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至30万以内的国产特斯拉,搅动2020年新能源市场风云的开始

2024-05-16

1. 降至30万以内的国产特斯拉,搅动2020年新能源市场风云的开始

上个月,特斯拉国产Model 3 大幅度官降,掀起了2020年度新能源市场的第一波风云。此次官降之后的国产Model 3,在享有国家补贴的基础上售价为29.905万元。

特斯拉作为新能源领域的先驱者,无论是在技术还是品牌上面都很具有竞争力。
特斯拉所处的位置很具有优越性。从品牌影响力而言,国内自主品牌没有能与之一较高下者。从产品力而言,就目前诸多高端品牌拿出的产品而言,产品力相较于特斯拉确实差了有些距离。能够在品牌以及产品这两个方面与特斯拉一较高下的品牌很少。因此众多新能源车企将特斯拉作为学习的对象的同时,也将它作为自己的头号劲敌,尤其决心打造新能源高端产品的车企更是如此。
而且据外媒相关的数据显示,2019年前10个月全球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176.36万辆,平均市场份额为2.2%,其中特斯拉model 3以22,1274辆的总销量高居第一,是第二名北汽EU系列的2.7倍(81,926辆的销量)。特斯拉已经占据了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30%的市场份额。

以一己之力占据市场如此大的份额,特斯拉的影响力不可谓不雄厚,而且对于特斯拉而言,C端用户才是特斯拉真正的市场。在网约车市场即将饱和的2020年,众多新能源车企已经将眼光瞄准了个人市场,特斯拉选择这个节点进行如此大幅度的官降,对2020年新能源市场而言产生的影响很是微妙。
被挤压中的反击
特斯拉自有国产消息以来便是备受关注,诸多车企更是纷纷赶在国产特斯拉量产之前进行产品打造。如今的特斯拉也已经开始实现交付,针对特斯拉的“围剿”也是越来越清晰。

就造车新势力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蔚来与小鹏而言,二者曾多次在公众场合表示要对标特斯拉。而就在蔚来刚刚过去不久的2019年NIO Day上,蔚来新推出的车型——蔚来EC6,虽然车型曝光了,但是售价以及配置详情并未公布,就连李斌都说:“特斯拉Model Y尚未公布价格,希望给予EC6 一些自由度。”这一措施,虽然多多少少显示了蔚来的不自信,没有充分的实力一招致敌。但是对于特斯拉而言却是并不是什么好消息。Model 3被蔚来ES6\ES8“挤兑”,Model Y还未在国内正式上市,就已经被蔚来EC6“瞄准”了。在特斯拉官降之前蔚来或许优势不小,但是官降之后,蔚来面临的未来是越来越危险了。

而2019年广州车展上市的小鹏P7,它的用意更是显而易见。即使是在特斯拉官降之后,单从售价以及续航而言,小鹏P7仍是占尽优势。虽然现在还无法获悉小鹏P7的具体配置,但是距离小鹏P7与消费者正式见面还有一段时间,而现在的特斯拉却是已经开始大面积的交付了。而且汽车行业分析师分析Model 3还有4-5万的降价空间。根据今年的车市情况,为了提升竞争力,特斯拉再次降价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特斯拉的这一波官降,可谓是将诸多车企架上了舞台!特斯拉都官降了,诸多车企自己降不降就成了问题。降吧,利润少了,而且还不如特斯拉市场份额大。不降吧,30万都能买特斯拉了,谁还买自己的产品?
为MODEL Y 准备
这次官降十分有趣的是,Model 3降价的同时,Model Y的价格却是进行了上调,由此前的43.5万-52.6万元上调到了44.4万-53.5万元,而且在Model Y的配置上相较于价位上调之前并无太大差别。而且据相关消息称,Model Y最早将于2020年年中交付,随着特斯拉超级工厂的逐步完善,Model Y的国产也被列入了规划。此次的售价改动显得意味深长。

蔚来刚刚上市蔚来EC6,打算等特斯拉Model Y公布售价后,在宣布蔚来EC6的售价,企图压特斯拉一头,但是特斯拉后脚就将Model Y的售价进行了上涨。一方下降、一方上涨,让等待特斯拉出手的众多新能源车企陷入迷阵。而且根据特斯拉Model 3国产之前的售价变动来看,Model Y最新公布的售价怕也不是最终售价。

而且Model S与Model Y两者一升一降之间,拉开的售价区间也为特斯拉自身的产品布局进行了区分,有力产品格局的打造。
培养中国用户
特斯拉的官降,突破了30万大关,意味着特斯拉逐渐走下了神坛,对于有购车意向的消费者而言可以说是好事一桩了。目前奔驰、宝马、奥迪等品牌旗下的纯电产品都不足以与特斯拉相较。对于众多纯电动车型的高端用户而言,无疑又多了一种选择。而且特斯拉此次官降,对于国内诸多新能源自主品牌而言,将会是一场很大的冲击。

此次特斯拉官降,无论是对于消费者还是行业而言,都将是2020年新能源市场的第一次聚变,特斯拉刚刚要来的时候,我们说:狼来了。对于诸多车企而言只是一种危机感,而现在的特斯拉已经向中国的市场张开了它的獠牙。面对来势汹汹的特斯拉,中国新能源车企又将进行怎样的还击呢?对于大部分新能源车企而言,曾一度是被圈在圈里的小奶狗,凭借政府的一度支持成长了起来,现如今内无政策支持、外有强敌进入,中国的新能源造车势力又将会如何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降至30万以内的国产特斯拉,搅动2020年新能源市场风云的开始

2. 中国新能源车出口激增!特斯拉贡献过半,国产车企如何弯道超车?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出现急增的状况,可以发现特斯拉的贡献能过半,而国产车企想要弯道超车,就需要在技术方面有所进步。

从车辆的出口上面可以看到车企的产业链以及车企的技术都会有所变化,现在的中国汽车也会有结构性的改变,在9月5号的时候就能够看到相关人员的意见,发表会有商务部部长对新能源汽车这些重点产品的积极支持,因为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方面做了非常大的布局。在以前一段时间可以发现,比亚迪以及其他的车企都已经进军到其他的市场能够进军到日本,瑞典,德国,近期的举动也非常的频繁,现在中国的车技出口也成为一种缩影,现在中国的车企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这些方面也是有优势的,想要弯道超车最重要的就是需要技术上的提升。

这也是正在崛起的一个大国,可以发现出口汽车也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结构变化,还能够改变结构趋势,这也是中国汽车能够崛起的原因,当中国的汽车出口量有大幅度的增长就能够远超,其他国家最值得提的一件事情,就是中国的汽车出口量出现了突破200万辆大关的情况,而中国的缺口量,以前是在100万辆左右波动,现在也突破了这个数据。

在成本上也可以出现弯道超车的状况,因为新能源汽车给车子带来的机遇是巨大的,许多业内人士表明这不仅仅是弯道,更是一种机遇,所以抓住这个机会。在转变的过程中一定要知道这些方面的优势,从传统的燃油车直接转变成新能源汽车,在这些方面的优势是比较大的,特别是电动车的一些零部件可能会要少于燃油车,但是质量方面一定要过硬。

3. 2022值得期待的8款新能源汽车,传统车企发力,特斯拉面临挑战-

进入2022年, 国内新能源 汽车 累计销量有望突破600万辆,在新能源 汽车 不断向上的背景下。特斯拉市值破万亿,以及国内外涌现了大批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巨头们也坐不住了,陆续下场,新能源 汽车 产业有望迎来又一个高潮。下面盘点一下2022年值得期待的8款新能源 汽车 。 
  汽车,传统车企发力,特斯拉面临挑战" img_height="675" img_width="1200"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5/31427d191c95048a.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艾尼氪 6 很可能成为现代的下一个代表,从其外观来看,真的太像保时捷了。
  汽车,传统车企发力,特斯拉面临挑战" img_height="750" img_width="1500"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5/ea045aeb353626b0.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紧凑的设计  结合简单的曲线轮廓、紧贴地面的底盘,尽可能符合空气动力学。而  内部据说采用了独特的极简设计,充满未来感。艾尼氪 6 的续航约为500公里,最高时速为 260 公里/小时,预计售价在30万左右。 
  汽车,传统车企发力,特斯拉面临挑战" img_height="1358" img_width="2406"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5/fdfe10ee6065de1b.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丰田一直对于新能源 汽车 嗤之以鼻,但随着新能源 汽车 的迅猛发展,丰田最终还是妥协了,宣布今年推出首部纯电车bZ4X。 全新丰田bZ4X从外观上看和RAV4有点相像,线条棱角分明。 
  汽车,传统车企发力,特斯拉面临挑战" img_height="1080" img_width="1920"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5/d7211c75fbff3a76.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内部方 面,bz4x一反常态采用了半封闭式矩形方向盘,采用线控转向技术,转弯更顺滑。bz4x的续航只知道超过400公里,确切消息尚未清楚,售价估计在20万左右。
  汽车,传统车企发力,特斯拉面临挑战" img_height="468" img_width="730"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5/34aa9d59766fdd7c.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随着新能源 汽车 浪潮的肆意席卷,奥迪也终于拿出了自己剑指未来的杀手锏——A6 e-tron。A6 e-tron尺寸与A6一样,车身参照Sportback车型设计,车体线条流畅,外观上可以看到A6的影子,但A6 e-tron明显更具 时尚 感与未来感。 
  汽车,传统车企发力,特斯拉面临挑战" img_height="1592" img_width="3042"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5/259eeedd7d041c6b.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根据官方资料显示,A6 e-tron续航高达700公里,其核心800伏充电技术,只需充电10分钟,电池即可提供300多公里续航。预计A6 e-tron售价在40万左右。 
  汽车,传统车企发力,特斯拉面临挑战" img_height="600" img_width="800"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5/29fbb9dd1d021f7f.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LYRIQ作为凯迪拉克首款纯电车型,在 2021广州国际车展上亮相便大受好评。  LYRIQ定位于 中大型SUV,外观保留了凯迪拉克一贯的犀利风格,全景玻璃穹顶和透明的发光格栅都非常好看。
  汽车,传统车企发力,特斯拉面临挑战" img_height="750" img_width="1000"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5/24c40e72c00b3610.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内部配备了一个33英寸的巨型曲面OLED屏幕,分辨率达到了9K并拥有277ppi的像素密度,显示效果非常惊艳。其续航高达650公里,售价43.97万。
  汽车,传统车企发力,特斯拉面临挑战" img_height="627" img_width="940"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5/d1fa889da2eb291c.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在丰田下场纯电车领域后,雷克萨斯也紧跟其后,宣布将推出全新纯电SUV RZ 450e,而且很可能今年上半年就能上市。 RZ 450e整体造型还是雷克萨斯的常用风格,前脸保留了雷克萨斯的经典纺锤体式造型,加上封闭式格栅设计,看起来就很前卫。
  汽车,传统车企发力,特斯拉面临挑战" img_height="720" img_width="1280"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5/1540eaac19a4993c.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内饰方面与丰田BZ4X相似,极简风格加上半封闭式矩形方向盘,同样支持线控转向技术。RZ 450e续航达到530公里,目前还没有具体售价的消息。
  汽车,传统车企发力,特斯拉面临挑战" img_height="903" img_width="1913"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5/0386e0e778a2850f.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如果觉得奔驰EQS实在太贵,那么今年底要推出的EQE无疑是性价比更高的选择。作为EQS的小弟,EQE外观上与大哥几乎一模一样,只是体积稍微小点。内饰配备双屏系统,可升级为三屏,独特的后轮转向,可提高狭小空间内的机动性。EQE将实现660公里超高续航,起售价预计40万。
  汽车,传统车企发力,特斯拉面临挑战" img_height="675" img_width="1200"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5/a8cb0675c2f0303d.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近日,起亚全新纯电车型EV6正式在北美地区发布,国内发布估计也不远了。EV6定位为一款紧凑型跨界SUV,悬浮式车顶与刀锋轮毂一同营造出强烈的速度感,再加上巧妙的底部腰线设计,从车身的后半段直到尾灯融为一体,两个字:酷炫。起亚EV6的续航为440公里,虽然不出众,但14分钟从30%充至80%的快充可以有效弥补。预计售价25万起。 
  汽车,传统车企发力,特斯拉面临挑战" img_height="467" img_width="640"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5/a7745be2266a2892.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当特斯拉皮卡还在无限期拖延时,福特今年将推出 F-150 Lightning,新车是福特F-150的电动版,官方还称该车将是福特有史以来最强大的F-150车型。相比普通的福特F-150,Lightning在外观上搭载贯穿式LED灯带,更具未来感。 
  汽车,传统车企发力,特斯拉面临挑战" img_height="720" img_width="1280"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5/b421b43219c11db1.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而在储存方面,因为没有了发动机,原本的发动机舱自然成为了储存空间,可以承载更多的东西。 F-150 Lightning将可以选择 370公里和482公里两种续航,售价约为25万起。 
  汽车,传统车企发力,特斯拉面临挑战" img_height="720" img_width="1280" data-src="//imgq7.q578.com/ef/0325/3d47420904faccc3.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除了上述几款,今年还有许多值得期待的电车,比如宝马 iX M60、玛莎拉蒂 MC20、莲花Evija等,但这些车价格都太高了,所以极客君就没有写进去,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看看。
  
 那么话说回来,以上这8款新能源 汽车 中,你最喜欢哪一款?你觉得哪款能够威胁到特斯拉的地位?说说你的理由吧。

2022值得期待的8款新能源汽车,传统车企发力,特斯拉面临挑战-

4. 20211201,新能源汽车的拐点

1.为什么说今年是拐点?
  
 首先,为什么要在这个时间点给你做这门课,2021年有什么特殊的呢? 
  
  
 我猜你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早在2009年,我国就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那个时候,最早的一批新能源车企就开始出现。哪怕不说那么远,到2015年的时候,我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国,一些消费者也是在那个时间点左右,入手第一辆新能源车。和这些时间点相比,2021年似乎没什么特殊的。 
  
  
 但是我告诉你,在业内,2021年这个时间点非常重要。我自己经常打一个比喻:2021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春秋”到“战国”的核心拐点。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知道,春秋的特征是小国林立,当时被春秋五霸灭掉的小国就有上百个,而霸主也是轮流做。而到了战国,七雄才显现,势力范围才逐渐稳固。那今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就呈现出了这个特点。 
  
  
 往前倒退几年,我们业内总是用三类玩家来形容现在造新能源车的企业。哪三类呢?一类是传统自主品牌;一类是本土造车新势力,互联网造车也属于这类;第三类是外资或合资品牌。
  
  
 那为什么要分三类?原因其实特别简单。市场最混乱的时候,有一百多家企业要造车,根本记不住谁是谁,所以干脆归个类,方便讨论。不仅如此,大家在市场上的表现也很不稳定。比如北汽新能源在2015年左右卖得不错,但很快就掉队了,比亚迪在2019年卖得不好,结果之后又起来了。
  
  
 就这样打打杀杀,到了今年,格局终于明朗。很多小品牌退出了历史舞台,比如说什么拜腾、奇点、赛麟,这些企业都已经倒闭。现在,业内已经不太使用“三类玩家”这个词了。就剩那么几个车企,不需要再归类了。传统自主品牌中,值得关注的也就是上汽、比亚迪、吉利、长城、广汽等,而造车新势力中,也就是蔚来、小鹏、理想等跑出来了,外资品牌中目前也只有一个特斯拉。 
  
  
 这是第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第二个。从春秋到战国的另一个特点,是各个国家,尤其是强国,它们的国内治理,开始变得成熟。对应到我们新能源汽车产业,就是每个玩家的品牌战略、内部管理,还有商业模式,都变得清晰起来。
  
  
 比如说今年资本市场看好的蔚来。2019年因为量产困难、电池着火等问题,一度陷入生死危机,蔚来创始人李斌自己也说,相当于住进了ICU。而现在,它不仅起死回生,市值还从最初的60亿美元暴增到现在600多亿美元的高位。它的产品、服务都更成熟,这就说明,它初步解决了自身内部问题;再比如说特斯拉,前几年我们还在热议要不要引入,而今年,不但上海工厂开足马力生产,销量飙升,并且到今年年底90%左右的零部件将实现国产化。这说明特斯拉在中国稳住了脚跟。 
  
  
 我们再看宏观数据。截止到今年9月,新能源乘用车的平均渗透率超过12%,单月最高渗透率超过20%。什么叫“渗透率”?简单地说,就是新能源车的销量,与新车总销量的比值。渗透率越高,说明买新能源车的人越多。 
  
  
 为什么请你关注这个数据?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从0%到5%,用了近12年,而从5%到超过10%,才用了不到半年。这就是为什么我说,2021年是从春秋转向战国的拐点。过了这个临界点,整个行业会加速发展。 
  
  
 好,那这和你看懂整个产业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很大,这个转变意味着从2021年开始,市场变得“可预测”了。“可预测”这个词很重要。如果让我说,在2021年以前,新能源汽车市场那是浓雾笼罩,谁也看不清。但2021年以后,我们就可以雾里看花,稍微看清一些局势了。
  
  
  
  
  
 再说直白一点,如果你在寻找投资机会,现在头部玩家已经显现,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逐渐稳固。这个市场研究起来有了参照系。
  
  
 2.抓住四个变量看产业变局
  
  
 好。刚才说了2021年这个时间点的重要性,但是雾里看花,就能一下子看明白吗?也不是。战国的竞争更加激烈,想分析出谁强谁弱也不是那么容易。对普通人来说,主要有三个障碍。
  
  
 首先,燃油车发展了一百年,而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只发展了不过十来年,很多人对它不了解。我还真做过一个小调查。你知道吗,80%有意愿购买新能源车的车主,其实不知道新能源车是没有发动机的。大家觉得汽车没有发动机,还能叫汽车吗?你看,这就是对车本身不了解。 
  
  
 其次,普通人总是带着燃油车产业的印象看当下,这其实是一种包袱。比如说,很多人觉得提到车,那就是德国人、日本人做得好。但是不好意思,赛道变了,传统印象不一定成立了。
  
  
 第三,市场上有很多杂音,也在干扰着大家。我说“杂音”,不是说有人在误导大家,而是值得和不值得关注的信息混在了一起,铺天盖地,很难甄选。再比如说,各种玩家开始造车。地产商来了,电器生产商来了,互联网企业来了,造手机的也来了。那谁值得关注呢?好像大家也说不清。你看,雾里看花,实际上也很难。
  
  
 那怎么办?我告诉你,其实业内看产业动态,关注的东西反而比大众少得多,就是那几个关键变量。我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关键变量,以及观察方法告诉你。
  
  
 都有哪些关键变量呢?
  
  
 第一,我把它叫作共识之变。请注意,在这里,我指的是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之外,更大层面的社会共识。
  
  
 比如说,我们都知道,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今年爆发,和国家去年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有非常大的关系,整个市场信心更强了。与此同时,国内的产业政策也在变,比如补贴退出。这就属于我说的共识之变。
  
  
 再比如,我们一般说新能源汽车,就是指纯电动车,这好像是共识。可今年你会看到,有很多声音提出来,似乎还有其他技术路线可选。也就是说共识有可能变化,那这就需要我们注意。在第二、第三和第四讲,我将从共识变化为你分析。
  
  
 第二个关键变量,我把它叫作元素之变。什么是元素?就是关键技术和原材料,或者说零部件。
  
  
 目前来看,新能源汽车最值得关注的两个零部件就是芯片和电池。为什么呢?这与推动产业发展的两个底层趋势有关,一个是电动化,另一个就是智能化。今年如果你关注车市,就会知道很多车买不到。为什么?因为没有芯片。对,手机需要芯片,汽车也需要芯片。我有几个北京的朋友,好不容易排到新能源汽车牌照,但是想买的车却都没有货,无奈只能随便买一辆把号占住。这就是零部件供应在影响产业发展。
  
  
 还比如说,我们都知道电池对新能源车来说很重要。但我告诉你,更重要的是造电池用到的矿产原料。今年马斯克说了一句话,翻译过来就是磷酸铁锂真香,结果很多车企临时改变策略,跟风去开发磷酸铁锂电池。我们该如何看懂这些变化带来的挑战呢?我将从元素变化的视角,在第五和第六讲中为你分析。 
  
  
 第三个变量,我把它叫作结构之变。结构指什么?指产业链的结构,包括上游供应商的结构,以及下游销售渠道的结构,还包括整个中国造车版图的地理结构。我将在第七、第八和第九讲中为你讲述。 
  
  
 最后一个变量,我把它叫作角色之变。“角色”,指的是市场中各类玩家的角色。 
  
  
 比如说,今年最畅销的新能源汽车有两款,一个是特斯拉Model 3,另一个是五菱宏光MINI。很多人就很纳闷,五菱宏光MINI是什么车,它怎么就崛起了?这背后,就是产品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再比如说小米造车。它来得是时候吗?它会成为什么角色?这也是我们要关注的。我将在第十和第十一讲为你讲述。
  
  
 3.从十大事件入手看懂产业趋势
  
  
 我认为,只要我们掌握了这四个元素的变化,就能看懂整个产业从春秋到战国的转变逻辑,把握市场走向。当然,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在这门课里,我会用这个方法手把手带你去分析,具体说来,我为你筛选了十件大事,我们暂且把它们叫“2021十大事件”。每个事件背后都对应着一个关键要素的变化。我会把分析方法和结论,都告诉你。
  
  
 最后我知道很多同学来听这门课,也是出于一个现实的考虑,就是想买车。那在最后一讲,我也会分享我的一些建议。
  
  
 总结一下这一讲:
  
  
 1.2021年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拐点,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车企的竞争格局相对稳定了;第二,头部车企的品牌战略、管理模式、商业模式都相对稳定了。
  
  
 2.业内认为,2021年以后,新能源汽车市场会变得更加“可预测”,因为研究起来有了参照系。
  
  
 3.看懂产业发展,你可以把握四个要素的变化,分别是共识之变、元素之变、结构之变,以及角色之变。

5. 2021年度新能源车TOP10

活动时间:2022年1月4日—2022年1月23日
评选时间:2022年1月24日—2022年1月27日
公告时间:2022年1月28日
活动简介:盘点2021年上市的新车,也可将2021年发布的车型作为盘点对象
内容类型:图文或者视频
内容标准:
1.车型级别不限,讲清推荐理由。
2.所有内容需原创,不得抄袭;作品需优质内容,不得含商业推广信息,忌标题党、封面党;
3.内容要求:
1)图文题材要求:图片不少于10张、文字不少于1500字,内容充实、语句通顺、行文流畅;
2)视频题材要求:视频时长不得低于5分钟,不可添加黑边,可以为原创剪辑、真人出镜、拍摄讲解等,禁止搬运他人视频;
参与方式:勾选#盘点2021年度的新能源车TOP10#话题,以最终产出内容消费表现,对TOP10排名激励。
激励金额:
激励金额:
TOP1:2000元京东卡
TOP2:1200元京东卡
TOP3:1000元京东卡
TOP4:800元京东卡
TOP5:600元京东卡
TOP6~TOP7:500元京东卡
TOP8名~TOP10:400元京东卡

2021年度新能源车TOP10

6. 2020 年新能源小轿车被称新势力!这么说还是有原因的?

电动汽车已经成为新势力
二零二零年一月份,混合动力汽车分别开始生产和销售了十六万和十五万辆, 月度同比也呈上升趋势,自从二零二一年起开始实施,此次“双积分”新政进行了多项调整,除明确了二零二一年到二零二三年电动小轿车积分比例外, 同时提出了耗油量低汽车概念并明确了积分核算的优惠细则,二零二一年至二零一三年, 年度生产量按照数量的0.5倍、0.3倍、0.2倍计算,打折的力度也是非常大的,这也表示着从2021年开始耗油量低汽车将成为汽车公司积分核算上的新宠, 根据路线图规划我们了解到,到二零三五年节能小轿车与电动小轿车营业额各占百分之五十,小轿车产业实现电动化转型,燃料电池保有量达到一百万辆左右,传统能源动力汽车全部为混合动力,电动小轿车也已经成为了新势力,营业额占比达百分之五十以上。

满足基本的政策要求
截至到现在,即便将内燃机小型化,使用涡轮增压,增强启停技术等方式,基本上也就只能满足基本的政策要求,满足耗油量低的情况下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呢, 耗油量低汽车核算优惠的推出,开启了汽车公司CAFC核算的新模式,如果能够将旗下的热销新款车型打造成为符合耗油量低汽车标准的新款车型, 即便按照二零二一年的0.5倍计算,公司需对应需生产的电动小轿车数量减少差不多一大半,若按0.2倍计算更是减少了五倍, 从最近几年数据统计使用较多的48V弱混技术,节能效果有限制,虽有满足耗油量低汽车的技术基础,这也真正考验了汽车公司的技术了,从大体上看来只有深度油电混合动力,比较容易满足耗油量低小轿车标准的技术。

部分技术和部分专利授权
国外品牌新款车型在插电混动市场表现活跃,包括宝马5系Le、大众帕萨特PHEV、途观L PHEV、卡罗拉和雷凌双擎E+等在二零一九年就曾强势进入营业额前10榜单, 不难看出合资公司对于这一领域的先机把握, 同时入榜汽车所对应的燃油版汽车也都是非常强势的新款车型,不单单是这样还包括现代、本田、福特等品牌在中国均有布局,丰田确认将向广汽公司提供更好的核心技术, 并且不是部分技术和部分专利授权,而是整套混动系统,不久的将来广汽公司推出的混动车型将会直接采用丰田的一整套混动系统。

加码插电混动技术
吉利透过科力远也能够使用丰田的HEV技术,并且推出了一些销量比较好的新款车型,对于技术实力不是很好的汽车公司,加码插电混动技术,或者全面转型纯电动,避开CAFC限值绕道而行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其中雪铁龙、吉普、奔驰等汽车公司也计划推出类似的插混新款车型,这就是代表着在插混细分市场将迎来新1轮的洗牌和重塑,政策导向开始向汽车内部商圈导向倾斜,外资插混汽车的加入,这也是让我国电动小轿车公司必须要思考技术路线多样化的问题,不管是从公司的投入,还是商圈的共识,都表明混合动力已经不一定只是“过渡技术”,而是在电动小轿车内部商圈中有着更好的前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 2020已过大半,造车新势力与特斯拉,上演了凄凄惨惨VS钵满盆满!

相信你在汽车市场上听过这样一个名字——造车新势力。而说起造车新势力,又有许多人都会想到的是PPT造车、融资游戏。虽然这些词汇存在着歧义,但是它们在早些年间的确以光鲜的设计和感人的故事打动了不少消费者,并且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它们也是成为了一道亮丽风景线。但是,当新事物兴起时,必然是要经历坎坷的,而那些顶不住压力的只能黯然面对被淘汰的现实。

2020年以来,受市场下行和疫情的影响,造车新势力面临着很大的压力,而在面对市场与疫情的双重打击之下,造车新势力的两极分化趋势也是愈发明显。其中,除了蔚来、小鹏、威马、理想、哪吒等为数不多的品牌,已经实现了量产交付的阶段外,其他大多数造车新势力几乎处于休克边缘。确实,在经过“大浪淘沙”之后,造车新势力的风光已不再,不过能从这场残酷的博弈之中存活下来的,也算是有着一定实力的。那么为何曾经风光无限的造车新势力会有这般境地?它们目前的处境如何?与新能源头部车企特斯拉相比,它们究竟又有哪些不足呢?今天重点君就来谈一谈。

 
曾经璀璨的造车新势力,今年上半年的销量如何?
先来看一组销量数据,据日前外国媒体EV Sales在其网站上公布的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显示, 2020年1-6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为94.71万辆。其中2020年6月,全球共销售22.99万辆新能源乘用车,环比上涨59.0%,同比下降13.1%。而从此次销量榜单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基本是属于特斯拉的个人秀,特斯拉在今年1-6月,向全世界售出超过142346台Model 3,而在销量上第二名雷诺ZOE的37154台还不及其零头,足见其强悍的实力。
 

目前,特斯拉旗下共有3款车型在售,Model 3、 Model S 、Model X、也均取得不错的销量,以目前特斯拉的品牌影响力,以及Model 3价格下探,还是受到市场上不少消费者青睐的,而就目前整体的形势来看,Model 3或将成为特斯拉在中国最畅销的车型。
 

 
另据乘联会数据显示,特斯拉国产Model 3在6月份的销量,达到了14954辆,相比5月份的11095辆,销量增长了近35%,也是达到了历史新高。并且,根据乘联会统计,6月份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8.65万辆。特斯拉仅国产Model 3一款车型,在我国6月的新能源车销量占比就达到了约17%。继续细分至纯电动车型市场,国产Model 3的销量占据了国内总销量的23%。

要知道,此前,在国内新能源车型中,比亚迪一直都是销冠的存在,但这次旗下的秦新能源也失守了,没能卖过特斯拉Model 3。甚至在销量上更是和特斯拉Model 3相差甚远。可以说,国产品牌在6月份被特斯拉完全压制。
 


我们再看看造车新势力方面,截止今年上半年以蔚来、小鹏、理想、威马等为主的造车头部企业已占据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的13%,而去年同期这一数据仅为6%,这就意味着部分造车新势力品牌已经逐步加快发展。但是从单个造车新势力车企的销量来看,相比特斯拉单款车型Model 3的销量,造车新势力们的销量就显得有些杯水车薪了。

造车新势力阵营中,有的结局令人唏嘘,有的仍在努力。
从整体新能源市场来看,自去年6月底补贴退坡以后,新能源市场的销量就出现了断崖式的下滑。可以说,曾经蒸蒸日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仿佛迎来了一个“冰桶挑战”。而补贴退坡,事故频发以及走下坡的汽车行业也都在不断在给这个桶里加冰块。可以说这个领域开始让人有些冷的发抖了。

 
而2020年开始,继续受市场下行和疫情影响的双重阻击后,部分造车新势力车企也已经开始有些受不住了,且日子也开始过的有些不太平。大量资产查封、大规模裁员、降低薪酬、工厂停工、被追讨资金等等负面消息此起彼伏。而这其中有些造车新势力的结局不得不令人唏嘘。

 
但值得肯定的是,造车新势力的诞生确实为汽车智能化,电动化带来了商业模式的创新,并且它们相较于传统车企来说,它们没有历史的包袱,在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智能化进度的也更快,但是俗话说得好,“打铁还需自身硬”,毕竟单靠融资或开源节流而缺失核心竞争力的车企是远远无法实现"中国汽车梦"的。

 
而一个班里有倒数第一的存在,就必然有拔尖的存在,相比赛麟老板跑路、博郡停摆,博郡凉凉,在造车新势力阵营中,还是有着拔尖梯队的,而生存下来的造车新势力均有具备市场影响力的主力车型,即使在疫情之下,也依然保持了不错的销量。这其中就譬如头部造车新势力车企的蔚来、理想、威马、小鹏汽车,而这些新势力车企现无疑已占据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的位置了,并且在销量方面也是逐渐与尾部势力拉开差距,但说实话如果要面对上有特斯拉,下有传统车企的夹击,它们的生存空间依旧还是不容乐观的,此外相较于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在体量上依旧是有些杯水车薪,未来如果要想实现规模化,依然还是道阻且长的。 

造车新势力头部车企与特斯拉究竟有哪些差距?
我们从销量数据上来看,中国的造车新势力们与特斯拉确实有着很大的差距,归根结底无外乎总结出2个方面,一个是品牌力上、一个是在产品力上。

目前为止,特斯拉在电动车领域当中算得上是绝对的老大,因为这个品牌不论是在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续航里程、操控性,辅助驾驶系统以及价格上都有着绝对的优势。但是要知道,任何事物都没有完美的,而这位老大也是问题不断,当然,长久以来,凭借各路明星、名人纷纷将特斯拉选为自己的座驾,这在无形中也大大提升了其品牌的影响力,而作为一家汽车公司和火箭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本人也是具有很大的个人魅力的,这其中让重点君最印象深刻的就是那场将特斯拉Roadster被“送上天”的事件了。

2018年2月6日,马斯克的Space X借助一枚猎鹰9火箭将特斯拉专门定制的一辆Roadster超跑送入太空。而这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辆在太空漫游的量产车型。程序员Ben Pearson创办了“Where is Roadster”网站来追踪特斯拉太空跑车的位置,最新计算显示,两年后它应该已经飞到了比火星还远的绕日轨道上。

根据计算,太空超跑已经飞行了16亿公里,进入绕日第二轨道。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太空超跑没有撞击到太空碎片或者被外星人“劫持”。一切顺利的话,它将于2091年近地,也许Musk的公司届时会派出一艘飞船将它接回地球。这样大胆的想法和行为艺术,让特斯拉和SpaceX两个品牌名声大振,并且也是成功的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从这一点上来看,中国的造车新势力们在这方面还是显得弱了些。

而从产品力上来看,光鲜的造型设计无疑是可以很好吸引消费者目光的。但是在这一点上来看,造车新势力们无疑都是特斯拉的追随者,虽然造车新势力们在造型设计方面确实有着属于自己的特色设计,并且在有的地方还是十分值得称赞的,可与特斯拉相比,总体略显得有些中庸,而在智能化与续航方面,特斯拉电动车无论是在续航能力、瞬间加速能力、电池包技术等方面一直都处于全球领先,其产品性能和质量虽然有小问题,但是依旧优于目前的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们。不得不说,在竞争化加剧的时代背景下,新造车企业只有靠销量和技术说话,才有可能抢得一席之地。
 
写在最后:
虽然造车新势力们从整体上来看要弱于特斯拉,但是新势力造车还是需要肯定的,因为毕竟这些新势力们的入市,给中国汽车市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带给了这个汽车市场更多的可能。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打铁还需自身硬,新势力造车不能一味的依赖融资,只有在核心技术和生产能力以及服务营销上得到提升,才可以在日后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并逐渐实现赶超才有可能实现"中国的汽车梦",反之,则最终难免会被市场淘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0已过大半,造车新势力与特斯拉,上演了凄凄惨惨VS钵满盆满!

8. 2020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特斯拉成功上位,自主路在何方?

本篇文章给大家带来的是2020年1季度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排行榜。
从这个排行榜中我们可以发现几个特点,第1个特点是很多新能源汽车在去年同期是没有的,是2019年一季度之后推出来的全新的产品,所以2019年第一季度是没有销量统计的。这说明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在产品推出速度方面是比较快的。

第2个特点是国产特斯拉Model3,可以说销量一骑绝尘,以16,680辆的销量超过排名第2名接近两倍。广大自主品牌以及其他的合资品牌销量已经远远不及特斯拉。需要注意的是特斯拉Model3国产之后,第1季度只有一款车型就是国产的标准续航版的车型。而特斯拉Model 3在三月份上市了两款新车型,分别是后驱长续航版以及四驱高性能版。相信这两个版本的上市之后的表现会更好。因此也可以预测在2020年之内,几乎是没有任何自主品牌可以与特斯拉Model3进行市场竞争的。

第3个特点是造车新势力公司并没有我们预想的销量那么高,比如说蔚来ES6,理想ONE。两个新品牌是造车新势力公司的代表,但是他们的车型与传统厂商的车型相比,并没有展现出在销量上的优势,或许他们的造车理念以及在产品定位上有独到的地方,但是销量上看不能与传统厂商相竞争。
你是传统汽车厂商方面,比亚迪依然依靠着自己的平台优势,价格优势,车型丰富的优势。销量前10名的榜单当中有两款车型上榜。而另外一家厂商,北汽EU系列主要是依靠在北京地区地域优势,获得了非常好的销量。

而在传统厂商当中,广汽新能源旗下的品牌Aion S销量要比我们想象的要好很多。第1季度销量7038辆,其实已经能够与北汽品牌差不多,并且在销量上也超过了上汽新能源汽车。上汽新能源也有自己特别热销的车型,比如荣威。
而令人意外的是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吉利汽车,这三家自主品牌。并没有新能源汽车的车型上榜。而且我们也知道吉利汽车在2019年是将几何作为一个独立的品牌拆分出来,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但目前几何汽车的销量并不是很理想。

今后中国新能源汽车依然是群雄逐鹿的时代,会有很多的车型上市,当然也会有很多的车型,因为销量不好选择退出市场。但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国家也针对新能源汽车推出了很好的政策,比如说购置税减免延长两年,对于新能源来说依然是很利好的政策。我认为新能源汽车厂商要抓住机遇,在未来两年时间之内,尽量占据更多的市场地位。同时要开发出能够媲美特斯拉Model 3的车型,否则的话自主品牌特别是造车新势力公司,在特斯拉这样的公司打压下将会很难有生存空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