人为因素主导薪资区分。
  3、激励性原则:依据岗位性质合理调整薪酬结构,加大变动收入比例,提高薪酬制度的激励效应。
  4、业绩导向原则:员工收入水平要全面跟业绩挂钩,高低水平凭业绩说话,严格执行“按贡献分配”。
  5、充分差距原则:员工收入水平要全面拉开差距,对于不同重要性以及不同业绩表现的员工要严格区分。
  6、人性化原则:奖金、福利等元素要充分考虑员工多元化需要,尽量避免一刀切,体现“以人为本”的特点。
  7、动态性原则:公司整体薪酬结构以及薪酬水平要根据企业经营效益、薪资市场行情、宏观经济因素变化等因素适时调整,能动的适应企业发展和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

如何做好薪酬管理

4. 如何做好薪酬管理

一个科学的薪酬体系必须满足三个基本原则:
一、外在竞争性,外在竞争性就是指企业员工的收入水平依据战略要求是具有竞争性的还是稳定性的薪酬水准。
二、内在公平性,内在公平性是指薪酬收入高低相对公平。

三、战略文化特性,战略特性是指结合企业发展战略需要订立的企业薪酬政策。

这三个目标的实现需要结合分别采用三个手段,其中外在竞争性需要通过外部薪酬调查来实现,简单来说,就是调查同业人员的收入情况以及如何发放。内在公平性如何是通过岗位评价(职务评估)的手段来实现。战略文化特性主要通过企业问题诊断与分析后,由华恒智信提出战略的薪酬政策建议,并由企业确认的一种方式。经过实践研究和大量调研发现,企业薪酬设计的效果如何与三个因素密切相关,但作用有所不同。企业自身的薪酬政策影响最大,其次是内在公平性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再其次才是薪酬收入的竞争性要求。因此,华恒智信在为企业设计薪酬体系中投入的重点和分析也有所不同,以适应企业自身特色。

5. 如何做好薪酬管理

首先,针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对组织的梳理与优化,职责设置存在某些重要职能缺位或弱化及职责不清等问题,需要通过组织优化与职能诊断,对部门职能中的“交叉、缺失、冗余或错位”等各种问题进行纠正,以减少企业的隐性成本与内耗。其次,在部门职责明晰的基础上,依据公司的实际特点,开展岗位分析工作,形成一整套的个性化工具。再次,对岗位价值进行评估,在评估结果基础上,企业应对内外部薪酬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再结合企业的战略和成本控制策略设计各等级薪酬水平,最终形成薪酬等级表。最后,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对薪酬结构进行设计,将所有的岗位分为若干序列,并针对不同岗位序列的特点,设计针对性的薪酬结构。比如,对于研发技术及项目管理类人员,还可增设技能津贴,鼓励员工不断提升个人技能水平,打通专业技术人员发展通道。

如何做好薪酬管理

6. 如何做好薪酬管理

      导语:薪酬管理指企业工资的微观管理,是企业在国家的宏观控制的工资政策允许范围之内,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与手段,制定各种激励措施与规章制度,在职工中贯彻按劳分配薪酬差别,即制定公平、公开、公正的薪酬制度。
                如何做好薪酬管理          (一)建立以岗位分析为基础的岗位薪酬。 
         为保证内部分配的合理性和公平性,认真做好岗位评价等配套工作。岗位评价需要结合公司经营目标,在业务分析和人员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各部门职能和岗位关系,编写岗位说明书。岗位评价在职位描述的基础上,对岗位本身所具有的特性,比如岗位对企业的影响、职责范围、任职条件、环境条件等进行评价,以确定岗位相对价值。通过岗位评价比较出公司内部各个岗位的相对重要性,排出岗位等级序列,确定相应岗位工资。
          (二)针对薪酬等级范围过窄,导致员工薪酬的提升空间过小的问题,可以采取宽带薪酬。 
         宽带薪酬是一种真正鼓励员工爱岗敬业的薪酬体系,它不鼓动员工好高骛远拼命的挤向垂直晋升的独木桥上,同时让企业与员工“双赢”。宽带薪酬体系为扁平组织结构奠定基础,能引导员工重视技能的增长和能力的提升,从职位的`晋升转移到个人能力的提升和对企业有价值的工作中,还有利于职位的轮换,能密切配合市场供求变化,有利于推动良好的工作绩效。
          (三)建立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管理体系。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管理体系,包括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评估、绩效诊断、绩效改进、绩效沟通辅导、绩效激励等在内的一个完整的系统性管理循环过程。绩效管理不仅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科学化、规范化、定量化的绩效考核可以消除原有考核体系中存在的平均主义与形式主义。平衡计分卡各项指标设置中,除了能全面衡量员工的工作业绩外,还设置一些有利于企业长远和均衡发展的指标,以实现公司战略与员工行为的一致。
          (四)改变传统单一的福利模式。 
         通过对员工的调查获知员工对福利的偏好,在重视员工福利愿望的基础上,制定灵活多样的福利项目规划。借鉴现在西方国家比较流行的弹性福利计划,即在规定福利总额的前提下,根据员工的特点和具体需求,设计出一些福利项目组合,让员工自行选择。这种福利模式既满足员工的需求,又有效地控制福利成本。
         如何做好薪酬管理          确定薪酬战略 
         典型的薪酬战略包括市场领先型薪酬战略,跟随型薪酬战略及保守型薪酬战略。
          做好岗位评价 
         1.明确职责。通过岗位评价,可以对 岗位的整体情况作出评定,这有利于岗位职责的明确。
         2.对内公平。众所周知,在企业薪酬设计中,岗位评价是实现薪酬管理对内公平的重要手段。
          明确薪酬定位 
         1. 薪酬水平。薪酬水平是企业薪酬体系市场竞争力的直接表现,影响着企业对于人才的吸引、激励和保留,因此薪酬水平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
         2. 薪酬结构。薪酬结构不仅直接关系员工的薪酬分配,而且还关乎薪酬激励,都是直接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方面。
          执行绩效考核 
          合理的 绩效考核总是能将员工的工作业绩和薪酬进行直接关联,这让企业的薪酬管理更加容易。 
         1.考核内容的制定。在绩效考核的时候,关于考核方式、考核指标、考核周期等具体的考核内容要做好。
         2.确保薪酬和绩效关联。很多企业也非常重视 绩效考核的执行,但是效果非常不好,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很好的将绩效和薪酬关联起来。
         3.工资范围要大。绩效考核的一个主要作用就在于通过绩效薪酬对员工进行激励,所以对于企业的工资范围要在科学的情况下尽量拉开差距,这更能体现激励的效果。

7. 薪酬管理如何

薪酬管理是企业整体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EMBA、MBA的主流商管教育均对人事薪酬管理体系建设有所介绍。

薪酬管理如何

8. 人力资源部薪酬管理如何做好

所从事的工作是每天都跟很多企业的人力主管甚至是一些经理们打交道,他们多多少少会提到招聘难或者留住一些有能力的人在自己公司更难,从中也让我看到一个企业里人力资源部门越来越占据着不可小觑的地位。但是怎么做好人力资源工作呢?
        人力资源部门应逐渐从过去那种行政、总务、福利委员会角色转变成为管理职能专家,高层主管的咨询顾问,学习型组织、教育、新观念的推动者。人力资源管理应是将员工作为一种资源、一种资本进行有效的开发和管理性的工作。应按照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和国际通行规则,以及精简、效能的原则,明晰岗位职责,量化岗位标准,细化岗位描述,确定岗位职数,明确各级各类岗位的管理权限并实行动态管理;在进行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的同时,推动公司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应主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开展员工职业生涯管理
    (一)完善公司职业计划体系
    要想使员工在工作中发挥出最大的效能,人力资源部门就要帮助员工进行在公司中的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使员工有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计划。以企业为中心的职业计划注重职务本身,它侧重铺设使员工可以在企业各种职务之间循序渐进地发展自己的各种路径,区别于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计划,以个人为中心的职业生涯计划侧重于个人的职业生涯,员工个人的目标和技能成为分析的焦点,企业的职业生涯计划侧重明确未来企业对人员的需要。我们对员工进行职业发展计划实际上更多要站在公司发展的立场上。
    对于当前处在从技术驱动到市场驱动转型的过程中的企业,高级的技术人才与业务人才都关乎企业发展命运,因此应分离技术、业务和管理职能,在“管理晋升线”的基础上增加“技术晋升线”和“业务晋升线”,设置专业技术岗位尤其是高级技术、业务岗位,满足企业发展分工细化的趋势,为专业人才创造足够的晋升发展空间,让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
    (二)营造公平竞争的人才流动环境
    随着改革的深化,不少企业近年来针对业务的发展和外部环境发生的变化,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机构改革的调整及流程方面的再造。与此同时,企业在组织结构扩张与变动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新增岗位、调整岗位与空缺岗位。
    为营造公平竞争的人才流动环境,制定公平竞争的人才选拔机制,可以在公司内部建立“人才交流中心”,实行人才公示,让有活力,能力强的员工有一个公开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增加了各部门选择优秀人才的机会,另外通过定期在企业内部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方式来选择补充人员,能够为有志于在新岗位上发展的员工提供更多平等参与竞争的机会,得到公正的评价,在竞争中了解自己,完善自己,成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三)与员工共同制定个人职业发展目标
    在完成企业职业计划体系与人才竞争选拔机制后,着手收集员工方面的信息,包括目标对象的能力、兴趣、潜能等,帮助员工了解认识自我,确认其个人的能力与兴趣所在。计划采用聘请外部咨询公司的相关专家,和直接引进一些实用的测评量表与工具进行内部分析;使得对员工的测评更加专业,更利于贴近员工,并开展后期的职业辅导工作。
    根据员工目前表现出的兴趣潜能,结合现有工作状况,评估与员工在企业内、外可供选择的职业路径,结合个人随着职业和生命阶段的变化在职业锚和目标方面的变化,在人力资源部等相关人员的辅导下,员工将逐步明确个人的长短期生活目标和工作目标,并得到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策略性建议。
    二、塑造 “学习型组织”
    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管理人员和员工们的观念随着也要有所转变。对管理人员进行现代管理思想的培训,用培训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观念的转变,让大家通过学习认识到企业自身的不足和差距。通过学习现代企业的管理实践和管理工具,逐步感到了目前企业的不足和差距,认识到变革的势在必行,从而推动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将培训重点定位在职业经理人的技能培训上面,重点是提升各部门管理人员的在管理中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对员工的培训不仅站在对基层以技术为主的层面,更要上升到为全面贯彻企业理念与共识的层面。以增强员工业务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水平、保证各项工作协调推进为中心,加强员工教育培训,通过完善教育培训管理体系,坚持培训与考核相结合、培训与使用相结合,提高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实效性,加强员工岗位适应性培训。
    按照各岗位的职责描述,根据不同的岗位、层次要求,深入开展岗位培训。在公司推出新的业务类型、开发新的增值项目、实施新的市场策略时,主动预测培训需求、提前进行业务技能培训。
    在认真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设计工作的基础上,掌握员工在不同岗位、不同发展阶段的教育培训需求,突出个性化培训,并据此制订公司的教育培训计划,有针对性、系统性、战略性地开展公司员工教育培训工作,在采用传统培训手段的同时,大力研讨会、网上教育、拓展训练等多种培训形式,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鼓励员工通过各种学习途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真正实现员工队伍素质和个人价值与公司运营绩效的同步提高,实现公司向学习型企业的转变,在公司内部形成了崇尚知识、自觉学习的良好氛围,使员工和公司同步成长。
    三、科学进行绩效考核与评估
    在绩效管理体系中,首先是依据企业整体经营目标,进行目标分解,划分到各部门,形成部门目标,然后基于部门的绩效指标和各岗位职能职责,确定个人的关键绩效指标,从而将个人绩效同部门乃至组织绩效挂钩,使员工利益与企业捆绑在一起。对各部门进一步根据员工的劳动数量和质量拉开工资差距,按照向贡献倾斜,向高级管理、高级技术、高级营销人员倾斜的原则,使员工收入和企业效益、工作业绩挂钩。
    完善起以平衡记分卡为基础的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来监督、推进和考核各部门、每个员工的指标完成情况;按事业部或利润、成本/费用中心方式进行管理评价;我们也要建立公平、公正、合情、合理的激励机制,多劳多得,形成一种绩效优先的企业文化。”对以上工作首先确立了五条考核的指导思想,即:1、以考核促发展,使业绩管理评价体系成为反映公司和部门经营管理绩效的指南针和风向标 ;2、代表gmo以考核为手段推动各部门关键能力的不断提高;3、应用平衡计分卡(bsc)构建公司和部门绩效考评的基本架构;4、建立和形成一种互为客户关系的部门间协作配合关系;5、按业务单元的模式,以事业部或利润、成本/费用中心方式构建业绩管理评价体系 。
    为了使指导思想能在部门工作中得到贯彻落实,同时相应制订考核指标设计的5条基本原则:1、目标必须尽可能具体,缩小范围;2、目标达到与否尽可能有衡量标准和尺度;3、目标设定必须是通过努力可达到的;4、体现其客观要求与其他任务的关联性;5、计划目标的完成程度必须与时间相关联。以此来保证考核指标确立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四、完善薪酬福利与激励机制
    薪酬福利与激励机制的建立需要结合市场、岗位评估结果与员工能力等因素,并依据绩效考评结果,从而使薪酬福利体系同绩效管理及岗位评估联系起来,使薪酬体系达到“外有竞争力,内有公平性”的良好状态。
    薪酬福利体系的作用在于以“利”的形态,激励、促使员工将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达成统一,实现双赢。它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个人能力的发挥相辅相成,同时,为达到激励效果,薪酬福利还必须与晋升机制相挂钩。因此在进行薪资设计时,注重以下方面:
    1、企业综合评价市场行情和自身承受力,确定本企业的薪资定位;
    2、依据岗位评估结果,制定不同职级的薪酬范围和福利方案。
    3、设计薪酬增涨方案。使得薪酬福利激励机制与绩效考核评估一道,鞭策、激励企业中的每个成员,不断努力,勇创新高。 
人力资源主管只要做好以上几方面的工作,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所在的企业只会越来越强大,因为我们有了很优秀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